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楼盘的品质

  1. 有人说“普通人到了中年,最好学门手艺”你怎么看
  2. 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楼盘的品质

有人说“普通人到了中年,最好学门手艺”你怎么看

赞成。

不知道大家这几年收入怎样,我们这些打工族的收入是急剧下降,不少中年人被放了长假。

放长假期间,许多中年人不知所措,觉得自己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好像啥也不会干。

送外卖,送快递等倒是个选择,不过一般来说中年人真拼不过年轻人,送得时间太长了,真心体力不支,抢单的反应能力确实也不行,一天下来,挣不了几个钱。

有好学的中年人经过短暂的失落,很快又有了生活的信心。

我有一个同事,家里捅了一回马桶,花了一百块,觉得这手艺简单易学,又花了一百块请那位师傅吃了顿饭,跟随他干了两天,自己就搞了一套装备,到处发发小广告,现在,一天挣个四五百块,比他上班挣的都多。

还有一个同事,在网上搜啊,找啊,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事情做,他倒是对清洗家电有了兴趣,自己学着把家里的洗衣机,空调,等等清理了一个遍,就试着给别人家清洗,开始是同小区的,花个几十块让他做做,后来口碑相传,请洗哪件电器都得一二百,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一千多。

这俩中年人在单位不景气的时候自觉学了手艺,虽然也不轻松,但是真挣钱呀!他们巴不得单位继续给他们放长假呢!交保险就行!

所以,我很赞成普通人到了中年,最好学门手艺。

错了,到了中年才学手艺适乎晚了,人生教育中,生存之道是必须教或学的,只是勤奋还不够,还要掌握更多技能生存质量才有保障。

技不压人,一技之长就是“饭碗”,是养家糊口的本领。

等到中年才开始学习已经有点晚,但知道努力与学习也不是坏事儿。

有师父吗?什么年龄都想学手艺,但是到哪去学,跟谁学?

谁不想有个师父好吃饭,但是,师父宁愿失传都不找徒弟,怪师父不收徒弟。

师父要走出去,去招聘去学校要人,不要年龄歧视,不要性别歧视,哪怕85岁身体健康也可以收!

只等徒弟苦求拜师,还要徒弟知道有这门手艺,那就只有失传了。

只有能就业,什么年龄学手艺都好!

人到中年,学门手艺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想学,任何时侯都不晚!

我老公就是个例子。早年我们去广东进厂,没挣到什么钱!

后来我弟包工程,我老公就帮我弟。自己没技能,只能干一些跑腿打杂的事。

最近几年的行情,大家都知道。我弟也几年没包到工程了。我老工这才慌了神,跟着一个贴磁砖的发小学贴磁砖。

也许老公对贴磁砖悟性比较好吧,快到五十岁的人了,学得蛮快的!

去年跟他的师傅在观音桥贴磁砖,我老公第一次单独贴,老板说他包的这个工程,只有我老公贴得最好,最后的收方补烂也是由我老公做的!

当然,学东西越早越好!可谁也预见不了以后的事!

只有在生命过程中,顺势而为,不管什么时侯学一项生存技能傍身都不晚!

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楼盘的品质 - 优质瓷砖批发网

这句话太对了。要学手艺证明你之前没有手艺。普通人到了中年,还没有手艺傍身,后面的日子会很难过,老来就没有倚仗。

想要老年生活好,赚钱本领少不了,想要赚到钱,手艺少不了。

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楼盘的品质

五招学会判断楼盘品质高低!

第一招,看楼盘定位。重点看两个,一是楼栋组成。一般来讲,独栋>联排>叠拼>洋房>小高>高层。现在有很多楼盘采用了高低配模式,比如洋房、小高和高层之间组合搭配,像这种情况一般是纯洋房>洋房+小高>纯小高>小高+高层>纯高层。总之,把握一条原则,就是容积率越低越好。

二是户数多少以及各户型面积大小。如果最小的都在200平以上,肯定是豪宅区,如果普遍面积从90—120平,妥妥的刚需盘,参考万科。如果既有三四十平的小户型公寓,而且户数很多,同时又有200平以上的大户型,那大户型业主只能祈祷物业分区管理了。

第二招,看建筑设计。主要看4个。一是外立面。一般讲,铝板=干挂石材>真石漆。特别强调的是,瓷砖造价比真石漆高,但由于易脱落的风险,目前高层建筑已经不提倡使用。

二是梯户比。梯户比越低,就意味着空间私享程度越高。目前,豪宅一般都是五梯三户、三梯两户等小于1:1的梯户比,洋房通常是一梯一户到一梯两户,高层一般两梯四、两梯五、两梯六,公寓3梯12户、4梯20户甚至更高。

三是户型。以南北通透为佳,再看有没有当下流行的大平层、大横厅、独立衣帽间、双台盆、大浴缸的卫生间等设计。

四是车库。现在好一点的楼盘,都流行地面地下双大堂设计,也就是入户大堂和停车场大堂,停车场大堂不但使用跟地上一样的大堂设计外,还会设置光厅及休息区,车库地面是环氧地坪漆,顶面为木格栅装饰。

第三招,看园林景观。一看植被覆盖率如何,有没有开发商常讲的从草坪->花卉、小灌木->花树->中乔木->大乔木的五重绿化景观。一般来说,对北方而言,好绿化就是多树、少草坪,一方面能遮阳,一方面树的造价也比草坪贵不少。

二看植被种类丰富不丰富,树形怎么样。如果都是小树苗,那刚入住的业主夏季比较遭罪。就在于开发商选择了便宜的未成年树种。

三看有没有面积较大的水景,同时小的水景有没有点缀其间,有没有水质净化系统。

四看有没有软硬景有机结合,比如迎宾门厅、风雨连廊等小景观,以及夜光跑道、隔空层的少儿活动区,等等。

第四招,看物业管理。这里有几个比较实用的办法。一看小区门禁怎么样,有没有做到闸机式入口,一人一卡或者面部识别进入。特别要看门卫随意给人刷卡进入不,个人认为,随意刷卡的物业责任心肯定不够强。

二是看是不是做到了人车分流。

三看绿化经常修剪不,坏死植被有没有人及时打理。这里给大家介绍下,像龙湖、绿城等好物业,经常会给草坪打绿色营养液,很多业主不明白还以为是喷绿漆反而去维权。

四看水景有没有打理。有的小区水景做得很好,但后期无人打理,水里面都是落叶和杂物,水质也不清澈,成了臭水潭。

五看停车管理。是不是禁止地面停车,地下停车场入口出有没有安保值守,停车场至住户楼下有没有设置门禁。

第五招,看圈层人群。也就是所在小区的邻居。这里教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入业主群。如果业主群整天都是发维权、各种优惠活动、微商信息,可以肯定圈层较低。个人认为,通常较高收入人群在业主群里闲聊的时间不多,聊天也是发布互帮互助的消息为主,比如这家是律师,那家是金融,他家是大学老师,就可以形成邻里间互助关系,进一步拓展交际圈。

分享最客观的买房观点,最直观的楼市新闻。欢迎点击关注:楼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