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什么特色老街

  1. 济南有什么特色老街

济南有什么特色老街

时常有机会从芙蓉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等知名街巷走过,不过印象比较深的还是将军庙街。

就在老城区鞭指巷附近,不到200米长,却被称为“浓缩的精华”——并列着自东向西的城隍庙、将军庙、慈云观和天主堂共四座庙堂。

将军庙街也就一辆车宽,两边都是老式四合院,狭窄逼仄,都有住户,根本看不出曾经的辉煌。一不留神,这条街就走完了,啥也看不到。街西头的天主教堂是比 较惹眼的,是济南最早的天主教堂,建设可追溯到16世纪,几经变迁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教堂远远看上去,像一座城堡,是典型的西欧教堂模式,同时兼采了中国传统 建筑形式,结合了济南民居石墙到顶等特点,体现了老济南在殖民时期,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建筑特点。其内部壁画精美,宗教气氛浓郁。不过想进去看一眼并不容易,大门时常都是关着的。

还有慈云观,位于将军庙街中段,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道教的慈云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现在它的仪门和正殿的山墙及小瓦屋顶还在,整座院子 也已住满了居民,据附近居民讲原先拱门过道两旁有泥塑人马一对,后来被捣毁了,现在只有门楼上的“慈云观”三字依稀可见。这里住的居民也挺密集的。

济南有什么特色老街 - 优质瓷砖批发网

从“慈云观”再往东,“济南府城隍庙及将军庙”的文保牌,是隐藏在一个七拐八拐的大杂院里的。住户说,这里的房子多已出租。听说曾经特别热闹,每到特定 的日子,庙内的城隍就会被抬着“出巡”,如今仅剩下主殿、山墙和屋顶了。

关于将军庙街的街名,其实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将军庙里供奉的是清代的济南人刘猛。他是雍正年间一位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功绩显赫。他的夫人是一位 绝代佳人,忠贞贤惠。雍正贪色,设计将刘夫人召进宫内,图谋不轨,被拒。次日,刘猛接到陪皇帝狩猎的御旨,他欣然随雍正去西山猎区。谁知,耿直豪放的刘猛却 中了奸计,连人带马从山上摔了下来,当场身亡。身在宫内的刘夫人得知夫君身亡,便对着大红立柱撞去,被太监拉住。雍正气急败坏,以如寻死就杀刘家九族相挟, 逼她就范。无奈,刘夫人只好假意顺从,条件是皇上得为刘猛在家乡建座庙,以表彰他忠君爱国之心。于是雍正下令山东布政使建了此庙。刘夫人后来如何,却没了下 文。现在,其实就连这个故事本身,都已无源可查。只是老百姓认为,刘猛是个刚直、善良的人,死后成神定会保护百姓,因此很多人都来烧香还愿,年年祭祀。

翔凤巷

出了西辕门街东口正对着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小巷, 翔凤巷。这是济南最窄的一条小巷,她东起平泉胡同,西止芙蓉街,宽度仅为80厘米。此条小巷旧时为两边房子的墙缝形成,俗称“墙缝巷”,后取其谐音称“翔凤巷”,寓意为让凤凰飞到这里图个吉祥。

王府池子街

王府池子,原在德王府院内,故得名。后来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为巡抚衙门,将王府池子划了出来,流落到民间,但名字依然气派。王府池子二十米见方左右, 南侧是人们赏泉的地方,树有石碑一座,上写“王府池子泉”,另有凉亭一座。王府池子北面原是一个大户人家,据说姓张,院内有柳树几株,石桌石凳,常有人在 那里饮茶下棋。泉水从西北侧流出,基本上在各家穿行,流到曲水亭街,然后汇入大明湖。

起凤桥街

它东起西更道街,西至芙蓉街,街中间有一小石桥,名起凤桥,街故以桥名。起凤桥街不长也不宽,青石铺路,路两边皆是小瓦花脊的门楼与青石起基的小平房,小街 最有韵味的应是它的中段,也就是起凤桥这里,王府池子的泉水从路南穿过小石桥汨汨向北,经过一个个住家院,蜿蜒曲折一直到曲水亭,然后注入百花洲、大明湖。

