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瓷砖批发

  1. 周勃和周亚夫父子的结局为什么都不是很好

周勃和周亚夫父子的结局为什么都不是很好

我也来吹一波

如果把现代推理思想用来研究中国古代史,会发现真相吓死人

陈平周勃怕吕后的后人继续控制朝廷,所以发动政变,杀死了惠帝的所有的儿子和后代

然后立了文帝,为什么立文帝

汉文帝前妻是吕后的侄女,有四个嫡子,被文帝交投名状,全部杀死

陈平和周勃认为,汉文帝不会为吕后翻案,才会让汉文帝做傀儡。

汉文帝能苟能舔,才熬死了周勃。

周勃死后,他的儿子周亚夫继续把持朝廷,自然引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满,其中就有晁错。

为了麻痹周亚夫,汉帝不惜杀死晁错

汉初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汉景帝和地方上的叔叔伯伯联合发动,目的是削弱实际控制朝廷的周勃周亚夫这些权臣的权利。

就像袁绍曹操打的是董卓,不是打汉献帝一样。

八王之乱,根本不是汉景帝削藩,维护汉朝统一,而是汉景帝和外面的吴王勾结,把周亚夫调虎离山,吴王战死,实际削弱了周亚夫的实力,汉景帝才能亲政。

所以说,中国历史,初中生,高中生机械的背诵八王之乱,是维护国家统一,实际上是培养阿斗。

司马迁的史记,陈平周勃列传,也不敢写周亚夫为什么会被汉景帝肆意戏弄的真正原因。

中国的历史,对普通人来讲,就是天书。

更可怕的是学生的历史教育,聪明的孩子,能发现真正的原因,但是要和弱智一样写下错误的答案,才能得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为什么初中高中老师,大部分都很笨,天天瞎说 ,或者不敢说真话,能不笨吗?

周勃是最早追随刘邦起兵的人,他在楚汉争霸中立下赫赫战功, 特别是在成皋之战中,周勃先留镇关重地,然后率军投入成皋主要战场作战,和项羽展开了正面争夺战,后攻取曲逆等地,占领泗水、东海两郡,功勋卓越。刘邦建立汉朝后,他被封为绛侯。后来,又因为讨平韩信叛乱有功,被提升为太尉。汉文帝即位,周勃因为诛灭吕氏有功,而被封为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

定海区瓷砖批发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后来,因为功劳震主,周勃引起了汉文帝的犯忌,于是被汉文帝用种种借口免去丞相职务,周勃被下放到封国。而在在封国,周勃处处提心吊胆,害怕有刺杀对自己不利,结果时时穿盔戴甲。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诬告他要造反。汉文帝一听事态严重,派人把他抓了起来。结果在狱中,心高气傲的周勃却一直不肯低头,就在这个关键节骨眼上,在薄太后的帮助下,周勃才洗清冤枉。回到封国不久,郁郁寡欢的他病逝。

周勃死后,他的大儿子周胜继承了爵位。然而,周胜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在权力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热,就犯了事被免了职。念及周勃的功绩,汉文帝封周勃的二儿子周亚夫为条侯。

周亚夫遗传了父亲几乎所有的优点,他能征善战,用兵如神。

汉文帝六年,不安分的匈奴再一次入汉朝境内“打谷草”,一时间边塞风云四起。文帝也不是等闲的主,他马上从朝中精选出三位将军,在京畿附近的灞上、棘门、细柳一带结营驻守,构建起了“品字形”防御体系。

结果汉文帝来细柳调研时,却吃了闭门羹。

而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的人就是细柳营的“营长”周亚夫。但见细柳营剑拔弩张,严阵以待,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文帝想进去都被士兵拦住了,他自报身份,营卫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等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文帝最后没辙了,只好取出代表身份的符节交给营卫,让其代为通报。

周亚夫这才传令开门。到了内营,只见周亚夫身穿铠甲,手持佩剑出来相迎。见了文帝也是稍微欠了欠腰,说道:“臣以军礼接驾,望陛下勿怪。”

文帝见状大为感动,在表达慰问之情后,立即打道回府。他刚退出营帐,细柳营立马关闭营门,又进入“一级严守”状态。文帝忍不住感叹道:“这才是真将军啊!”

后来,匈奴被逼撤军,各路人马依次撤回后,文帝对周亚夫赏识有加,视他为国家栋梁。再后来,文帝突然染疾,病入膏肓之际,给景帝留下了“天下有变,可用周亚夫为将”之言,顺利帮助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

周亚夫达到仕途的顶端、权力的高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不可抗拒的衰退。他过度插手皇家内事,本意是为了大汉江山着想,但实际上却犯了皇家大忌:皇家的事你不要乱说,说来说去也说不明白,皇家的事你不要乱插,插来插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比如说周亚夫插手皇家的事就不是明智之举,在立储之事上,周亚夫的态度很明确,坚决反对废长立幼。早在汉景帝对刘荣下达废太子书时,他便是反对最为激烈的人,但当时铁了心的汉景帝采取的是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没给他们多费口舌的机会。而固执的周亚夫却还是“固争之”。最后,景帝盛怒之下,开始对他疏远。


