红山瓷砖品牌有哪些牌子

  1. 小时候的事情,你还记得多少
  2. 战国水晶杯是有人穿越带过去的吗

小时候的事情,你还记得多少

一直觉得现在的桃不如从前的桃个儿大,也不如从前的桃甜,直到有一次和母亲说起这事,母亲说,以前的桃不如现在的桃个儿大,现在的种植技术和桃的品种都比以前好。

记得我小时候,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吧,有一天,爷爷从地里干活回来,村里的集体果园分了七八颗桃子,爷爷用毛巾提回家来,奶奶在清水里把桃洗干净,掰了一半给我吃,桃太大了,我一只手拿不下,就用两只手捧着吃,那又甜又脆的桃子令我至今记忆犹新,长大后却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桃子。母亲说,是因为那时的我太小了,人小手也小,所以才认为桃个儿大。

红山瓷砖品牌有哪些牌子 - 优质瓷砖批发网

五岁那年,我一个人溜达到村边,正好看到村里一群人在宰牛,牛躺在一个土坑边上,脖子被人用刀割开,鲜血流进土坑下面接着的大铁盆里,牛睁着两只大大的眼睛,凸出的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掉下来,我相信,它一定看到我了,它一定知道土坑旁边最矮的那个孩子就是我,它的脖子一定很疼,它一定不想死!

我惊恐地逃离宰牛现场,从此不敢靠近任何一头牛,直到现在都忘不掉牛那双凸出的眼睛。

同样是五六岁的光景,父亲带我去我们村一位我叫他大爷的人家里玩,他是残废军,从前当兵打仗时失去了一条腿,安装的假肢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响,他一边和我父亲说话一边做饭,只见他拿起一个瓶子,并把两毛钱递给我,让我帮他去打醋,他嘱咐我:“妮儿,打醋,别打酱油。打醋,不打酱油。”

我一边走路嘴里一边念叨着“打醋,不打酱油。不打醋,打酱油。”到了小卖铺,卖东西的人问我要醋还是酱油,我想来想去,最后决定选择了酱油。

小时候,常常觉得自己不小,长大了,常常觉得自己不大。

上小学的时候,我值日,去后勤拿新的粉笔和黑板擦。那时候也很淘气,我就把粉笔横切了一块,塞在黑板擦里。结果老师怎么擦黑板都擦不干净。

我没事就喜欢偷粉笔磨碎末,然后包在小纸包里。哪个男生欺负我拽我小辫子我就拍他。

我男同桌非给我定个38线。每次我过线他就拽我小辫子。后来他过线,我直接拿铅笔扎他。

小时候真有意思啊!长大了一点也不好玩!

当然记得,记忆犹新。像这样快过年了,一般我们这里都要打糍粑,与打豆腐。现在电都很普及,糍粑也用电打的,不过现在人们还是相信用人工打的。打豆腐以前都是用人来磨,现在都用电取代了。今天我就说说磨豆腐的故事。

提起黄陂豆腐在全国还是蛮有名的咧。区别在于别的豆腐是生浆制成的,而我们黄陂是熟浆来做的,口感的区别,别的地方吃在口里有烟火味,而我们这里绝对没有。

我说了半天,还没说到主题。以前磨豆浆是用人工来磨。那就是用大青石板做的磨子,上下各一块,两处接触的地方,即两个石板的一面用凿子将它凿成一条条弯形的槽子,越密越好,浆也细,槽子弯是便于出浆,上下石板的槽子的弯是相反的。中间有根铁桩,不高,只有上盖石板的一半,以便清洗之用,磨子的上盖有一个圆口,是放黄豆用的,在磨子的底下放了一特大盆,面积大于磨子面积,以接浆之用,(豆浆是从四周流出来的),磨子又大又沉,至少得两个人同时磨,在上磨盖边两根粗木棒,正对面。

那时我们小,大概八九岁的样子,太小转不动。一班四个,红林,我,红山,保文,那都是光着屁丫,成天在一起的玩伴,那时一桌豆浆磨下来,有一角五分钱的收益,可以买一盒大公鸡牌香烟。一桌下来,每人还有差不多四分钱咧。每二人一组,大概二十几分钟一桌可以磨下来,(大概二十到二十四斤干黄豆,可打一桌豆腐)中途要换三四趟,不然受不了,累不说,还头晕,那时小,还不觉得头晕,不过一桌下来也够我们受呛,不能连磨,一天也就二三桌。

打豆腐的师傅,我们都叫他三爹,满眼的络腮胡子,头发还有点花白,脾气有点爆,手艺远近闻名,腊月十几开始一直要做到大年三十,有时过年以后还有生意,那是后话,我们当时是在生产队里,生意也很不错,做的豆腐钱是要交公的,不过我们这些小孩除外。

“唉,红亮过来喝碗豆腐佬来”,“好,好,把这磨完再来喝”三爹总是这吆喝我们。那种香味的味道总让留连往返,现在大街上小贩们的味道,没事我们那时劲儿,记以深处那个味道,特有的,童年的记忆。

