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瓷砖美缝市场在哪里

  1. 农历二月二,你们知道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吗?这一天干什么

农历二月二,你们知道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吗?这一天干什么

看到这个话题,农历二月二,农村的风俗习惯。一下子就让我想起来农村老家大宅门的一道场景。

农历2月2在农村有打灰屯的祭祀风俗习惯。

那一年正新婚,正月结的婚,2月2那一天一大早就被婆婆叫起来了。一起做好饭,婆婆就指挥我拿着掏灰的木板掏锅底灰。然后婆婆拿着灰板子,一道一道的开始画图案。拿出一个圆圆的大灰囤,婆婆说这是粮食屯儿,是老辈人流传下来的风俗,二月二打灰囤。就是在农家院中大门画一个三四米直径的像谷仓一样的图案。有门有梯子。是农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一个象征和祭祀。婆婆从家里面袋子抓出来几把黄豆和玉米撒上,灰囤完成。

周口市瓷砖美缝市场在哪里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在农村二月二,还有还有炒黄豆做豆炒面,做黄豆酱的风俗。

农村小时候孩子们没有啥零食可吃,2月2这一天,大人哄孩子理了发,然后就开始炒黄豆,作为孩子孩子们大春天里的零食。然后妈妈总给我炒一点豆面,香喷喷的,上学的时候早晨如果起来晚了,上学的时候就可以冲一碗豆面就走。暖心又暖胃。家里的农村地边上都要种点黄豆,黄豆种多了就会撕黄豆大酱吃。农村老娘有一手丝豆酱的好手艺。自己做的黄豆大酱特别香,有天然发酵的味道,比超市里那些卖的加了防腐剂的大酱正宗多了。

农历二月二,最终要的事情还有一样,理发。

二月二,龙抬头。意思是每年2月2家里的男丁都要理发,那时候都要用理发推子理一下发。每当这一天,村里那个唯一的理发店就特别特别的忙,有一年公公等不及了,然后就自己找了个推子,让婆婆给理的发,因为排队都排不上号。理了发预示你一年都有好运气。


早晨我看群里就晒出来了那个剃头的推子。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的影响,理发店也不可能开业,然后大家都各想各的招,在家让亲人们就是意思一下,多少自己在家剪剪推推剃剃头,表示一下二月二龙抬头这个念意思就可以了,现在的人好多都不太重视,只有在农村这些风俗习惯依然在老一代人们中流传和遵守。

2020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吃了腊月三十的饺子就没再出过家门,一晃三十二天了,明天就是二月二了,要不是这冠状肺炎疫情整的,明天该有许多人出门的,因为我们农村这二月二还真有不少风俗习惯呢,要做许多事呢。

第一件事,二月二早晨吃圣虫多少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过年时我们这家家做大枣饽饽,特别是两对大圣虫那是家家都少不了的,一对盘圣虫一对跑圣虫,正月初一和饽饽等供品供养在宗谱下面,然后过了初三收起来保存,大枣饽饽一般过了初三就可以吃掉,而圣虫可不吃,冻在冰柜,只能到二月二这一天吃,吃圣虫在我们农家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家里的老爷们吃圣虫头,而身子都让孩子们吃,女人一般吃个尾吧,听上去虽然有点不公平,但是我们也都习惯了,男人嘛家里的顶梁柱,吃个圣虫头,一年都让他顺顺当当的。

第二件事,在我们山东农村,还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这种炒豆子一般指黑豆、黄豆或花生,甚至是面豆等,一般煮熟或炒熟。 每年农历二月二吃了豆子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这天炒好,相遇时, 相互交换吃。也有用糖炒制的,孩子们走到那家,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炒豆子,大娘婶子给一把”,还别说在小时候,这一把一把的豆子,还真是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的小零食呢。


第三件事,那就是出门理发去。老一辈传下来的习惯,腊月二十几理发以后,准备过年,然后头发再长也不能去理发,一直要等到到二月二这一天才去理发,还美其名曰这叫“龙抬头”。老人们都说,二月二,是龙王从新成仙的日子。因此借这个吉利,也都选择在这一天理发。特别是为小孩求个健康成长,大人求个辞旧迎新、一步登高的好寓意。因此老人们一般还尊崇老风俗正月里面不理发的习惯,等二月二理。

