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市里的龙利鱼原名是什么

  1. 中国超市里的龙利鱼原名是什么

中国超市里的龙利鱼原名是什么

谢谢邀请,这个龙利鱼现在在中国非常多见,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我简要回答一下。

龙利鱼其实是俗名而不是学名,它的学名是舌鳎鱼,它的俗名其实很多,比如鳎米、舌头、牛舌、鳎目、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牙杈鱼、左口、板鱼等。

这个鱼的价格比较贵,大约在50-100一斤的样子,而超市里面卖的龙利鱼柳的价格便宜得很,显然不可能是它。

这个鱼的价格比较贵,大约在50-100一斤的样子,而超市里面卖的龙利鱼柳的价格便宜得很,显然不可能是它。

中国超市里的龙利鱼原名是什么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很多龙利鱼柳实际上并不是龙利鱼,而是巴沙鱼,是一种鲶鱼,主要产于越南。

这个鱼的特点是,高密度养殖,食性杂,生长快,因此价格便宜。

巴沙鱼鱼柳的价格在源头市场不到20一斤,因此当做龙利鱼柳来卖的利润非常高。

巴沙鱼是最近十年兴起的养殖鱼类,对美国的养殖斑点叉尾鮰产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后来美国通过贸易壁垒的方式打击越南的巴沙鱼,于是越南无奈之下开始攻中国市场。

大概经过5年左右的培育,中国市场逐渐成熟,于是大家能看到餐馆大量的水煮鱼变成了“龙利鱼”。

当然,龙利鱼虽然便宜,但依然是一种很好的白肉,营养还是不错的。

它的水分含量比较高,因此口感非常嫩滑,用来做鱼排、鱼柳、水煮鱼都很好吃。

超市里面的巴沙鱼柳外面还包了一层冰,这是为了方便长途运输和保存,当然,如果包冰过多,可能就是价格欺诈了。

超市里面的巴沙鱼柳外面还包了一层冰,这是为了方便长途运输和保存,当然,如果包冰过多,可能就是价格欺诈了。

超市里的龙利鱼其实就是去皮的巴沙鱼,是越南产的一种热带鱼,真正的龙利鱼价格比价贵。而巴沙鱼比较经济,所以商家鱼目混珠,误导消费者,把去皮的巴沙鱼当龙利鱼出售。其实巴沙鱼,刺少,肉也很嫩,就是脂肪偏多,老人与小孩不宜多食,偶而吃次也无妨!巴沙鱼可清蒸,也可煎,下面是我做的香煎巴沙鱼块:

把腌好的鱼块控去水分,沾上面粉或淀粉煎成两面金黄即可:

也可做鱼丸:

朋友们都是如何烹调巴沙鱼呢?欢迎留言,切磋厨艺!

朋友们都是如何烹调巴沙鱼呢?欢迎留言,切磋厨艺!

在中国超市里的龙利鱼原名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分清楚超市里的龙利鱼是什么鱼?

在广东地区,龙利鱼属于鲆鲽类

龙利鱼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子板鱼、鳎目、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14—24℃,适盐范围14-33‰。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历来为中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活鱼价格很高。

如果在超市中见到的是图片上这种鱼,那么这时候龙利鱼就是它的原名,这个是一种海水鱼,味道鲜美价格极高,之前小编去市场看到大的龙利鱼要120多元一斤。

很多地区拿巴沙鱼来冒充龙利鱼

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无鳞圆润,背部蓝黑色,腹部较白;头部扁宽,腹部狭窄,身体侧面的肌肉是可食用的部分较厚。圆头,端部圆宽,吻鼻周围具肉质和白须。身侧有暗带,尾鳍较暗。最大体长可达120厘米。最近几年巴沙鱼被引入国内进行养殖,在海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有不少养殖面积。

这个巴沙鱼是一种淡水鱼,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密度高,肉质还算可以,多用于水产加工切片,目前在很多餐饮企业都拿这条鱼使用,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如果你在超市里看到的是上图以及下图的鱼柳标识龙利鱼,那么很可能就是巴沙鱼冒充的了。

其实在超市里,我们经常发现包装的鱼柳,其实都是巴沙鱼的加工品,朋友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珠海禾虫哥,欢迎点赞、转发,交流讨论。感谢有你!

