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胶的保质期是多久

  1. 瓷砖胶的保质期是多久
  2. 瓷砖背胶保质期是多久
  3. 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瓷砖胶的保质期是多久

保质期为1年。

开封后的瓷砖胶一般建议在7天内用完,如果环境潮湿建议2天内用完。搅拌好后的瓷砖胶,在1个小时之内必须要施工完毕,超过1小时后,材料性质会改变,影响工程质量。一般建议是搅拌均匀后,尽快施工

瓷砖背胶保质期是多久

未开封的瓷砖胶,一般保质期为1年。乳液胶粘剂的粘度老化速度极快,使用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五年,如果施工不达标,甚至几个月后瓷砖脱落等,而且对墙基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

涂胶时一定要满浆,中间不能留白,否则影响整体效果,玻化砖的墙体上必须留砖缝,否则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应力可能得不到释放。

然后,对于新涂的砖,一定要记住不能叠在一起,不能暴晒,不能淋,记得放在室内,靠墙站,同时要注意砖与砖之间夹好垫片,防止相互粘连,便于通风干燥。

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较荒唐的历史事件

说个很“狗血”的事情,尴尬的一塌糊涂的历史事件。

说个很“狗血”的事情,尴尬的一塌糊涂的历史事件。

瓷砖胶的保质期是多久 - 优质瓷砖批发网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名叫小白。下面要说的事儿,就是他和媳妇之间的玩笑引起的。

话说某一天小白和媳妇蔡姬出来玩,风和日丽的,两人就跑到湖里划船了。

可能蔡姬的心情很好,于是就想跟小白玩玩,于是泼泼水、晃晃船……但是,小白很怕水,于是让蔡姬别这么玩了。

蔡姬显然是玩嗨了,小白越害怕,她越是使劲晃船。

小白怒了!你脑子不好使是不是?我都说了不要晃不要晃,你非要晃……开玩笑也要有个限度好不好?

于是,小白把蔡姬送回了娘家,蔡国。

小白的意思很简单,这媳妇太娇惯了,没规矩,你们娘家人好好说说她。

但是,蔡穆公看到自己的妹妹被送回来了,一问,就是因为晃了两下船。这个不得了了啊,一个玩笑就送回娘家,那以后指不定多受罪呢!

于是,蔡穆公脑袋一抽,转手就把妹妹嫁给了楚王,楚王还乐呵呵的收下了……

小白这回真怒了!把媳妇送回娘家过几天,居然就这么没了?还有没有天理!不行,这是面子问题,必须讨回来。

于是,小白带领大军,攻打蔡国。

蔡国就是个小国家啊,打仗什么的,完全不敢想,于是投降了。

小白气还没消呢,媳妇呢,被别的男人抢走了,必须出口恶气。

于是,小白又带队来到了楚国家门口。楚国可不是小国家,拉着大部队就来了。

楚国的阵前喊话人员就问了:“咋回事儿?咱们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隔得老远老远了,你打我干啥?”

小白当然不能说是来抢老婆的,那就丢大人了,他必须找个别的借口。

于是,派管仲上去扯了:“你们很久都没给周天子进贡了,咱们大老板手缺钱。”

楚国就说了:“我不给钱和你有什么关系?而且也不是只有我不给钱,你瞎掺和啥?”

管仲接着找理由:“那你们说说,周昭王为啥死在你们境内?”

楚国一脸蒙圈:“他是坐船淹死的啊!又不是我干掉的,你找我有啥用。”

……

其实大家都明白,小白是来抢媳妇的,但是不能明说。

那怎么办?就这么耗着,大家都不让,也不想打。

这么一耗就是半年,小白也急了,就把楚国的阵前喊话人员请过来,让他看看自己的大军,多么威武,多么生猛。

楚国喊话人员看完之后,说:“人多有什么了不起的!要以德服人,以德服人!”

