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乡都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1. 你们家乡都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你们家乡都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谢谢邀请,我就说一下我们这里女人生孩子,两家父母要做的事吧,也是我们这里的老传统,也算习俗吧;

新媳妇从怀孕起,婆婆就多加关爱,教会怎么孕育,临产前,婆婆都会准备好一切待产的用品,包括婴儿尿布,半褥子,被褥,褯子,奶粉,奶瓶,奶嘴,吸奶器等等,这些都要带到产院备用,临产时女方娘家父母也要到场(特除情况除外);

1;孩子出生后,第六天,娘家娘要到男家,给孩子安耳朵(就是买点滋补品,过去是买炸果子(油条)),亲手摸一下外甥(女)耳朵,男家父母要待客。

2;8-10天的时候娘家父母要到男家去送菜礼(意思是为男家2天后大操大办,女家分担一些,一表敬意,现在基本都是给钱,多少不等,程序还是都有)。

3;男孩12天,女孩13天,男家要准备过十二日,要大操大办,所有亲戚朋友都要邀请,大办酒席,仅次于结婚的大举动。

4;到21天娘家要接闺女接外甥,到娘家住满月。

5;到30天前,公公婆婆要带好礼品去亲家给儿媳妇补满月,女方父母也要待客。

6;到40天以前(38-40),男家要接满月,不能晚接(叫闺女不能住40天的满月)。

7;到100天,孩子要过百岁,娘家婆家都要做百馍馍,就是很小的小白馒头,点上红点,送给千家万户,祝福自己孩子长命百岁。

至此孩子出生全部仪式完成,再下面就是1周岁生日了,那就是自己家的事了。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是二胎,三胎,这些程序会简便很多,有的就精简了一大半,甚至全免,但是12日以前的程序双方还是都要有的。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是二胎,三胎,这些程序会简便很多,有的就精简了一大半,甚至全免,但是12日以前的程序双方还是都要有的。

你们家乡都有什么特别的风俗 - 优质瓷砖批发网

每个地方的习性都有所不同,但每个地方的习性都基本一至,我们那里年轻人结婚👰🏻的新房,决对不准寡妇的女人去给新郎🤵布置新房,结婚第一次回娘家只能住一个晚上,还要很早赶回去打扫卫生。女人怀孕的时候不准摸人家小孩的头,坐月子一个月内不准洗大澡,建房子的时侯基地要一头水牛犁一圈,梁木不准小孩子跨过去,所以天没亮就会把梁木装好。特别是家里有老人过世,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腰上要捆一圈草绳,脚上要穿草鞋,自己的亲人不准抬棺材等等太多了三天三夜说不完我们那里的特别习性。

家乡的风俗习惯是很多的,一年365天,不到的季节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风俗习惯。现正值夏天,那就说说我家乡夏日之季的风俗习惯吧。当然,这指的是过去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已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已遂渐被忘却了。

(一)过庙会。人们会问夏天烈日炎炎,又值农耕大忙的季节,这过得那门子庙会呀,这样的说法,还是不了解过去农村生活实际的结果,这过庙会其实就与农耕生产有关。初夏,麦子熟了,在开镰之际,农民需购置收麦用的农机,如镰刀、绳、木锹、簸萁、扁担、粮袋等,而购买这些农具,在过去的农村有个习惯,都会去庙会上购买。夏初过庙会在当时有两个意思,一是麦子熟了的季节,天又易下雨,如果遇到连阴雨,会将麦子烂了,所以人们开庙会烧香上纸,以祈祷老天爷赐福,保佑丰产丰收:二是更主要的是为通过庙会,提供农具交易的平台,购置些农具。

(二)唱大戏,听说书。收割了麦子,完成了抢收抢打,又种上了三秋作物,就到了三伏天了,虽然此时农活也还很多,但相对来说少了些。此时村里的人们会请戏班子唱戏,而民间艺人如说书的,也开始走街串巷。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们会到戏台前或村里的空闲地看戏或听说书,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即纳了凉也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到龙王庙里上香求雨。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蕉。过去的人们靠天吃饭,北方又多遇旱年,望着田里半枯的禾苗,农民心里急呀,过去以小农经济为主,抗自然灾害能力又差,人们只能寄托于所谓的神的帮助,因而过去的农民常到龙王庙烧香求雨。这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年代的现象,属迷信活动。

过去农村许多的风俗习惯的形成,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发展落后有关。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