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1. 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1994年,一头正在表演的大象突然发狂,它先是踩死了自己的驯兽师,随后又踩死了自己的美容师,先后一共导致13人死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它在街头狂奔30分钟,最终身中86枪,倒下之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故事 - 优质瓷砖批发网

这就是发生在美国的一次真实事件,来自一头被折磨21年,大象泰克对人类的“复仇”。

1973年,一头刚出生没多久的小象漫步在莫桑比克的大草原中,在它无忧无虑地在草原撒欢时,一场危机降临在它的头上。

几名偷猎者将这只小象捕获,随后它被货轮运到了美国,卖给了一家马戏团。从这一天起,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泰克;同样是这一天,泰克开始承受一场长达21年的折磨。

在马戏团看表演时,观众们对动物所表现出来的训练有素、乖巧聪明感到惊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动物平时训练的过程是十分残忍的。

年幼的泰克刚刚进入马戏团,驯兽师便教导泰克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单膝跪地、双膝跪地、倒立、钻火圈等。这对于泰克来说,根本无法识别驯兽师的指令,也不可能能做出驯兽师要求做出的动作。

就拿四肢趴伏这个动作来说。由于大象是四肢直立的动物,想要做出趴伏的动作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让泰克趴伏在地,它的前肢和后肢各一条绳索,驯兽师前后用力拉扯着。肚子上的一条绳索,让它们保持平衡。

泰克艰难地学习着,如果动作做不到位或者出现错误,驯兽师就会用尖锐的铁钩刺向它。

就这样,一次次不停地撕扯和疼痛,对泰克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

驯兽师知道疼痛巨大的威力。如果泰克一天的训练动作都无法达到驯兽师的要求,那么他们会用铁棍、皮鞭不断的抽打泰克,还会用铁钳夹它的肉,不给它饭吃,让它挨饿。

下面这一段,曾是大象泰克的驯兽师说过的话:

不要对它那么温柔,要狠狠揍它,让它感到疼痛,感到害怕。如果我说将它的头打开花,打烂它的脚,那就绝不要留情。只要用这个钩子刺,它就会老老实实地听你的话。当钩子刺入后,它将开始哀嚎,当你听到哀嚎,你就会知道,它在恐惧之下,绝对能完成任何动作。

为了完成更多的动作,也为了获得观众更多的喝彩,马戏团给泰克安排的表演越来越多,训练难度越来越大,驯兽师对泰克的折磨也一直持续着。泰克就在这种环境下,坚持了21年。

在这21年间,泰克多次想要逃跑,可是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每次被抓回来后,等待泰克的是变本加厉的伤害。

时间持续到1994年8月20日,经历21年磨难的泰克彻底“发狂”了

1994年8月20日,马戏团在夏威夷的布莱斯戴尔中心进行表演。前几个节目进展十分顺利,观众的呼声此起彼伏。

轮到泰克表演时,泰克跟在驯兽师后面机械地走入场中。当驯兽师发出指令后,泰克两眼无神,毫无反应。当驯兽师再次发出指令后,泰克突然“发狂”,只见它用鼻子卷起驯兽师的身体,随后重重地摔在地上。

眼前发生的这个场面,观众们还以为是马戏团安排的特别节目,甚至还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倒在地上的驯兽师还没站起来,泰克就抬起粗大的脚掌,狠狠地踩了下去,驯兽师当场死亡。直到这时候,看台上的观众才意识到眼前的一幕,根本不是安排好的表演。

泰克的美容师和马戏团的工作人员赶紧上前阻止泰克,泰克利用庞大的身躯横冲直撞,不断的用鼻子和腿攻击周围的人群,就连美容师也被泰克踩死在脚下。

泰克冲出人群,向表演中心外跑去,当它跑到马路上开始发了疯的狂奔。路上的人们看到一头大象在路上狂奔,纷纷躲避。

当地Jing察赶到后,认定泰克已经失控了,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决定要将泰克击毙。巨大的枪声和被子弹击中的疼痛感,更加激发了泰克的逃生欲望。

可是,面对人们的围追堵截,泰克又能逃到哪里呢。在经过30分钟的追逐之后,随着最后一声枪响,泰克再也坚持不住,拖着满是伤口的身体,摇摇晃晃的倒在了路边,再也没有爬起来过。

这一天,美国各大媒体的标题写着“大象发狂了”,这一事件最终造成13人死亡。

历经21年,13条性命,身中86枪,只有在夏威夷街头狂奔的30分钟,才是属于大象泰克的自由。

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部分马戏团为了利益将动物们逼到崩溃的边缘。有时候我们人类应当反思,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我们不能约束动物,但是我们可以约束自己。

