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称柳州是“奇石之都”?历史上是如何演化而来的,柳州外墙瓷砖批发市场

为什么有人称柳州是“奇石之都”?历史上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盘古封天地,中华石当雄】

浙宁潜水龙抬头,吴越天堂入海游。

皖鲁江山虎扬威,黄山泰山敢当灵。

金木水火土五行,黄白青黑四海腾。

汉地中原藏龙脉,东西疆河大漠统。

——太宇永恒


为什么有人称柳州是“奇石之都”?历史上是如何演化而来的,柳州外墙瓷砖批发市场 - 优质瓷砖批发网

本来柳江是没有多少石头资源的,但是柳州人思维开阔,敢做事情,八九十年代有一些老街卖花鸟的,把山上找来的石灰石加上一些罗汉松,小叶榕做成盆景,后来就有人开始搞奇石的生意。

这些人全国各地去寻找奇怪的石头,并给他们评定标准,创办《石道》杂志,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后来又创办了《赏石》杂志以及赏石协会,这些人逐渐发了大财,开始做奇石市场。

一些没有文化的人,因为捞石头发了大财,带动了更多的人去捞石头。

政府发现这个行业有市场,所以开辟一些土地给他们做专门的交易市场,奇石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官方和民间联合举办奇石博览会之后,全国各地的石头贩子都来了,媒体大量跟进,柳州积累了大量的石头资源和老板,于是变成了奇石之都。

柳州的大部分奇石藏品,其实大部分都是临近的来宾市红水河产出的。

历史: 柳宗元早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就形容柳州是“多秀石、可砚”。

现代:八桂奇石馆是一个以桂中少数民族民居为特色,由一二馆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于1999年6月动工兴建,同年10月对游人开放。

柳州市人民政府投资362万元人民币进行建设。为L型布局的三层建筑,占地700平方米,外墙塑木塑竹,坡面屋顶,灰瓦绿墙,其朴素的民俗民风和乡土气息,与古老奇石文化浑然一体,高雅自然。馆中展示的奇石约5000余块,大部分产于柳州地区。柳州奇石按形成与分布环境可分为七大族群,它们是:山石、水石、土石、洞石、岩石、化石和混成石族,约50余种,在园内已知观赏石九大族群中,除风石、陨石外,均有分布和出产,可谓品种繁多,姿态各异。馆中珍藏的许多奇石精品,如“中华魂”、“暮色苍茫看劲松”等,是历次国内赏石展和国际雅石展中获奖的作品。

故而,柳州因此被东南亚石玩界誉为“奇石之都”。

柳州最漂亮的建筑有哪些?

1、柳州望火楼最初的地标性建筑

柳州消防“望火楼”,位于北站路1号,建成于1956年,为砖木混合结构的6层方塔形建筑,原高36米,两边裙楼长约50米,占地面积约860平方米。在当时以平房和两层楼为主的柳州城内,其顶部的瞭望塔是全城的最高点,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全城。消防官兵在塔内24小时值班,可以及时掌握发生火灾情况,对当时的灭火工作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1982年,望火楼主楼上加高两层,达42米。此后,随着柳州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望火楼”不再具有高度上的优势,瞭望塔也失去了观测火警的功能,望火楼“火情通报”的功能因此成为历史。

转眼间,望火楼已屹立了59年,与周边的303米柳州地王国际财富中心形成了鲜明对比。2014年柳州消防“望火楼”被立为柳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

2、柳州饭店8号楼柳州第一幢高层建筑

位于友谊路1号,濒临柳江,是一家花园式涉外旅游饭店。饭店原址系民国时期新桂系将领黄梦年的别墅,当时仅有一栋楼房和几块果林地。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于1952年改建为广西高干招待所,1957年改为现名。

1980年12层的8号楼主楼建成时,即成为当时柳州市第一幢高层建筑,地面以上高度46米,建筑面积16780平方米,当时总造价仅350万元。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支剪力墙并用。施工中采用大模板及滑模,外墙采用水泥刨花填心板内浇外挂,楼面采用叠合板等均属当时柳州首次采用的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