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与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怎么回事

  1. 多人与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怎么回事

多人与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怎么回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肆虐了2个月左右,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7789例,累计治愈27810例,累计死亡病例2666例。从整体看来疫情在逐渐的缓解,但是国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开始扩散开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

多人与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怎么回事 - 优质瓷砖批发网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那么多人和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15天左右无人感染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密切接触:

如果某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话,那么和他/她居住在一块的家人可以认为是密切接触者;如果患者是学生的话,那么他所在班级的同学,老师,宿舍的舍友都是密切接触者;如果患者乘坐了一些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同一节车厢),公交车,出租车等,那么在同一个交通工具的其他乘客也可作为密切接触者。

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以上这些密切接触者在和患者接触的同时,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这些防护措施包括防护手套,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服。我想大多数和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都不会有这些防护措施,除非事先知道接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但是医院的医护人员是可以做到这些防护的。

下面再说一下为什么密切接触了15天左右但是没有被传染: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被传染是通过患者本身的的一些临床表现,如没有发热,没有干咳等判断没有被感染的?还是通过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判断没有被传染的?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结果是可信的;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么是否被感染还有待商榷。

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基于目前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多数患者的潜伏期是3-7天,短的1天,长的有14天。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还有的人潜伏期会更长达到20多天。虽然这是个例,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在部分人身上可能会很长。还有一个就是,有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也是说这部分人群的免疫力很强,抵抗住了病毒的侵袭,可在无症状情况下生活,甚至是痊愈了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被感染过。

最后小结: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是确实多数人可自行痊愈,某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才可能会发展为重症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预防的,要想不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得加强自身防护。同时加强自身身体素质,拥有高抵抗力也是对抗病毒的一大法宝。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我一个朋友在初5的时候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是7天左右的时间有发烧咳嗽的迹象,但在第5天的时候就是感觉闷,起初以为只是屋里闷,所以一直没有在意这个情况,但后来情况越来越不对劲了,他害怕就直接上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就是新冠病毒携带者,他不是武汉回来的,但他是从孝感回来的在年前2天就到家了。

他现在恢复的很好,前些天视频还跟他聊起这个关于新冠肺炎接触的问题,他因为住院的时候症状已经很明显了,他心里素质比较差一度以为自己要不行了,后来医生给他做了检查,证明他的免疫力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也是告诉他不要担心。医生也顺便把这个新冠肺炎为什么接触之后有的人传染有的人不传染给他讲了一遍。

他说,这病毒主要就是通过飞沫传播,就是咱们聊天时不带口罩,然后病毒会通过飞沫被你吸进肺里,之后就开始侵害肺部、肾脏等器官。但这个还是要分情况,就像有的人天生免疫力就是强,病毒到身体里,可能就是那种无症状患者,从头到尾都没有症状显示,最后已检查可能病毒已经完全被吸收了。还有一种就是这个病毒的吸入量较少,没等兴风作浪呢就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给消灭了。

我这个朋友还说,一定要带好口罩不要和别人接触太近,不是每一个人的免疫力都很好的,一旦免疫力系统不好,那么病毒就会慢慢产生变异,之后就会衍生出更多的病毒侵害你的身体,他们在医院一些免疫力不好的每天都要打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蛋白,可见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增强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良药了。

这是有可能的。

原因可能如下:

1、此新冠肺炎患者自身“排毒”不明显。

根据报道,有很多患者,在一开始的时候从鼻咽部取得的样本核酸假阴性的很多,虽然此时已经患病。除了试剂盒本身敏感性不够,或者取样操作本身的误差外,病人自身所排病毒的数量和毒性较低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或者此患者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患者,此时病毒传染性可能已无那么强。

2、此肺炎患者,自身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武汉的大学生,在早期病毒传染性那么强的情况下,通过严格的自我隔离,硬是一个人也没有传染。这些自我隔离措施,包括严格的、正确的戴口罩,手套,到家后,自我严格隔离,衣服等的消毒等,做好了这些,他自己虽然后来发病,但家人却全部安全。

3、多人与此患者的接触中,已经做好防护。

这些接触者,在现有情况下,很有可能已经做好了防护,包括口罩,手卫生,已经周围环境的消毒等。另外,所谓密切接触,可能也没那么密切。比如医护人员给病人气管插管等操作那么的密切。如果仅仅是一起工作,离得距离还挺远,这其实并不算密切接触。

4、接触者的身体素质好。

如果自身身体健康,免疫力足够强,即使有病毒侵入,自身的免疫系统也可以早早消灭病毒,而自身并不发病。

最后,希望大家做好防护,锻炼身体,吃好,睡好,增加抵抗力,共同抗疫。

远离新冠肺炎患者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但部分患者即使与感染者保持距离,最终也感染了新冠病毒,部分患者即使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未感染新冠病毒。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观点:与感染者接触有感染风险,但却不一定会感染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流行至今,表现出了超强的传染性,曾有报道称某患者与感染者接触数十秒后被感染,更别说与感染者密切接触15天时间。在此我们需要明确,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后,是否会引起感染与三方面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是病毒的致病能力。当下新冠病毒并未变异,因此大家接触到的新冠病毒,致病能力均一致,病毒的毒力与是否会引起感染关系不大,排除了第一个因素后,那么第二与第三个因素则关系密切。

第二个因素是病毒的数量。只有在接触到较多数量的病毒后,才可导致接触者感染,因此即使接触者与感染者有过接触,但如果大家均采取了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那么感染者排放到空气中的病毒数量较少,接触者吸入呼吸道的病毒更少,被感染的几率则相对较小;或居室通风较好,排放到空气中的病毒很快被稀释,空气中病毒密度低,引起感染的几率也较低。

第三个因素是自身防御能力。若接触者自身防御能力较强,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被消灭,即使会引起损伤,但免疫功能强大的人群损伤程度也不重,出现的症状可能也比较轻微,甚至可以全程无症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免疫力,清除病毒并自愈。

因此,即使接触者与感染者接触了15天,若大家的防护措施到位,接触到的病毒数量少,且自身防御能力较强时,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较小。在生活中,这种的实例比比皆是,不少感染者与亲属或朋友有过接触,接触者未发病的情况不在少数。不过,也有更多揪心的病例,如一家三代均被感染,老人与慢病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的几率较高,死亡风险也较高;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治愈,后期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也不明确,因此当前我们依然需要把重心放在防控上。部分接触者即使与感染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若二者在相对密闭的房间,通风效果差,空气中的病毒密度大,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被感染,因此所有人均应远离感染者,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并非所有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的人群均会被感染,若接触者与感染者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接触的病毒数量少且自身防御能力较强时,感染风险相对较低;但无论感染风险的高低,新冠肺炎毕竟属于传染性疾病,且表现出了超强的传染性,因此所有人均应远离新冠肺炎患者,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