有一些风俗习惯可能也没有太实际的意义,人们之所以还遵循它们,无非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老百姓过日子简简单单,只要一家大人孩子平平安安的,这就是好日子,正如当下,能呆在家里不出门,远离病毒,那就是为国家做了最大的贡献,也是自己最大幸福,真的希望过了明天的二月二,疫情会出现拐点,让所有的人都可以走出家门,漫步于阳光之下。

有一些风俗习惯可能也没有太实际的意义,人们之所以还遵循它们,无非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老百姓过日子简简单单,只要一家大人孩子平平安安的,这就是好日子,正如当下,能呆在家里不出门,远离病毒,那就是为国家做了最大的贡献,也是自己最大幸福,真的希望过了明天的二月二,疫情会出现拐点,让所有的人都可以走出家门,漫步于阳光之下。

二月二龙抬头,在农村可是很重要的日子呢!我老家这一天过得还蛮隆重的呢。说一下老家这天的风俗习惯吧。

1、打灰囤

灰囤呢,就是用农村烧柴火的草木灰,在地上圈出一个个闭合的图形,或圆或方,里面放上各种粮食,代表“粮囤”。

小时候的二月二,每到早晨,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打灰囤时放的。有特别讲究的,在小院里、大门外、房屋中都会打几个“灰囤”。

一般院子里和大门外面的“灰囤”中间会放一把粮食,玉米、小麦、大豆等都是地里经常种植的粮食,粮食上面压上一块红砖。在房屋里面的就更有趣儿了,人们会放上钱,崭新崭新的纸票哦!

灰囤是朴实的农民对丰收的一种期望,希望今年能够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丰收了人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的谚语。

2、炒料豆

料豆通常是黄豆,就是在大锅里,用黄豆拌上沙土炒熟,炒熟的黄豆香喷喷的、脆脆的,吃起来特别香。

农村的主妇们炒黄豆一方面是为了给孩子们当“零食”,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制作黄豆酱。过去农村物质匮乏,一般都会做点酱腌点咸菜啥的,以备蔬菜少的时候吃。

记得小时候,母亲炒黄豆,通常还会炒点儿玉米粒,然后把黄豆和玉米一起磨成粉,做酱用。

这个粉儿也好吃,小时候最爱吃了,但是吃的时候一定不要笑,否则容易喷出来哦!小时候上学路上,有嘴里含着“豆面子”时,小伙伴们就一起逗他笑。那场景真是有趣儿。

炒料豆在山东很多地方都有这习俗,据说是龙王擅自降雨解旱,触犯了天条,被压在山下,人们通过料豆让“金豆开花”,解除了压山的咒符救了龙王,因此才有这习俗流传。

3、小孩剃头

一般这一天小孩子会剃头,因为老家这边正月里是不剃头的,据说有“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因此不管头发长短,人们都会忍着,放到二月里去剃头。

二月二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日给小孩子剃头,讨个好意头吧。

4、吃过年剩下的炸丸子

农村过年,一般都会炸点丸子呀、肉呀啥的,有心人都会放到这一天给小孩子们吃几口,说是吃了这一年碗里不会落苍蝇。

过去生活条件差,苍蝇蚊子也多,碗里难免会落蝇子。落蝇子不卫生,希望这一年都不会遇上这种事儿,这是人们的一个小心愿吧。

当然这习俗知道的人极少了,我很小的时候母亲会这样做,如今离家多年,都不知道二月二怎么过的了。

如今农村这些习俗,很多都不讲究了,有的已经不去做了。简单的“打灰囤”这些,也只有老年人会去遵守了。年轻人一般不出正月就出去打工了。疫情的缘故,很多人走不了,但是这些繁琐事事儿,哪里有耍手机看视频来得有趣儿呢!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喜欢记得转发。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