周亚夫多次不识时务,和汉景帝对着干。长此以往,汉景帝和周亚夫彻底决裂了。

后心高气傲的周亚夫索性以身体有恙为由,请求辞职,在家安心养病。

汉景帝顺水推舟,借机撤了他丞相的职务,最终,周亚夫因绝食,被活活饿死,诚为悲也。

“周勃安刘”的故事脍炙人口。公元前180年7月,牝鸡司晨、独揽朝政的吕后病死。9月,吕氏诸王密谋起兵叛乱,欲篡夺刘汉政权。齐王刘襄随即调集军队,以“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为由出兵西进,讨伐诸吕。相国吕产命大将军灌婴率军迎战。灌婴本是西汉开国功臣,是忠于刘汉王朝的重要人物 ,他领兵开至荥阳后,命大军扎下营寨,按兵不动,并派人与齐王刘襄取得联系,约定待吕氏集团反叛证据坐实后,双方合兵共击之。

在长安城里,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暗自密谋策划,用计诱骗上将军吕禄交出了兵权。周勃进入北军兵营,大声号令:“拥戴吕氏的袒露右肩,拥戴刘氏的袒露左肩”!众将士纷纷袒露左肩,高呼拥刘口号,呼声响彻云霄。

周勃非常顺利的掌握了北军,成为反对诸吕的一支主要力量。接着,周勃命朱虚侯刘章率一千士兵以入宫保卫皇帝为名,伺机擒杀了统率南军的相国吕产。随后又诛杀了上将军吕禄,并派人分头去捉拿诸吕,逮到后不论男女老幼统统处死。至此,吕氏集团被屠戮一空,阴欲篡汉的诸吕被彻底剿灭,统治大权重新又回到了刘邦子孙的手里。

平定诸吕之乱后,周勃、陈平等人秘密商榷,预备选立新皇帝。大家一致认为,代王刘恒最适合即帝位。因为现在即位的少帝和诸王子都不是汉惠帝刘盈的亲生子,而代王刘恒却是高祖刘邦的儿子,而且他为人宽厚,能礼贤下士,其母薄太后也很仁慈,不会出现吕后那样拥尊自立、擅权揽政的现象。最关键的是,代王刘恒年纪最大,由他即位无可争议。

于是,周勃、陈平等大臣亲自前往代地迎接代王刘恒入长安即帝位。《汉书》记载:闰9月,代王刘恒一行从代地(封国)到长安,在群臣拥戴下即位称帝,史称太宗孝文皇帝(汉文帝)。汉文帝上位后,大赦天下,并积极推行韬光养晦、与民休养生息之策,汉朝的国力开始逐渐强盛。

周勃战功赫赫,是大汉的开国勋臣。他后来又毅然率军铲除诸吕、还政于刘,对汉王朝来说应属大功臣 ,按说明哲保身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可他的结局却不咋地,被人诬告后还差一点丢了性命,可谓做好事却无好报。这却是为何?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礼法中绕不过去的沉重一篇。说白了,就是让你死但也要给个说法。这似乎看似人道,实际上却成为封建帝王滥杀无辜的口实。

周勃、周亚夫父子的不幸遭遇与悲惨结局开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先河。杀戮功臣是几乎所有封建帝王都乐此不疲的“游戏”。一般来说,杀人除了惩罚、“治罪”的功能外,还可以树立或维护皇帝的威权,早已形成了一种机制。

按史料记载来看,周勃父子都是老实人,刘邦曾评价周勃“质朴少文”,因此两父子都是性格直爽,胸无城府,缺乏谋略之人。周勃虽然有勇无谋,但他对汉室忠心耿耿,又不乏赫赫战功,按说自保应无大问题。然而,偏偏是这位忠厚老实之人,被小人诬告谋反,莫名其妙地陷入牢狱之灾,还有理难辩,有冤难伸。

其实周勃不过是采取了一些自我防卫的措施,被小人告发后却变成了“阴欲谋反”。假如他没有和皇室联姻,恐怕小命就没了。

多亏他用重金贿赂狱吏,狱吏出面为他作证,这才还他清白,被汉文帝赦免,恢复了爵禄,侥幸逃过一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记载:“......(文帝)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周勃被释放后大为感慨道:“我曾经统率过百万大军,到今天才知道狱官的尊贵”!

周勃的冤狱很有些牵强附会的意味,因为军人出身的他“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经常身披作战时穿的铠甲,出入时前呼后拥、戒备森严,不免让人生疑,加上八卦传闻的夸大效应,传到汉文帝的耳朵里,已经是准备图谋不轨了,而且传的有鼻子有眼,很有几分像真的了。

周勃之子周亚夫的命运与遭遇比老父更差。梁孝王非常不喜欢他,经常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说他坏话。汉景帝虽是一明君,但久而久之还是听信谗言,对周亚夫开始憎恶起来,最后终于爆发,赐给周亚夫肉食却不给筷子,故意诱使周亚夫发脾气,设套让周亚夫钻。最致命的一击又是捏造他“谋反”的罪证,而且是准备在“阴间造反”。

原来周亚夫的儿子在负责制造、采办皇家用品的官员那儿购买了500套陪葬用的盔甲盾牌以及刀枪剑戟,这些本是为死人殉葬用的冥器,却成为周亚夫欲在“阴间举兵造反”的罪证。周亚夫遂被逮捕下狱 。在牢里,他不服加愤懑,绝食五日后吐血而死。

中国历史循环往复,今天永远是昨天的重复,而且越往后演绎越离奇,也越荒唐,而且愈发血腥惊悚,不可思议。细究历史上的政治牺牲品,像周勃、周亚夫父子这样的“莫须有”定罪简直数不胜数,甚至比他父子更冤枉、更悲惨的大有人在,何止千百......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插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