“来,来来,今天还是把红红他们再来磨几桌,”,“唉,红亮过来喝碗豆浆来”,那是过几年以后的事了。

小时候的记忆不是很全,父母都要工作,早出晚归的,就把我放在了奶奶家,小时候性格内向,又没有什么同龄的孩子,所以我总是自己一个人在玩。

比如夏天的时候拿着放大镜烧烧蚂蚁,还好奇的把手放在亮斑下,疼得我满地打滚;把铝制的饮料瓶子剪开,做成剑的模样后,学着电视里,一遍一遍在火里烧,拿锤子砸,再拿水浇。现在想想还蛮好玩的。

我记得再大一点,家旁边有一个漂亮的姐姐,她总会带我出去玩,虽然我已经记不得她长什么样子了,但感觉很亲切。她带着我去跑风,带着我去摘别人养在花坛里的花,还有带我去吃雪糕,那雪糕真的好甜呀。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你对我说墙边长的三叶草是可以吃的,酸酸甜甜的味道,我一点都没有怀疑,因为是她告诉我的,我便直接塞进了嘴里,果然是酸酸甜甜的!至今我仍然记得那个味道,当天晚上我整整采了一口袋的三叶草带回家,准备让我妈妈吃,却被我妈妈一通乱骂😣

这些可能是我能记住的全部场景了,可能很普通,但对我来说都是些宝贵的回忆,我很想再见到那个姐姐,那可真的要看缘分了😂

我1954年1月出生,我记得1958年大办钢铁时因为修炼铁的高炉,要占用我外公的墓地。挖开棺木后,因为是楠木棺材很结实,只弄开棺盖上面一条缝。小孩可以进去,我当时就在旁边看。大人就把我放进棺材里去拿骨头,我就用手把石灰渣块里面的外公骨头都找到从棺材里递出来。也不害怕。

战国水晶杯是有人穿越带过去的吗

很多参观杭州博物馆的人在看到陈列的一个“玻璃杯”时,或许会说“这杯子和我家的差不多啊”等等话语。但是能够陈列在博物馆里,就一定有它的价值所在。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这个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杯子是用天然水晶打造的水晶杯,而并非凡间的玻璃杯。在2002年的时候,更是被列为禁止出国的文物之一。

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国宝“玻璃杯”,还是多亏了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的几个工人,在1990年无意发现了陶瓷编钟,才会引来警察和考古学家们的重视。

带着“半山镇为何会有如此珍贵的原始瓷镈”的疑问,文物部门以及考古队对半山石塘村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古学家判断这是“战国1号墓”,并且是从未被盗过的。喜出望外,他们立刻就抢救发掘了墓中陪葬的精美器物,玛瑙环、玉虎等34件之多。

继续向下挖掘,当挖到地下一米多深的时候,泥土中出现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在长达半小时的清理后,这个“玻璃杯”就完整地呈现在大家眼前。不得不承认,这次巨大的收获是如此的偶然与幸运。

之前也说过,这座墓穴没有被盗过。因此当时的考古人员也很纳闷,是不是调查的不够彻底?他已经被盗墓者捷足先登,要不然怎么有一个如此现代化的杯子?

不过抱着严谨的想法,还是把杯子送到了北京检查。在之后的仔细鉴定下,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玻璃杯”,其实一点都不普通。经过考古专家鉴定,他就是来自于战国的一只玻璃杯

它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也就是说它敞口平唇,杯壁笔直地向外斜,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杯身透明毫无纹饰。但如果在灯光下细看,则会发现其实它略带淡琥珀色。

这是因为它在战国时期,是由整块优质天然水晶打造而成的,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我们称其为“战国水晶杯”,是罕见的绝无仅有的水晶制品。

然而,这样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水晶杯,却被人们认为是有人穿越带回去的。

确实近几年很多穿越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这确实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那么真的有穿越这等荒唐的事存在吗?答案当然是不。再者,我们可以先不说能否穿越的事,就算是真的有穿越的话,那为何只带一个“玻璃杯”回去,要是你,你会带吗?

那么如果是战国时期制成的水晶杯,有什么证据可依呢?

1、战国水晶杯能有如此精美的外形,完全是凭着高超的弧面打磨和抛光工艺。其实战国时期早已经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加工技术了,所以水晶杯的制成对于战国人来讲完全不在话下。

2、战国水晶杯是由一块天然水晶制作而成。试问,现在有谁会用天然水晶去花精力打磨一个“玻璃杯”?(太奢侈了)

要知道,天然水晶是需要大自然几百年几千年的沉淀才能形成,而如今市场上的水晶、“水晶杯”等等,大部分都是采用人造水晶得来的。

所以战国水晶杯并不是有人穿越带过去的,只是战国时期的工人用发现的天然水晶,利用当时的工艺技术打造了战国水晶杯。这在当时是非常彰显地位的奢侈品,而现在则是我国一级文物,存于杭州博物馆珍藏着。

文|姜乐乐

应该是这样的,当年出土了这个杯子,于是就有商家按照这个样子仿制,某宝就开始有卖的了,有人喜欢就买来自己用,这些人中有人无意间穿越了带着这个杯子,后来杯子就留在了古代,历经前年终于出土,于是有商家按照这个样子仿制……,这是一个几千年的故事,要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