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丛生,造假横行的和田白玉还有明天吗,揭阳大地瓷砖批发市场

乱象丛生,造假横行的和田白玉还有明天吗?

为何说和田白玉造假横行呢,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市场上那些打着和田玉白玉或是羊脂白玉的旗号,却促使它成为了糊弄小白的代名词。

并不是说它完全是假的,而是几百块钱的和田白玉基本都是青海料,几千块钱的白玉手镯,尤其是你商场里看到的,很透很亮,这种手镯大部分也是青海料。

乱象丛生,造假横行的和田白玉还有明天吗,揭阳大地瓷砖批发市场 - 优质瓷砖批发网

要知道籽料的手镯可能十万以下都找不到比较白的,而青海料里是最有可能出价格相对合适手镯的。

当然,一万块钱一下白度不错的镯子要么是青海料要么是俄料,而且是品质相对一般的,好的俄料和青海料的镯子价格也要大几万甚至十几万!

总之,几百、几千块钱说是羊脂白玉的,大部分是青海料或者俄料,而且还是那些品质相对一般的,又或者是一些冒充等等。

好的料子是靠玉质说话,而不是靠名词,当一块料只有靠名词去卖的时候,说明它的玉质已经很差了。

名词下的和田玉

其实和田玉里有很多种名词,也有不同的产地。

羊脂玉、羊脂白玉,青海料、俄料、韩料等等。这些名词和产地让很多新手玩家感到头疼,到底怎么看,到底什么是好?到底该相信谁?

这个问题很复杂,区分产地需要很多的经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忘掉这些名词,和田玉只有两点就够了,那就是玉质和颜色。

对和田玉来说,看玉质是最实在也更容易的。它的细度、油性、脂粉度等等。其实新手最容易混淆的就是和田玉的美到底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对和田玉的感觉是,它是那种又透又亮的。但其实大部分和田玉不是如此,和田玉讲究的是温润含蓄。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要佩戴美,那么一些比较透比较亮的也没关系,这样的玉一般价格并不高,适合佩戴,价格也更容易接受。

其次,就是颜色,现在和田玉里的各种有色玉种开始多了起来。对有色玉种来说,除了玉质就是看颜色。颜色好的一般就会更贵。比如碧玉、黄口、翠青等等。

所以如果你感觉和田玉很复杂,那么就把它简化为这两点就可以了。

和田白玉还有明天吗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除却那些以次充好,精心设计的骗局外,和田玉白玉的欣赏价值与自身品质的价值都是不可否定的。

把问题都归于白玉之上,不如擦亮眼睛,多多学习和田玉领域的知识,积累经验。

现在的和田玉造假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为什么假的多?因为真的少了,真的也贵了,假货机会就上来了,因为假货可以打价格战(一万的真籽料,仿籽可以卖两千,仿籽价格的优势让一些人也经不住诱惑)。

此图全是俄料仿籽

就拿图上的原石来说,真的籽料起码三万起,因为这是红皮白肉,也是籽料最为珍贵的皮色,而且形状还很完美,各方面简直无法挑剔,但是它是俄料的,这样的1500就可以买到了,跟真的籽料的价钱可以说差距千里。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你个人不懂,花了万儿八千当籽料买了,是不是亏了很多,关键搞的还不是真籽料(花钱还无所谓,关键觉得窝囊),这就是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样货一些主播能把它吹飞,红皮籽料😂️,物美廉价😉️,6000一块,买到就是赚到(这样的话我是在一些直播间听到的😅️)。

此图是不良商家做出来的手链,全是仿籽

玉石行业本来就是暴利的行业,在利益面前很多人忘记自己的良知来吹捧一些东西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真的和田白玉籽料不会影响它的前景,因为假的越多就能证明真的越少,所以真的白玉籽料是有很大的前景,在玉石圈子我们还是能够接触到识货的行家,而且跟真正的行家聊天会更轻松(因为行家明白真籽的可贵和有些难得),他们更懂得有些东西可遇不可求。

玩玉更多的还是需要圈子,在玉石圈子假的东西太容易识别了,假货真正的目的是卖给小白和二把刀(就是玩一两年,似懂非懂),在真正的玉石圈子是拿不出手的,而且一眼就会识破(因为都是商家,全是玩籽料的,假的在这样的圈子无法存活)。

作为一个喜欢玉石的玩家来说一定要尊重籽料的价钱,有些钱并不是漏,可能是坑(仿籽)。一分价钱一分货,真的和田白玉价钱也不会那么便宜,更不会有廉价的时候,好的白玉料越来越少,前景会越来越大。

潮州汕头揭阳为何简称“潮汕”?有何历史渊源?

先有潮州府管理九县,后有汕头专区管理粤东地区,再后来设汕头地区管理揭阳县,潮安县,揭阳县,澄海县,饶平县,南澳县,潮阳县,惠来县,普宁县。

到改革开放一分为三(汕头市,揭阳市,潮州市)一路演变,而在海外(从解放前出去的逃荒求生存的潮州府人民习惯自称为海外潮州人),但在本土却山解水移,一家人以经变成多家人,所以才有了凑合(自然变化和人为改变)潮汕人的称呼....

潮州府治下潮州八邑也称潮州八阳,分别是:海阳(潮安、湘桥)、潮阳、揭阳、莲阳(澄海)、葵阳(惠来)、饶阳(饶平、南澳)、洪阳(普宁、洪阳)、茶阳(大埔),后又有坼海阳、潮阳、大浦三县地置新县,设新阳(丰顺)。潮汕地区一脉相承,同气连枝。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原汕头市政厅重新建制,设立潮汕专区。1953年1月与惠阳、兴梅专区合并为粤东行署,中心设于汕头;1956年2月原惠阳地区析出,设立汕头专区;1965年兴梅析出设兴梅专区,汕头及下辖县改为汕头地区。

1981年11月,汕头市划部分土地创办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实行地市合并,建立市领导县体制,汕头下辖澄海、南澳、潮阳、揭西、普宁、揭阳、饶平、惠来八县和潮州市(县级)。定于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83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潮安县,将潮安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潮州市。

1989年1月1日,潮州市被列为省辖市,享受市(地)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潮州市(县级)分置为湘桥区和潮安县,汕头市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1991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原揭阳县析出部分区域建揭东县,后将县城榕城镇及周边城镇合并为榕城区建立地级揭阳市。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普宁、潮阳撤县设市(县级)。至此潮汕三市拆分完成、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