马市街

起凤桥街中段北边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街叫马市街,此街在原济南府学大门南侧,辛亥革命前,为尊崇孔子,经过府学门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所以游人或来 府学祭孔的官员,将马拴在此街,故名马市街。马市街上干净清新,虽然已经不见曾经的马匹车辆,空中仿佛还回旋着马儿前蹄腾空的嘶叫声。

东花墙子街

府学文庙东侧是东花墙子街,它北起轱辘把子街西口,南止马市街北口,东临曲水亭街,西临西花墙子街。此街原是府学的院墙,该墙是砖砌的图案花样,俗称花墙子,此街因在东花墙子之外而得名。

来自网络

作为一名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许多街道都有很多故事和渊源,它们的名字也充满了风雅和趣味。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下这几条街道的名字

1、芙蓉街

老济南最负盛名的泉水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因街中的芙蓉泉而得名,如今也是一条老城区里的特色小吃街,被吃货们所喜爱,更是外地游客来济首选的小吃一条街。

芙蓉街首的牌坊

2、天地坛街

这条街原处于济南府的老城中心南北轴线上,是老城区里南北交通要道,历史上因建有祭祀天地的“坛”而得名,如今是泉城路沿线重要的商业街。

天地坛街如今的模样

3、东青龙街

这条街位于黑虎泉畔的护城河东岸,是一条泉城文化特色的老街,因为路形蜿蜒狭长如“飞龙在天”因此得名。目前是闹市中绿化环境极佳的幽静小路。

东青龙街如今的模样

4、司里街、所里街

这两条街同为老济南特色泉水文化街区,都是东西走向,南北并排。前者因为街上曾有司里参军府衙门,后者因为街上曾设有盐务稽核所,因此分别得名。

如今的司里街

5、后宰门街

这条街位于明朝德王府北门的厚载门之外,原名为厚载门街后讹传为“后宰门街”。历史上就是知名的商业街区,现成为济南明府城内的主要商业街,被称誉为“济南的后海”。

“济南的后海”

6、闵子骞路

这条路位于市区的东部,虽然不长也不宽,极其平常,却是济南唯一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道路。闵子骞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二十四孝之一,街上有闵子骞墓和济南孝文化博物馆。

闵子骞路

7、按察寺街、运署街

这两条街位于历下区泉城路沿线,前者因明朝时建有按察司署而得名,后者因明朝时建有盐运使司署衙门而得名。这两条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临近黑虎泉、大明湖、文庙等。

按察寺街

8、剪子巷、箅子巷、盛唐巷

剪子巷、箅子巷都是老济南特色手工商业区,以经营剪子、箅子得名;盛唐街原名为神堂巷,巷中多建有神堂、祠堂等,后改名为盛唐巷。以三巷为代表的这片区域,地下水丰富,青石铺路,水洼、池塘遍布,游鱼悠然,一派江南水乡景象。不过,上世纪80年改造后,往日盛景不见,只留下街名让人凭吊。

9、榜棚街

这是一条明清时科考乡试后,秀才们发榜看成绩的地方。过去沿此街一路北行,就是济南府的巡抚大堂。如今也是泉城路沿线的一条重要商业街。

榜棚街现在的景象

10、鞭指巷

这条街位于老济南的珍珠泉片区里,因清朝时此巷是主营鞭子、缰绳、马鞍等骑承用品的特色手工街巷而得名。

11、麟趾巷

这条街位于城顶、永长街附近,原名为“孤贫巷”,因街上多居住有贫苦人家。后来改名为麟趾巷,麟专指麒麟,象征着吉祥,麟趾的象征意义是多子多福、后世贤能有文化。喻意街上贫苦人家对生活的美好向望。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