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瓷砖美缝批发

古代有哪些奇事,能让人深思很久

历史中最诡异的事,我认为就是女皇武则天的墓。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女性皇帝,武则天死后所安葬的乾陵,让人很是好奇。

中国古代是封建帝王制度,皇帝死后会陪葬许多的陪葬品。武则天也不例外,许多盗墓者,闻风而来,想要挖取女皇陵墓中的宝藏。从古至今,她的墓经过无数次的挖掘,用火药炸过,用铁锹挖过,到今天都完好无损。真的很让人惊奇,这个墓是用什么制作的?

在五代十国期间,温韬将唐朝的皇陵几乎挖掘了,他也动了挖掘乾陵的念头,于是光天化日之下带领手下去盗墓,但是在上山的时候下起了大雨,雷声震天,他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可能一代女皇的陵墓有神人庇护,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它。

永嘉瓷砖美缝批发 - 优质瓷砖批发网

有三则,让我感触许久。

陆郎怀橘(二十四孝之一)

二十四孝的确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封建残余和,以及对所谓的孝道卫道式的盲从。我最不能理解的便是“郭巨埋儿”这一则。

或许是我阅历尚浅,但我也不曾全盘否定。“陆郎怀橘”是其中唯一一个让我感到舒服与天真的故事。

陆绩六岁,参加袁术宴席,小陆绩将宴席上的橘子悄然藏于胸口,无人发觉。宴会将要结束时,小陆绩向袁术作揖告别时,胸口的句子却掉了出来。

在场的宾客纷纷看向小陆绩,袁术也忍着笑问他:“今日宴席这般丰盛,为何要藏橘于怀中?”

小陆绩稚嫩的声音回荡:“橘子很甜,但我母亲还没尝尝呢!”

一整个二十四孝中,这一则让我不曾感到半分愚孝与虚伪,充斥的全是一个六岁孩童对母亲单纯的爱。


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之后的故事

最初了解到闻鸡起舞,我年纪很小,觉得祖逖和刘琨不用妈妈督促还能很早起床,很了不起。

我慢慢长大,也慢慢明白了祖逖和刘琨能够成就功业的道理,只要足够努力就不会被辜负。可书中只提了祖逖,至一朝镇西将军,一生为北伐,收复旧山河。皇帝昏庸多猜忌,祖逖不得信任,后郁郁而终。

刘琨呢?书中没有提到。我好奇,于是我去查。

刘琨坚守于北方,于各个军事集团之间长袖善舞,和鲜卑、匈奴、军阀周旋,后惨被杀害。

有些遗憾,我忽然回忆起了闻鸡起舞的那两个少年,他们都怀着同样的梦想,建功立业,保卫家国。

可是啊,他们改变不了一个昏庸王朝日暮西山的事实,乱世之中就算一个人全力以赴又能改变什么?

依旧逃不过这天下大势。

这个王朝叫东晋。


这个比较近,但很有意义,感触许久。

08年汶川地震,某妇幼保健医院成为危楼。

恰好有一罗汉寺,坚固且宽敞,可佛门是清静之地,怎会允许妇幼保健站于此驻扎?

院长走投无路,终于对主持素全法师求助,请求暂时安置于罗汉寺。

素全法师当即应允。

妇幼保健站便安置于此。

喧嚣吵闹难以避免,更主要是来往的产妇于家属更免不了沾染荤腥,加上产妇需要滋补身体。

于是一整个罗汉寺充斥荤腥,全寺闻荤腥,无人不破诫。

素全法师不以为然,说了这样一句话:“佛家有很多忌讳,但见死不救才是真正的第一大忌。

而后,妇幼保健站在罗汉寺共诞生108名婴孩,与108罗汉数目相同。

东汉时期有一位大才子,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而且应该是拔得头筹的那位,过目不忘,学富五车,才华绝伦!并深受曹操和曹丕喜爱,一直评价颇高并被委以重任!可是就这样一位,有一个特殊癖好,就是喜欢听驴叫,如痴如醉,一有高兴的事情就喜欢学驴叫,而且还十分神似。但天妒英才,在他40岁的时候行军路上染病过逝。

曹丕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邀请当时天下的皇亲贵族,文人雅士,各界名流共同参加,曹丕为了纪念这位好友,让在场的人包括自己一起学驴叫,于是那场面………相当壮观,葬礼在此起彼伏的驴叫声中结束了!

只是奇事,具体有啥深思,大家自己体会!


那一锅乱炖的风情——五侯不相能

这个故事得从汉成帝说起,那个时候这货还没遇到赵飞燕,但已经表现出无与伦比的逗逼潜质。为了表现自己的纯孝,他把生母王政君的五个兄弟同时全部封侯,瞬间创造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外戚集团。

然而王氏五兄弟明显比汉成帝还逗逼,他们基本不懂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总觉得便宜外甥薄待自己,对其他舅舅更高看。于是互相之间摩擦不断,最后闹到不相往来的地步,不止他们自己不往来,连门下食客都禁止交流。

他们这边折腾的欢实,朝里其他大臣就尴尬了,五位大爷苦大仇深,你去任何一家必然得罪另外四家,这交情怎么维持吧?思来想去大臣觉得反正谁都得罪不起,宁可无功也别有过,干脆谁家也不去了算逑。就这样,顶级豪门王家变得门可罗雀起来。

那一锅乱炖的风情——娄护善言辩

故事到这里其实就已经有了一个让人深思的地方,无论你多位高权重,当一门心思给别人设置障碍的时候,那些障碍会不会回到自己身上?五侯都不想别家门庭若市,最后结果却是大家一起门可罗雀,你笑话别家爆发疫情的时候,想没想过那种可怕的病毒会蔓延全世界?