1685年,康熙路过辛者库,偶然发现了一个小宫女颇有姿色,一时兴起就临幸了她。没想到这个小宫女历经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最终成为康熙后宫中最长寿的妃子,活到97岁才寿终正寝。

故事展开之前,有必要说一下辛者库这个部门——看过吴谨言和秦岚主演的《延禧攻略》的人,建议你也不要划拉过这一部分,因为电视剧中的辛者库,在还原历史上还是有些偏差。

诸多的清宫神剧,都把辛者库弄得好像是一个罪犯管理所——谁要是在宫里犯了不大的错,就会被发配至辛者库服劳役和苦役。

其实因罪罚入管领下的辛者库人,只是少数的“外入”者,辛者库里的大部分人员,其实都是原有的辛者库人,而这些人通常的身份都是贵族家中的包衣。

这些包衣可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

所谓包衣,简单理解的话,就是率属于某个贵族的世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上升空间的话,大概率下这家里的好几辈人,干的都是差不多的仆役的事。

包衣虽然属于奴仆,但他们低贱的身份只是相对于他们的主子而言。在社会上他们的地位不同于旗外贱民及八旗之中的旗下家奴,他们与后者有良、贱之分。比如说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户籍,可以科举为官,可以与人通婚,甚至有权拥有自己的奴婢。

在清朝,辛者库人为官者也不算特别罕见——比如魏五十一在雍正朝时曾为内务府总管;雍乾两朝的名臣来保也是官居内务府总管,都是正三品的官了。

也就是说,在旗人当中他们的身份很低,但却大大高于旗下家奴。

虽然如此,这些人从事的活儿,基本上还是大内或王公府第的贱役苦差。

话说被康熙帝在辛者库看上的这个小宫女,名叫万琉哈氏,被临幸后居然一次性中奖,给康熙帝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

清宫神剧看得多的人,估计瞬间就会想到所谓的“母以子贵”。

其实不然,康熙没这么想,万琉哈氏也没这么想。

康熙没这么想的原因很简单——他有65个在册的妃嫔,200多个不在册的,万琉哈氏根本排不上号;至于孩子,康熙在造娃这方面的效率和成就都不低,他这辈子共有55个孩子!

万琉哈氏没这么想的原因也很简单——自己是包衣出身,除了年轻貌美之外没有任何资本可言。至于肤白貌美大长腿,别说宫里根本不缺这个,每年还有那么多14-17岁的秀女进来,竞争要多激烈有多激烈。

所以爱情就别奢望了,万琉哈氏顶多也只能在四下无人时暗骂一句:男人都是大猪肘子!

爱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

问题是万琉哈氏的身份实在是拿不出手,所以连自己抚养孩子的资格都没有。

小胤祹就被归到了苏麻喇姑来抚养。

苏麻喇姑我就不展开说了,她在康熙相关的清宫剧中,早已刷足了存在感。

结果胤祹长大了,都被康熙封为固山贝子了,万琉哈氏依然没有挤进被册封的名单。

那就熬吧,啥也不争,本本分分地敖着——虽然无聊归无聊,但好歹早就不用干苦力了。

这一熬就熬到了万琉哈氏57岁,康熙终于想起了这么个人,给封了一个嫔位。

话说有其母就必有其子。

胤祹也是个啥也不争本本分分的人,所以他没有参与雍正的夺嫡之争;等到雍正继位之后,就被封为多罗履郡王,万琉哈氏也被加封为定妃。

作为母亲的万琉哈氏不争,作为皇子的胤祹也不争,这就保证了当妈的可以安度晚年,当儿子的可以自保周全。

大家继续熬。

这回熬到了乾隆登基。

乾隆一看这个皇叔很本分啊,比别的皇叔都让人省心,就开始对其委以重任;顺便也开始敬重万琉哈氏。

结果胤祹60大寿的时候,乾隆还专门派人去贺喜,还给万琉哈氏送了一件如意。

最后,这位一辈子与世无争的女人,安然病逝于履亲王府,安安稳稳地活了97岁,不但是康熙后宫中最长寿的女子,还顺利走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得以比那些个风云人物更长时间地体会和历经了清王朝的鼎盛时期。

结语:

清宫神剧看多了,会发现反而是这个平平淡淡的真实故事,听上去更令人难以置信。

多少弄潮儿在潮头之上蹦啊蹦的,结果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谁敢说像万琉哈氏这样的苦熬之道,放在封建社会的那个年代,就不是一个高明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