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瓷砖批发市场在哪里

  1. 中国有哪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

中国有哪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

朋友,您好!中国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很多,已经成为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下面给大家说几个!

1.西安城墙: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现存的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年—1378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因此这座明代城垣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长安城的前身给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能够阅读、分析和体味的历史载体。

兴城瓷砖批发市场在哪里 - 优质瓷砖批发网

2.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修筑于明朝,建于1366年到1386年,历时21年建成,是世界第一大城垣,由内向外形成了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环套的格局。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3公里,而南京明城墙的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

3.平遥城墙:平遥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荆州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现存明清重建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28公里,高9米。城墙现有八座城门,2座门楼。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

5.兴城城墙: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兴城古城现仅存宁远内城,经多次修缮,基本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城墙为正方形,周长3274米。城墙四面正中各设城门,城门上皆筑箭楼,为两层楼阁。城墙四角设台,突出于城角。在城区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一座。兴城城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城墙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中国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不多,当然这也是相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而言。

(平遥古城)

咱们现在所熟知的比较完好的古代城墙,也就是南京明城墙,西安明城墙,还有北京的明长城,还有就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由于我国城墙建筑的材料和战争的破坏,导致明清之前的城墙要想好好保留下来简直不可能,留下来的也仅仅是一些断垣残壁和一段一段的土堆。

(总兵官治大同府)

其实在山西,我的老家这类古代城墙挺多的,最有名的就是明长城山西段,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差不多八百公里,而且还有不少汉魏时期长城的遗迹。虽然不如八达岭的完好,整齐,但是别具一种历史感、沧桑感、厚重感。

再说一个知名度比较低的,是我家乡的,郭峪古城。明清建筑群,保留了一段比较完好的城墙,挺震撼的。

(郭峪古城)

我家乡县城里其实也有一段古城墙,不出名,这几年县里想靠着这段城墙发展旅游业,对城里面的古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但是那段城墙修复的太辣眼睛,基本上就是给城墙贴瓷砖,满满的现代感,守仁君人微言轻,有意见也只能在这和大家唠一唠了

说到古城墙,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西安城墙,然而小编今天想给大家推荐的却是网红城市,重庆城墙。

重庆城墙,一种和西安古城不一样的城墙

重庆古城(红圈大约为通远门位置)

重庆城墙,位于中国重庆市渝中半岛。重庆城墙于1929年起开始拆除。重庆城墙全长7722米。重庆城墙现仅存通远门、东水门、洪崖门三处墙段,长度约300米,著名的朝天门码头就是此城墙的一部分,现在保存最完好的当属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

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在古代重庆,通远门位于城市正西面,是重庆城区唯一的陆门,是通往外地的陆路起点,故称“通远”。重庆多山多坡,地理使然,所以通远门只能以山为门,以悬崖为地。大约明洪武初年,倔强的重庆人在这山上筑造了通远门,在过去的七百年岁月中,简陋的石头城门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明末清初,张献忠率数十万部队进攻重庆,明朝士兵据此城门以万余人硬是让起义军啃不下来。最后张献忠绕道今天的江津从菜园坝登陆,夺取浮图关,从后面打了6天才打下了这座坚固的城门。

如果说历史给通远门披上了“古董”的外衣,今天的重庆人又给了它新鲜的活力。

今天重庆市政府在通远门城楼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每到夏季下午,总会有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在这里打牌歇息,跳舞运动,年轻人们则更喜欢树下歇息,拍照留恋,无论老幼,都可在这城墙之上得些许安宁。

有树的通远门城墙

想来游玩的旅客们,重庆城墙不会让你失望。

看了半天,竟然没人提我建城2800年之久的襄阳古城墙!

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汉江在此由东转向正南,冲积出来一块长约十里,宽约六里的平原,背靠莽莽岘山,面临滔滔汉江,易守难攻的古襄阳城就位于这片平原略靠东北处。

襄阳城形成于两汉时期,至北宋改土墙为砖墙,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能力,也奠定了城墙的规模格局,后续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整修,城墙现周长7322米,东城墙长2200米,西城墙长1600米,南城墙长1400米,北城墙长2400米。城墙平均高度19米,(相比荆州的古城墙要高大一些),宽5-15米,共有垛堞4000余个。


城墙内部为夯土,呈阶梯状,便于兵士攀登,外部面敌一面及各大城门垒有大青石砖,下宽上窄呈阶梯状并由下至上向内倾斜,增强对敌的防御能力。最令襄阳人引以为豪的是东西南三面凿开汉江形成的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水深2-3米,全长5060米,为亚洲最宽的人工护城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疏浚护城河时,还能在河底捡拾到不少箭簇。


明清时期,襄阳城北设“临汉门”(小北门)、“拱辰门”(大北门),东北设“震华门”;城东为“阳春门”,城南“文昌门”,城西“西成门”。各城门外围均设有“瓮城”和子城,子城与瓮城由两道吊桥连接。由于年久失修和城市建设,目前城门仅存有临汉门及震华门,拱辰门留有城门洞和瓮城。此外还在面朝岘山的一面设有“仲宣楼”、“魁星楼”、“狮子楼”三座角楼用于敌情瞭望,目前只余城东南的“仲宣楼”尚存。


襄阳自古扼守南阳盆地南端出口,北控宛洛,南遮湖广,西临川陕,东瞰江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历史上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北宋抗金、蒙元大战等均在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