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的名将刘牢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1. 东晋时的名将刘牢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东晋时的名将刘牢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刘牢之是东晋时代最出色的战将之一,北府军统帅。

北府军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支铁军,其组建背景是苻坚的前秦帝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北方统一,一向孱弱的东晋如果不能建立一支足以自保的钢铁军队,就无法遏制前秦的鲸吞。谢玄仿效汉代名将李陵,在民间招募一支由武林高手组成的王牌军,后来以“北府军”闻名天下。彭城人刘牢之乃将门之后,长相很特别,面色紫赤,须目惊人,性格沉毅,足智多谋,被谢玄委以重任,担任参军。

此后,北府军在一系列战役中重挫前秦军,声名鹊起。

此后,北府军在一系列战役中重挫前秦军,声名鹊起。

东晋时的名将刘牢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倾国之兵大举进犯东晋,仅前锋兵团便达三十万人,而东晋所能动员的兵力仅有八万。退无可退,只能破釜沉舟与敌决一死战。前秦大将梁成率五万人马屯于洛涧,距离晋军主力不过二十五公里。要是能先给这股敌人当头一棒,歼其精锐,就能给敌人予沉重打击,挫其锋锐之气。谁可负其重担呢?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如今晋军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北府军身上。北府军能否赢得此关键一役,关键看悍将刘牢之。

英勇无畏的刘牢之率领五千名勇士,直趋洛涧。当敢死队行进到距洛涧十里之处,早有侦察兵把晋军动向飞报给秦将梁成,梁成下令沿着山涧排兵布阵,严阵以待。尽管梁成兵是刘牢之的十倍,但北府军岂是浪得虚名,个个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

以五千进攻五万,简直把孙子兵法中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原则倒过来写,不仅以少攻多,且是渡水而攻。在任何人看来,这如同自杀式的进攻。然而,什么叫背水一战,什么叫置于死地而后生,渡河后的勇士们,只能把坚忍精神发扬到底,杀退敌人,否则绝无生还的希望。在巨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牲牺精神的感召下,五千敢死队有进无退,直捣敌军的指挥枢纽。秦军竟然被杀破胆,溃不成军,总指挥梁成居然成了刀下之鬼。

此役杀敌主将,歼敌一万五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辎重。这一战,北府军的硬实力得到证实,刘牢之也证明自己实为北府军之第一悍将。晋军上下大受鼓舞,这种自信心的提升,为后来晋军取得更伟大胜利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后来刘牢之因事被罢官,时任青兖两州刺史的王恭起用他为司马,以为羽翼。当时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弄权,朝廷腐败,王恭以清君侧之名举兵。司马元显策反刘牢之反戈一击,王恭兵败被杀。这次背叛令刘牢之登上事业颠峰,都督七州诸军事。然而,当桓玄起兵时,他又出卖了司马元显。第三次背叛桓玄时,终于众叛亲离,落得个自杀身死的下场。

不过,纵观东晋历史,刘牢之仍是最出色的战将之一,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刘牢之是雁门太守刘羲之孙,征虏将军刘建之子,将门之后。刘牢之在淝水之战的时候建立了功勋。而且他还平定了孙恩起义。桓玄掌权时,刘牢之被夺兵权,误以为自己的孩子被害,然后就自杀了。

此人历史评价不高,有把他当作是吕布式的人物,三姓家奴,因为他反复叛变,王恭第二次起兵刘牢之背叛投靠了司马元显,讨伐桓玄的时侯,背叛了司马元显

所以刘牢之他只能作为战将跟英布,张辽等人并列,而不能称为大将。因为他的权术头脑很差,跟后来的刘宋王朝的刘裕成了明显的对比。只能算是国之爪牙吧。

刘牢之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是376年,谢安推荐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重掌江北的军权,建立北府军的时候。

当时,作为彭城人的刘牢之与东海人何谦、琅邪人诸葛侃、乐安人高衡、东平人刘轨、西河人田洛及晋陵人孙无终等后来名重一时的猛将,都在这时应募入伍。

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命他率领精锐部队为前锋,与南侵的前秦军队接战。刘牢之等人率领的部队作战勇猛,与前秦作战胜多败少,号称“北府兵”,这也是北府兵这个专门称号首次出现。