小白彻底无语了,打也不想打,撤了也没面子。

于是,双方都找了个台阶,一场误会哈,结盟,撤军,回家睡觉。

那蔡姬呢?小白也不要了,想明白了,后宫这么多美女,少她一个也无所谓,要回来说不定更心烦。

明万历辛卯年间,出了一桩轰动民间的“婆奸媳”公案,整个案情,不但荒唐,而且蹊跷,更加悲剧。

话说,在南直隶苏州府阊门(今苏州古城之西门)外,有户人家4口人,分别是公公婆婆与儿子儿媳。

儿子精明能干,常年在外经商,家中殷实富裕;儿媳贤惠,孝敬公婆,悉心周到。可以说,是一个羡煞旁人的幸福家庭。

然而,不知婆婆出于什么心理,居然怀疑儿媳与自己的老伴有奸情。于是,婆婆便萌生试探儿媳之念,居然脑洞大开,忽生一荒唐“妙计”。

▲明代女子画像

一天深夜,婆婆穿上老伴的衣帽,偷偷潜入儿媳房间,掀开床帐,揭开锦被,钻入被中,抱住儿媳,想要试探儿媳反应。

谁知,儿媳反抗异常激烈,迅速挣脱婆婆怀抱,并一怒之下用双手抓了过去,正好抓在了黑暗中的婆婆脸上,但婆婆也趁机“负痛,始去”

虽然,儿媳追之不及,但也借着月光看到了“贼人”的背影,一身公公的着装,不是“公公”又是何人。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次日清早,儿媳满怀委屈,想找婆婆诉说一二,却发现婆婆侧卧床上,并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想要休息一下,别来打扰自己。

遭此侮辱,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儿媳的心情非常的糟糕,便一怒之下回到了娘家,眼泪汪汪地向父母哭诉了“公公”的禽兽行为,并说自己还抓破了公公的脸。

父亲听后,当即气势汹汹地前去找亲家公理论。可是,当父亲看亲家公时,却发现亲家公脸上并无任何伤痕。

▲明代官员断案图

见此,父亲心中的怒火一下就熄灭了,以为是女儿在公婆家中受了委屈,这才对自己撒谎,想让自己替她出头,便不好解释太多,闲聊两句后,就又回去了,并责怪女儿无端损坏长辈名声,女儿则更感委屈。

在公婆家被“公公”欺负,回家想讨个理,反被父亲责怪。于是,女儿就想不通了,羞愤之下,寻来三尺白绫,悬梁自尽。

虽然,父亲也很懊悔,但女儿死也,也只能报官,并将女儿前言向官老爷复述一遍。

人命关天,官老爷也不敢懈怠,立即派衙役将公公抓来,但公公死活不承认自己欺负儿媳,并昂起脸来让仵作查验。结果,并未发现任何伤痕。

正当官老爷犯难之时,突然有围观的街坊站出来说,曾恍惚看到婆婆的脸上有抓痕。

很快,婆婆也被带上公堂,心知无法隐瞒,只好如实招供。

随后,这桩荒谬而又离奇的“婆奸媳”公案便传遍了苏州府,并掀起了一股热议“婆媳关系”的浪潮。

自此,原本幸福的家庭,只因婆婆的荒唐行为,却被推进了悲剧的深渊。

▲冯梦龙与《古今谭概》

其实,细思之下,就算婆婆做下了荒唐之下,但也有许多机会是完全可以这样的悲剧避免发生,只可惜都两家人给错失了。

  • 机会一:婆婆脸上的挠痕,明显很不正常,公公为何不追问。一旦得知详情,又发现儿媳不在,难道会猜不出来什么情况吗?就算不道歉,最基本也该赶到儿媳娘家去澄清一番吧。
  • 机会二:俗话说“知儿莫若父,知母莫若母。”自家女儿是个什么人,做父母的咋就不清楚呢?如果,父亲真相信了女儿之言,也该对此事有所怀疑,至少也可避免女儿的自杀吧。
  • 机会三:身为婆婆,做下如此荒唐之事,为何不去考虑一下此事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呢?否则,同样有机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 机会四:就算婆婆对儿媳有所怀疑,为何不将心思放在方便“看管”的老伴身上,反而要“舍近求远”去试探儿媳呢。否则,又何来悲剧上演。

虽说,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关键基石,但动摇这份基石的主要因素却是“信任的缺失”与“交流的匮乏”。毕竟,交流才能加深感情与增进了解,而感情和了解又是信任的基础。所以,婆媳关系看似很难,实则却可以化难为简,只需做到“信任与交流”便可。

备注:此来来源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