根据讲故事的基本原则,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得开始转折了,当五侯门庭冷落的时候,有个叫娄护的哥们出现了,他登遍五侯之门,却谁家也没得罪,王家五傻一致表示这哥们是个好人。

为什么呢?书本里的答案是娄护颇擅言辞,与五侯相交总能让他们心旷神怡,而且这哥们是个医生兼厨师,经常拿别家的短处取悦另一家。比如到老大家里透露王老二举而不硬的秘密,又到老二家里拿王老大硬而不久当笑料,五侯猥琐一笑的同时,自然对他充满好感。

那一锅乱炖的风情——珍馐五侯鲭

故事讲到这就是第二个值得深思的地方了,娄护吃得开仅仅是因为油嘴滑舌吗?吐槽机觉得没那么简单,这家伙的逆向思维很厉害。归根结底五侯不和并非想让别家不好,而是希望自己家更好,全都门可罗雀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故此娄护的登门正中他们下怀,五侯需要通过娄护传达出一个信号,我们只是不和,但不是生死大敌,只要不厚此薄彼的登门就不会招来报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对娄护特别好,否则信号就不强烈了。

就这样,娄护在五个豪门间游刃有余,从谁家出来都能带一大堆礼物,尤其是各家珍贵的食材。前边不是也说过娄护算是个厨师嘛!这哥们把五侯奇珍用高汤炖在了一起,味道鲜美绝伦,他将这道菜命名为“五侯鲭”,吐槽机认为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乱炖。

那一锅乱炖的风情——终身养吕公

估计到这里不少人都觉得娄护就是个游走权贵的小人吧?然而其实他不是,他的道德操守高于很多人。在他得势之时老朋友吕公过来投靠他,娄护确实照顾有加,自己和朋友同吃,媳妇也和朋友的夫人一起吃饭。

后来娄护失势了,家境也开始不富裕,他的妻子对吕公一家自然有点厌烦。娄护哭着责备妻子,吕公托身于我是因为又穷又老,他不是游手好闲之徒,只是信任我,怎能因家贫就厌恶他?最终娄护奉养自己的朋友终生。

这就是故事给我的最后一点启示,别低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它虽然看起来很少,但确实存在。扯淡完毕。

我们都知道,吕氏集团覆灭后,宗室大臣们经过商榷,最终选择让代王刘恒即位,史称汉文帝。既做了皇帝,就要立皇后——于是窦姬母仪天下。

她的长子刘启也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

那么问题来了:窦姬起先是在长安城中作为宫女服侍嫡系皇族,后来才被外放赐给代王,那么在此之前呢?

代王难道一直没有伴侣吗?要知道秦汉时期的人都非常早熟的。

答案是,有。不仅有,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地位远在窦姬之上。

因为——原配姓吕!

此原配还很争气的为刘恒生下四个儿子。

那么刘恒一行奔赴长安即皇帝位时,这母子五个哪里去了?

答案颇为耐人寻味、细思恐极。

上史料原文:

《汉书·外戚世家》——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五个人,死得干干净净,一个都没剩下。

病因?史无详载。

病症?史无详载。

施救过程?史无详载。

病程起止时间点?史无详载。

母子五人各自的死亡时间?史无详载。

埋葬地点?史无详载。

作为西汉初年外戚、功臣两大集团斗争的牺牲品,母子五个就像从没来过一样。

若都是正常死亡的话,

概率是1/32,十足的小概率事件哎!

不禁想追问一句:哇靠,有没有这么巧?

试问,在吕氏满门被诛、几万利益相关者人头落地的前提下,你作为带兵杀人的参与者(周勃、陈平、刘肥父子等等)会同意让一个妻子姓吕而且已和吕家妹子生下4个男孩的宗王即位吗?

当然不会。

所以我高度怀疑,这是一桩被历史尘埃掩埋的黑深残事件:长安城里的宗室大臣们一边擦拭着刀剑上的血迹,一边尝试与刘恒母子沟通……

“你若肯放弃这妻儿五人,皇位就是你的;你若想和吕家妹子继续恩恩爱爱长相厮守,那么对不起,我们对你的政治立场非常不放心,不仅皇位和你无缘,保不齐哪天,你代王殿下也会死翘翘,这年头儿,谁还不行有个意外。”

于是,刘恒和薄姬做出自己的选择……

以上只是推测,但不失为一种最合乎人情物理和当时形势的推测。

有决断、下得去狠心:这可能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大名鼎鼎的汉文帝的一个侧面了。

你品,你仔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