淝水之战前的洛涧之战,刘牢之以精兵5000人直击前秦精锐梁成所部,前秦军迎战大败,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当场阵亡,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大将被生擒。北府军四下控制洛涧渡口,将溃乱的前秦军赶入涧中,俘斩达万余人。

淝水之战后,东晋趁机发起大反攻,蜀地、襄汉等地区都被晋军收复。刘牢之率前锋相继攻占鄄城和碻磝津(在今山东茌平)。之后刘牢之轻敌冒进,在五桥泽被慕容垂伏击,刘牢之所部溃败,深入河北的北府军前锋部队大部分被歼灭,刘牢之本人仅以身免。

谢氏失掉中枢执政权和北府兵权后,晋孝武帝的弟弟司马道子掌握了中枢政权。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不久便产生矛盾。为了制衡司马道子,孝武帝任命外戚王恭(孝武帝王皇后的哥哥)出镇京口,控制北府军。

王恭自视甚高,看不起流民出身的刘牢之。司马道子看准了这一点,派人策反刘牢之。之后,刘牢之遂起兵将王恭打的败逃,随后王恭被司马道子俘虏后杀掉。刘牢之遂被任命为都督徐、青、兖等州军事。

王恭之乱标志着作为北府首领的刘牢之开始介入东晋士族内斗。但他既没有足够威望,也没有士族根底,在诸多大族争斗中,他显然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政治素质。

之后,桓玄以压倒性优势打进建康,废杀司马道子父子。与此同时,桓玄又迅速夺取刘牢之兵权,任命他为会稽太守。刘牢之明白桓玄的意图,他拒不受命,企图返回江北与桓玄对抗。然而刘牢之的反复无常早已让北府军将士心灰意冷,参与到士族内斗本非下层将士所愿,现在首领又朝三暮四,于是官兵拒不听从刘牢之的安排。此后桓玄遣军进攻刘牢之,刘牢之万念俱灰,自缢而死。

总体看来,刘牢之很能打,但只是猛将,还不知智勇双全的级别,所以容易后劲不足,被人所趁。至于他的政治能力又很差,所以导致他最后被人利用,稀里糊涂的参与到士族内斗,然后因为缺乏经验和威望,死于政治斗争。

刘牢之,鹏城人今江苏徐州。徐州自古出英豪,汉高祖刘邦、韩信、徐达、刘牢之等等都出在此。徐州为什么出英豪呢?据考证和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提起徐州大家肯定想到的吃狗肉,和辣汤,这造就了徐州人骁勇善战,英勇豁达的性格。


刘牢之东晋时生于善武之家,其祖父父亲都任武官。受家庭熏陶从小就性格刚毅,坚强不屈。

成就:夜袭洛涧,屡破孙恩

官爵: 征东将军、 会稽太守、 武冈县男

人物评价:

刘袭: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

高进之: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

萧介:凶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恶一也。昔吕布杀丁原以事董卓,终诛卓而为贼:刘牢之反王恭以归晋,还背晋以构妖。

杜牧:在汉伯通,在晋牢之,二人功力不寡,一旦诛死,人岂冤之?

苏辙:背逆人理,世所共疑。故吕布见诛于曹公,牢之见杀于桓氏,皆以其平生反覆,势不可存。

张预:设若奋寡以击众,驱弱以敌强,又不选骁勇之士使为先锋,兵必败北也。凡战,必用精锐为前锋者,一则壮吾志,一则挫敌威也。故《尉缭子》曰:‘武士不选,则众不强。’曹公以张辽为先锋而败鲜卑,谢玄以刘牢之领精锐而拒苻坚,是也。

京百看来“刘牢之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作为一个新兴社会阶层的早期代表,他对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认识不清,尽管他有时“自谓握强兵,才能算略足以经纶江表”,不可谓毫无理性,但无疑他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已握有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他原本可以依靠这支军队开辟新的政治道路,真正地“经纶江表”。而恰恰相反的是,他始终以“握强兵”为资本,不断选择投靠新的主子,甘为人驱使,以致成为政治斗争中的工具战神”刘牢之一生波澜不惊,前半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大英雄,后半生萎靡颓废最终走投无路上吊剧终。

当其手握大权时,是何等的风光无限,但被贬由武官实权变为文官傀儡的时候,当被夺去兵权的时候,大难也就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