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看到的厕所“文化”有哪些印象深刻的

  1. 你所看到的厕所“文化”有哪些印象深刻的

你所看到的厕所“文化”有哪些印象深刻的

现在的公共厕所,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标签,一般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公共厕所都比较干净卫生,中小城市的厕所多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特别是小城市的一些厕所卫生条件之差,可以无限的想象,没有下限。普遍的特征就是贴满小广告,主要以治疗性病的、无抵押贷款的、卖迷幻药的、卖枪支弹药的、招嫖等等违法乱纪的信息为主;再早些时期,还可以看到重金求子的,寻找有缘人的,传播邪教的,帮忙讨债的等等。

你所看到的厕所“文化”有哪些印象深刻的 - 优质瓷砖批发网

男厕所最常见的不良行为就是抽烟,哪怕是明令禁止抽烟的厕所也是一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厕所确实味儿太冲,烟味可以以毒攻毒。二是个人生活习惯,很多抽烟的人习惯蹲坑抽烟。三是附近没有抽烟的地方,烟瘾犯了只能躲在厕所里解解烟瘾。女厕所没去过,不知道是不是和男厕所一样。

公共厕所里还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这里不一一例举了。但是,很早以前我看见过另类比较奥奇葩的行为:用打火机烧瓷砖,描绘图形。以前的公共厕所大多就是瓷砖隔断,有无聊至极的人,利用白瓷砖遇火留黑的原理,竟然能够用打火机作画,不禁令人无语;图案之精巧还令人不得不服。

我是阿云,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留言必回,感谢支持。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我听到过有一家厕所贴对联很有意思。如:有一家住在村头。进村的人

或者出村的人往子都在她家的围栏旁边,小便。日子常了,把围栏的木头浇烂了。于是主人在围栏的旁边用一块布围了个厕所。并贴出了一个告示,写着: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后来有很多人就不再往围栏上浇尿了,有一天,主人发现有一人 还往木头上浇尿,对他说,我围着厕所,你不用,你为什么偏往围栏上浇?此人说你那不明明写着不让用吗?主人说,我怎么写着不让用的?此人对着告示念到: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另外,现在有机关单位,或个人家厕所上贴对联的也有。如:

上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下联: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

上联:再忙也要来这里

下联:减负还要来此地

横联:忙里偷闲

有的不标厕所两字标出:

大使管,

解放区,等等明目繁多,也很有意思。

我记得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过:要评判一个城市到底干净不干净,文明与否,去看看这座城市的公共厕所就明白了。

如果说城市的建筑、街道、广场、公园等设施是城市的外部形象,那么,城市的公共厕所无疑是城市的内部形象,是体现一座城市在骨子里是否文明的标志。

从厕所衍生出来的厕所文化,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说完。

先说说厕所的别称有多少。

我国古代民间把厕所叫做“茅房”,是因为它是修建在室外,相当简陋,用木架做支撑,用茅草搭建屋顶,所以这样称之。而那些王孙贵族则把厕所称作“茅楼”,在有身份地位之人的眼里,修建的厕所相当讲究,内部装饰雕梁画栋,跟其他房子没有多少区别,所以就叫做茅楼。

到了近现代,厕所从旱厕变成了可以冲洗的水厕,人们大小便结束后,出于卫生习惯,可以洗手,所以,厕所拥有了“洗手间”的雅称。

一些厕所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环境优雅,人们上完厕所还可以在里边休息片刻,甚至还可以化妆,整理仪容,所以,现代厕所也有“卫生间”,“盥洗室”或“化妆室”的别称。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厕所修建得相当豪华,据说在排便时,厕所的喇叭可以自动播放轻音乐,促使人们心情舒畅,有助于排泄。

我是70年代末人,老家在陕西农村,大约在20年前,村里的老人习惯把厕所称作“后院”,是因为厕所修建在后院里,人们上厕所时,都要先出门后,从前院绕到后院来完成。

大家都知道,纸张是东汉时期由蔡伦发明创造的,纸张发明出来后,才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实际上,纸张刚发明出来那阵,无论是从工艺和质量来看,都比较差,但价格相当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直到唐代以后,纸张才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当然也用在了人们大便完擦屁股这件事情上。

在没有纸张之前,人们擦屁股可谓是五花八门。往往就地取材,从石块,土疙瘩,竹片,木片,树叶,棉布,一直到纸张,经历了漫长过程。

实际上,我在童年时,我们农村这些小屁孩在野外拉完屎,就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或土疙瘩,或者捋一把树叶来擦屁股,现在想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厕所文化从古到今,可以说是非常地丰富多彩,尤其在公共厕所,总是能见到一些相当有歪才的人留下的杰作。要么是人体简画,造型夸张奇特,不禁让人捧腹大笑。要么是一些艳诗或对联,作者把自己的歪才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印象最深的,是10多年前在某个公园的公共厕所里见到的两幅对联,觉得挺有意思。

