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现如今乡村里过年是怎样的?有没有人来分享下怎么样啊

  1. 我想知道现如今乡村里过年是怎样的?有没有人来分享下怎么样啊

我想知道现如今乡村里过年是怎样的?有没有人来分享下怎么样啊

你好,作为身在农村的我来说,我想把自己感觉来回答你的问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人口众多,人们都很朴实,经常左邻右舍互相帮助,到快过年的那段时间里,大家都会串门,比如杀猪请吃泡汤(四川方言)还会团年(请吃团年饭)置办年货和特产这些东西,感觉那时很热闹,很有年味,随着后面搬迁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在加上年轻人很多都在外面,甚至过年都不会回家,再加上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攀比心日渐加重,也至于现在很多人已经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人口的减少,加上年龄的差异出现的代购,所以也慢慢减少了串门的这一现象,所以现在的乡村过年也是越来越没有过年的味道了


我想知道现如今乡村里过年是怎样的?有没有人来分享下怎么样啊 - 优质瓷砖批发网

现在农村的年味也淡了许多,从备年到过年,再到走戚感到节奏很快,七天长假很快就结束了。

我老家以前从腊月初就开始备年,每家每户都做煎饼,够吃明年麦收以前,腊月十五前后做馒头,二十以后开始炸耦合,猪冻子,炸果子,炒花生等等年货,二十五前后做豆腐,也有的开始走亲了,提篮里放上粉条,肉,点心,馒头,条件好的再抓之一只鸡,就这这样背着提篮走着去,到了以,亲朋便热情招待,喝散酒,抽不带滤嘴的香烟,边吃边喝也聊,酒足饭饱以后便开始返回,基本上远近都是一天!

转眼间到了二十七、八开始赶年集,便开始割肉买鱼买鞭炮及春节用品,春联都是送到学校老师给写,除夕一早老爸带领我们便开始贴春联,妈妈开始制馅包饺子,晚上开始炒喝酒菜,那时候家里没电视,我们就拿着火柴鞭乱放,一会放一个,连蹦带跳,捉迷藏一直玩到夜里十二点左右,老爸,妈他们去长辈或兄弟们家里坐坐聊聊,之后便回家睡觉,老爸便开始吃果子,喝茶守年,整宿不睡,等到初一早上放鞭炮迎新年!

现在农村过年也有很变化,只要有钱就行,不象以前那么的急,那么的忙,农村的条件也不错,不用做馒头,腊月十五以后才开始忙年货,走亲开车去,连去带来3~4小时,小年农村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四过,把灶王爷的图像贴在炉灶旁,烧烧纸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过年,待明年正月初七再放鞭炮接回来,贴春联和过去一样,我都领孩去给父母家贴好,带孩子邦忙干活快,还热闹,而且父母还给孙子孙女压岁钱,特意备好的都是百元新钞,然后在回自己家贴,妻子在家制馅包饺子,年夜菜,然后一家坐在暖和的小屋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守年,现在基本上都在夜里十二点开始放鞭炮接财神迎新年,整个放夜空一忽一闪,到处都是鞭炮声,还伴有浓香的鞭炮味,还在院中烧纸,芝麻棵,大豆棵再垫一些供品,锅灶旁也是如此,然后全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待天微亮时便开始拜年,先从长辈开始,兄弟们多可在父母家中等侍,待家人到齐时,小孩们便跪下一起给爷爷奶奶 磕头拜年,父母高兴的都合不上嘴, 脸上的皱纹里透出洋溢的笑,这是最亮的拜年,也是放鞭炮之后最美的拜年,最有年味的年!


然后去拜年,家家户户漂香,喜庆的鞭炮皮,贴上春联的门更漂亮,吉庆对联,寓意新年里家人祝福,整洁的街道上,拜年的人群,三五成群,家族大一的好几十人,穿红带绿好鲜艳,我们先远房的长辈,兄弟们家中拜年,喝酒,就这样也得大半天才转完,有的一天也转不完,好喝的,多年或长时间没见的,你拖我,我拉你,见面都恭手道贺,新年好,恭喜发财,就这样开启了新年新的一天,……,…

待到初二便开始走亲啦,带上礼品全家都去,姥姥,舅舅家,七大姑八大姨,家家条件都不错,吃饱喝足回家转,这是我农村老家过年的景象,友友们你们也分享一下,分享快乐,分享年的味道!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地方乡村过年热闹场面都不一样,我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们这的乡村过年情况。

首先离城市近的乡村,虽然也是乡村,但是过年因为政府不让放烟花,现在也失去了很多过年的气息。同时离城市近的乡村几乎和城市一体化了,土地也少了,多数都进城上班,春节过年没几天假期,生活节奏快,邻里之间也被城里同化了,感情也薄了,过年也很少走动,也就大年初一吃个团圆饭,初二回娘家,初三兄弟姐妹走动一下,年就完了。

其次在我们这个偏远的乡村,过年年气还是特别浓厚的。我是河南商丘虞城,花木兰的故乡,地处河南最东,和山东、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这里虽然条件差,文化有点落后,可是乡情浓郁。每到过年孩子欢天喜地放烟花、挑灯笼,乡村各种大秧歌,敲打鼓、杂技表演,各种乡村文化表演,是热闹非凡。走亲戚访朋友不到正月十六是结束不了的。每晚家人团聚、朋友聚会、喝酒唱歌不亦乐乎。我们会把一年里不经常走动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利用过年这个节日都会通通拜访,来增加感情。

这就是我们乡村过年生活,和你分享了,您是不是特别羡慕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