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是谁传入欧洲的?有何依据,亚细亚瓷砖胶泥价格

活字印刷术是谁传入欧洲的?有何依据?

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活字印刷术是谁传入欧洲的?有何依据,亚细亚瓷砖胶泥价格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假如说从猿人进化到有独立思想的人是人类文明的开端,那么文字发明和印刷术发明是人类进化的又一标志。文明被提高到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无限期保留的崭新阶段。在印刷术的发明过程中,中国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国人谷登堡在铅活字方面更是为世界贡献了力量。

从雕版到活字

人类发展史上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出现于我国隋末唐初时期,距今已近1400年。它使用梨木或枣木板作原料,先将其刨成合适的厚度和普通线装书面大小,然后在木板上用刀刻出凸起的阳文反字,把墨水涂在刻好的版面上,将纸铺到上面,用刷子轻轻地一抹,揭下后纸上就会出现白底黑字。

我国目前流传下来的古代著述大多为雕版印刷品,它的弊端很明显。用这种方法刻印时,需要印一页刻一版,印完之后这块印版就作废了;如果是一部卷头庞大的书,需要雕刻几万乃至几十万块版,花费时间长。在人力、物力还有时间上都造成了浪费。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昇终于首创泥活字,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

有关毕昇发明活字版技术的记载很少,只有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这一记载的历史作用,就在于启发了后来的有志者,沿着毕昇的道路继续前进,从而使这一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最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印刷方式。《梦溪笔谈》记载的活字印刷术的程序是:用粘土刻字,每字—印,制成大小划—的薄字印,然后用火烧烤使它陶化,即成坚硬的泥活字。刻字时,同一字刻几个印,常用字则多刻,最多者达20余印,以备排版中遇到相同的字时应用。字印按音韵分门别类,贮放在木格里。排版时,先依照稿本拣出所需要的字,整齐地排在一块四周有框,中间放有松香、蜡、纸灰等混合药剂的铁板上;当活字排满一版就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再用一块平板从上面压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待药剂冷却凝固后,活字就平整地固定在板上,成为版型。人们可以像雕版印刷那样,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毕后,再把字板烘热,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供人们下次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