一组对联这样写道: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

另一组这样写道: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

看完哈哈大笑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华,连上厕所这样的俗事也能被他写得如此清新脱俗,真是人才。

随着这些年对文明用厕的宣传,已经很少看到类似的情况了,足以说明,经过10多年的教育,人们的素质确实提高了。

但公共厕所里却出现了另外的糟粕,一些厕所格挡的木板上贴满了乱七八糟的信息,主要有,无抵押贷款,售卖迷幻药,治疗性病,重金求子,卖春招嫖,等等。这些不文明现象足以影响一座城市的形象,加大整治力度才是王道。

厕所文化还真是文化的一种,自己对此印象深刻。

记得大四时候找工作,有时候面试笔试什么的时间很长,免不了要借用一下面试公司的厕所。自己从校园里走出来,对厕所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学校的状态。大多数公司厕所跟学校的差不多,直到有一次面试,去了一家外企,第一次看到人家的厕所简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统一的名牌坐便器,里面打扫的一尘不染,卫生纸,擦手纸,冷热水一应俱全,可以说比自己家里的卫生间还要干净整洁。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过如此高大上的卫生间,当时就对这家公司的好感大增。后来回去跟同学交流,有同学也提到了厕所,他说他去上海一家公司面试,人家的厕所高级到他都不会使用,那个层次又比当地那家外企又高出一个级别来。在这之前,我们都觉得厕所就是方便的地方,用不着多么高大上,也不用太干净,但是工作以后才发现,一个干净的厕所是多么让人惬意。


有人说冲水马桶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就拿咱们来说吧,相信很多农村长大的小伙伴都会对农村的粪坑印象颇深,就是在院子里挖一个巨大的坑,平时上厕所对着那坑一顿造,讲究一些的人家会用砖做一个小屋,弄一个蹲坑的坑位,这样既防止雨天挨淋,又防止人不小心掉下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老师讲的一个故事,说以前啊,村里有那种坏小子,坏到什么程度呢。原来村里那种粪坑边上会有插一根长木棍,就是方便老人上厕所时可以拉着站立起来的,有的小孩就很坏,他可以把那根木棍底部削尖但是维持直立,老人起身时借力拉木棍,一下子就断了,人直接摔粪坑里……对不少人来说,上厕所还是个危险事情呢。比如历史上有个国君晋景公,他就是在上厕所时候摔入粪坑淹死的。

那在没有冲水马桶以前,城市里是如何上厕所的呢,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专门盛粪便的溺器,然后倒到专门的旱厕里,只有少部分大户人家才有专门的庭院和自家厕所。但是城市不比农村,人多地少,空间有限,那些大粪积攒多了可不是个事,就因为这,专门衍生了粪霸这个行当。他们掌控者一个城市的粪资源,一方面,城市居民需要他们组织人手清理粪便,另一方面粪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可以卖给农民做肥料,他们两边收钱,赚的不亦乐乎。老北京的粪霸当年可以说是各种恶霸里面最可恶的一种。那个时候的人们,恐怕无法想象漂亮干净的厕所是什么样子了吧。

到了今天,城市里面厕所已经改善了太多太多,而且看一个地方一个商场一个酒店的档次如何,基本上厕所就可以看出来。不少高档的写字楼里,厕所都装修的十分豪华,有些地方的厕所直接都有最智能的马桶盖,在那里上个厕所可能比在家还舒服。实际上,厕所的改善也从一个方面反应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才会对以往觉得最龌龊的事情都如此上心。

当然,要说对厕所最上心的当属日本人,记得上中学时候,就看到一个文章,讲的是一个日本女大臣年轻时候的事情,她早年刷厕所,要刷的十分干净。干净到什么地步呢,直接冲水就可以舀起来喝掉,当时看了是震惊的。今天,日本厕所仍然可能是他们最干净的地方,人们可以在里面刷牙甚至吃饭,听起来似乎很变态。但是他们厕所实际上就是如此干净,甚至厨房餐厅都不见得有厕所干净。个人认为,厕所干净是不错,但像日本人那样的确是有些过了。

在今天,很多人工作时间十分紧张,办公室里气氛沉闷压抑,有时候厕所那几分钟反而是最放松的时间,所以一个公司有个好厕所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公司的厕所脏兮兮的,起码说明这个公司规模不大而且不注重员工的生活品质,赚钱多少暂且不说,起码在里面是不怎么舒服的。

人生一世,最重要的几件事就是吃喝拉撒睡,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量让厕所好一点,活得才能自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