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四川的冷知识,求分享

  1. 四川遂宁公交收到2吨无效币竟然还有人投巧克力,是人的素质降低了吗
  2. 有哪些关于四川的冷知识,求分享

四川遂宁公交收到2吨无效币竟然还有人投巧克力,是人的素质降低了吗

谢邀!这确实跟素质有关,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财富快速增加,但我们的人文素质确没有同时增强,反而之前夜不闭户,普实的人文素质还不多见了,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哀,不过可喜的是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问题了,已经在开始解决,在很多地方已经有显注变化,人文素质是被教育出来的,我相信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家,以孔孟之道为本的社会公德,随着国家的关注,人文教育重视,一定能在这方面取得与经济建设一样的成就

有哪些关于四川的冷知识,求分享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也来回答几条,想到哪是哪,不知道够不够冷;不过,估计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

1、四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地方割据政权次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先秦时期的巴蜀之类的小国不说,后来还有公孙述的成家,李特的成汉,王建的前蜀和孟知祥的后蜀;

2、唐朝把四川视作复兴基地,成都曾被升格为陪都级。唐玄宗和唐僖宗两个皇帝都因为首都长安失陷而逃往四川;

3、四川是各省市区中除了西藏以外最为封闭的一个,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是云贵高原,东面是巫山,北面是大巴山。自古以来,入川只有东边的和长江和北边的蜀道。

4、伏羲的母亲华胥氏,黄帝的夫人嫘祖,五帝中的颛顼,大禹,这些上古时期的大人物,他们都是四川的。

5、三星堆文明作为一个最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多源的,而不是仅仅起源于中原地区,四川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6、今天非常荒凉的岷江上游河谷,远古时代却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古蜀人就是从岷江上游河谷, 一步步下到成都平原的;

7、自古诗人例入蜀,以唐代为例,唐代的知名诗人,几乎全都到过四川,并留下有以四川为题材的作品;

8、新都人杨慎是明代状元,也是明朝两百多年里,著述最丰富的第一人;

9、武王伐纣时,远在四川的巴国和蜀国也派出了军队参战;

10、今天的四川人,90%以上都是移民的后裔。明清之际的大乱之后,全四川仅存人口不到十万。

1,现在风靡成都那种麻辣烫火锅是1985年左右从重庆传来的。以前成都流行泸州的毛肚火锅(吃过吗?)。2,成都有条将军街,原来叫”猫儿巷”,军阀杨森住此。据说杨有鼠相,碰见猫大不吉,遂改今名。3,春熙路是杨森督建的,名字也是他取的。”熙攘攘,如春登台”。(好像春天来到山坡上,万物复苏,草木好繁茂!)不要理解为”熙熙攘攘,如登春台”(那么多人都在春天去登高,好拥挤啊,)。4,《抓壮丁》有些夸张,但基本取材于当年四川现实,当年四川老百姓苦,壮丁更甚。三峡纤夫多裸身,怕磨坏仅有的一身衣裳。5,旧时四川烟毒严重,不少烟民穷得连衣裳都没有。用水泥口袋遮身。闲扯终。

不能遗忘的川军

当年的川军将士,衣衫就是这样褴褛、装备就是这样破旧。他们的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据说其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弹”,在当时的世人眼中就是根本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但这些生于乱世、许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将士们心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却是那样的强烈,令人在很多年以后都无法忘却他们的忠烈!

有哪些关于四川的冷知识,求分享 - 优质瓷砖批发网

穿着草鞋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是中央军之外的战斗力强悍的地方军阀部队之一”这就是川军。

大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今天给大家分享几条四川冷知识。

四川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像。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开凿于唐代,历经90年才完工。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历史上还有三次大佛闭眼传说。

都江堰全世界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四川世界水景之最。

九寨沟有114个湖泊、17个瀑布群、5处钙华滩流、47眼泉水、11段激流,以1000余米的高差,穿行于雪峰、林、谷之间,逶迤50千米。 它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巨大的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特色,集群海、溪流、瀑布、雪峰、林莽、钙化滩流等自然景观和藏族风情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四川成渝铁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第一幅春联是四川人写的

我国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后蜀国人在公元934年留下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被人们公认的第一副春联。

最早的丝绸是哪里来的?

盐亭是嫘祖的故里,是丝绸的源头。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锦缎丝织品,是成都的蜀锦,又称“锦绣缎”。东汉时期的足踏织锦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地道的本地人不多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四川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