作为海边人疯狂过来答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超市里卖的那种鱼其实是产自东南亚,尤其是越南的湄公河流域的淡水鱼。严格意义来说是一种鲶鱼。越南语发音为:卡巴沙(意思是三块脂肪)据说体脂占体重40%左右。因为这种鱼体型比较大,产量比较高,出净肉率比较高,并且没有肌间刺,很适合害怕吃鱼卡喉的人食用,因此是看起来比较不错的经济鱼类。

2009年开始引入广东养殖成功,但可能是产量的原因,目前市售的大多是越南进口过来的净鱼肉排。早期这玩意儿并不受大众待见,后来无良商贩就大胆借用海产鱼鳎目鱼的俗称龙利鱼来给它命名,并联合媒体和所谓新媒体打大肆吹捧其营养价值和高大上的形象。一时间消费者趋之若鹜,一度提升了销量。让奸商赚得盆满钵满。因为这种鱼有浓厚的土腥味,所以并不能以清蒸,炖汤的方式烹饪,往往需要重口味的做法来操作。比如水煮鱼片,辣椒炒鱼片等等。重麻重辣遮百丑,因此一时间消费者也并没有察觉出。近几年可能国家相关法规出台规定不能虚假宣传,因此在一些大型商超的柜台,龙利鱼的叫法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老老实实的巴沙鱼宣传。


真正的龙利鱼,生物学名字叫鳎目鱼,舌鳎鱼。在山东沿海被叫做牛舌头鱼或者鳎目。因为广东人喜好讨口彩,舌与折同音,往往舌头被用脷代替,比如猪脷,牛脷。但是他们又觉得牛不如龙霸气,故而给舌鳎鱼取名龙脷鱼(利是找不出脷字商家的替代写法。)

实际上龙脷鱼是我国从北到南沿海地区普遍公认最高级的海产鱼类,收购价在80~400元一斤,因为产量稀少,海捕中大型龙脷的收购价差不多就要数千元,并且优先卖给相熟的土豪客户或高级酒楼,怎么可能剔成鱼排卖十几元一块呢?

实际上龙脷鱼是我国从北到南沿海地区普遍公认最高级的海产鱼类,收购价在80~400元一斤,因为产量稀少,海捕中大型龙脷的收购价差不多就要数千元,并且优先卖给相熟的土豪客户或高级酒楼,怎么可能剔成鱼排卖十几元一块呢?

你也曾不知道“龙利鱼”是冒名顶替的吗?

第一次碰到“龙利鱼”,我是惊艳的。是在海底捞吃到的,那时候海底捞还有一种锅底叫藤椒,满锅青绿色,狠辣,但跟“龙利鱼”特别配。

海底捞上的“龙利鱼”是没有冻块儿的,这种没有肌间刺的纯鱼肉吃起来很方便,又很嫩,关键名字还是高大上的龙利鱼,就觉得特别好吃。

但很快这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就被逆转了,因为在别的馆子点的龙利鱼觉得很一般,鱼肉比较松散没有韧劲儿,而且都是浓油重辣,就觉得奇怪。明明是清纯的白肉,为啥都做得这么重口。结果一查才知道,这其实是淡水鱼,属鲶鱼的一种,重油重辣是为了掩盖其土腥味儿,不太推荐拿它来清蒸或炖汤就是这个道理。

那这种“龙利鱼”到底是什么鱼呢?

原来就是巴沙鱼,学名叫芒鲶,是东南亚的重要淡水养殖品种。由于越南是最大产国,所以一般就根据越南叫法CABaSa,音译为巴沙鱼。越南语中“卡巴沙”的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打开鱼腹,会发现有三块较大的油脂。

而我们一般食用的鱼肉部分,其实含水量极大,蛋白质比重低,所以营养价值上也打了折扣。特别是健身人群,不适合用它来补充蛋白质。

真实的龙利鱼是什么样的呢?

真正的龙利鱼,其实很多人都久闻其名,为什么呢?因为绕口令。就是那用来换哑巴腰里别着的喇叭的那个鳎目。塌目是比目鱼的一种,一侧贴着海底,身体比较薄。但去了皮,光鱼肉的话,看起来确实很像。但一个是海鱼,价格较贵;一个是淡水鱼,产量极大。营养价值上也天差地远,由于是海鱼,所以龙利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但巴沙鱼主要就是饱和脂肪酸了,特别是腹内和皮下,特别厚重。这也是为什么巴沙鱼通常都是去皮再卖,因为挂着很多脂肪的话,确实会让人没胃口。而它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实比我们常吃的草鱼还要低,再加上蛋白质比重也低,所以从营养价值来说,吃巴沙鱼都不如吃草鱼,更别和龙利鱼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