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霸州瓷砖批发市场在哪里

  1. 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出来打工的经历

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出来打工的经历

2000年的元月我从企业内退离开了原单位,没隔几天就经人介绍到一家民营机械加工企业工作。这是个三十人左右的综合机械加工企业,有铸造,车,铣,铇,鉗等为主的对外加工项目。因为习惯了国企那种规范的工作模式,干活倒也能适应,但是有些江湖规则还是涉世未深,有时弄的还很尴尬。

河北霸州瓷砖批发市场在哪里 - 优质瓷砖批发网

这个企业的老板有三个,各占一部分股份,大老板60多岁,看起来非常精明,他见人还算和气,却一直背着个手,过来过去,反反复复巡视个不停,因为大家都是计时工资,每日20块钱,所以工人们不紧不慢的干活,干干喝点茶,上个厕所抽根烟小息一会儿。我就和平时在单位干活一样,正常节奏干着。

干了几天,一个在一起工作的二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过来对我说:“王师傅,你刚来,可能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吧!”我有点纳闷,笑着说“什么情况你说说。”

小伙子说:“你干活不能这么干,你看我们一个班的活,你一个半小时就干完了,这让我们还怎么干?”

我听完他的话,心里顿时就明白了,原来无意中我却触犯了同行的利益,可我确实是按平常的节奏干活的。我突然想起几天前二老板也给我说过的话:“王师傅,咱们这里干的是计时工,是个良心活,你干干歇歇……”

看来入乡随俗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地域,一个行业都有他特定的规则,有的还是潜规则,我干了三个月后,辞去了这份工作,另去了一家搞计件工资的企业,工资比这翻了一翻,最主要的是干活痛痛快快,不能抿灭了自己的个性。

第一次出来打工是暑假工,当年大概是17岁左右,在一个供销社的水果店卖水果,小水果店有两个女营业员,一个40多岁,一个30岁左右,她们都是正式工,招了我个暑假工后,捡烂水果的活就让我一个人干了,那时是八十年代初,也没有橡胶手套,不戴手套,每天捡烂水果到手脱皮,生疼,特别那个年轻女人,还时常欺负我,脏,累的活都是指令我去做,我那时一点都不敢反抗,完全遵照执行,晚上下班,她们每天送几个卖不起价钱的烂了一半的苹果犒劳我,让我带回家。

一个多月暑假工结束后,再也不和这两个人联系了,当时觉得这两个人都是坏人[捂脸][捂脸]

记得九二年春节过后,来了东北老板,叫我去挣钱,我们同村的有人给他干过,好几十人都愿去,上车分两批,老板押后。一路都不顺利。

我生活在一座小县城里,虽然有个小火车站,可是很多火车都不会停,出门打工的人想轻易上车都有点难,每次出门都成问题,有的车门都不打开,还是站上的乘警打开的窗户,快点上,后面的搂着我的两条大腿使劲往上推,我两手抓住绿皮火车的窗台,使出全身力气往里钻,这个窗口往里进的不止我一人,能否赶上这一趟火车?

后面我的老乡还在助力,可是人越来越多,一个小小的窗户有好多手都去抓,人重人,有的受不了的就放弃,但也不能阻止后面的人的挤压,想放弃的人你想出去都困难,人挨着人,并且是人挤着人,人们只要没听到哨子声音和执勤人员的嘶吼声,是不会放弃的。

火车停留时间太短,当我挤上后又拉着同乡的手进来了十几个,但是,我们的包裹在外面,还没有递进来的时候,火车出发了。我连忙挤到窗口,向外面的同乡大声喊,把我包一定要收好,我包里有现金,那个嘈杂音太大,他根本没有人听见,我们就在车里,你给挤我,我挤你,没有一点儿多余的空间,还好,我那时年轻。

熬到北京下车时才松一口气,可是沒法和老乡联系,只能到目的地等消息。我们这一批人当中有人去干过,知道地方。可是不是一站到位,中途还得转几个小站。

到梅河口时,我一老乡去买票,去买到弯沟的东票,他用地方话说到弯钩,售票员说沒有,我一看你开车时间越来越短了,连忙去问老乡怎么还没买票呢?他说售票员说没有,我到窗口问售票员有没有到弯沟的票?售票员说有,我马上买上票,大伙来了个百米冲刺,我记得那时是木板天桥,十几人在上跑,震动声迎来好多人的围观。

进入弯沟车站已经是晚上了,这时如果到老板家里有点不妥,十几个人在候车厅挤休整一晚上,我记得那是相当的冷,因为大多数的包裹有没有在身边?没有添加的衣服硬熬过来,天亮往老板家里走的时候,在路上一个个还嘻嘻哈哈,把一切都忘记了。

到下午,老板赶回来,一看人怎么少了一个我的堂兄弟,老板说我跟他们交待清楚,可能是中途下车了,叫我们别着急,会有结果的,并说我的包在他那里。我想如果把我包里的的钱拿出来还是可以花一个月的,那是我准备的回去的路费。

我们不时用老板的电话给家里打,问兄弟回来情况,经过一个多月终于回家,据他说他是一路走回来,刚开始还把包背上,后来就丢掉,也没有检查包里有什么,那经历不是常人能受得了的,人平安回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