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通体瓷砖价格

我国地名有哪些有趣的由来

昆明之所以命名为春城,因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南宁以凤凰城著称,乃整个城市长满了梧桐树。贵阳一年四季处于云雾缭绕、阴暗潮湿;阳光太贵重了。兰州金城的由来,只因古人早已发现,该城充满金矿与铜矿。哈尔滨地处寒带,冰天雪地、凇挂漫溢、冰雕璀璨;顾命名冰城。长春建国后解放车第一出场,顾为汽车城。

在河南省西部的灵宝市,有个叫“桃林”的小镇,相传在远古时代,这里曾被唤作“桃林”,那时候有个巨人叫夸父,平时他双耳总是挂着两条长蛇,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桃木拐杖,一天,他突然异想天开,要与太阳赛跑,从日出开始,他翻山越岭,跨河涉泽,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一见太阳落山便奋力猛追,但还没有到太阳身边就被炽热的火烤的口干舌燥、痛苦难耐。

只好回转身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虽然河水被喝干了,但还是不能解渴,最后渴死在秦岭脚下,他的桃木拐杖也变成了蜿蜒几十公里的大桃林,每当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蝶飞蜂舞景色宜人,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桃林。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博大精深,共有三十多个省,三百多个地级市,每一个地区都有几个独特有趣的地名。那么你知道这些有趣的地名相关历史来历吗?下面就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意义地名,供大家围观。

自贡通体瓷砖价格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山西闻喜:秦时称"左邑县”,元鼎六年,汉武帝刘彻御驾至此地,所闻平定南越的捷报,大喜赐名"闻喜"。

陕西宝鸡:原名称为"陈仓县”,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文会"十九年,得陈宝“,传说为陨石降落,引起野鸡鸣叫,秦文公以为祥瑞之兆,"归而宝祠之,故曰陈宝”,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以"昔有陈仓宝鸡鸣之瑞”而后改陈仓为"宝鸡"。

重庆:北宋未年称为"恭州",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被封恭王,后受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

四川成都: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载,"以周一人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这是成都名字最早的说法。

甘肃酒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这年秋天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以"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为名置酒泉郡。

广东肇庆:北平人称"端州”,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亲赵佶因即位前曾封端王,故亲赐御书,将端州改为"肇庆府“,竟为"喜庆吉祥之始"。

湖北武昌: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取"以武而昌"之分,分江夏,豫章,庐陵之郡置武昌郡,改鄂县为武昌县,为武昌郡治,并以此为都,229年迁都建业。不过要注意当时的武昌县不是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而是鄂州市。

江苏常熟:梁大同六年(54O年),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改"南沙县“为"常熟县"。

我国每一个有趣的地名背后,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分不开的。

给大家介绍下网红城市重庆的几个出名景点名字由来

重庆:重庆是一个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名城,在夏商周时期,这里集聚了强大的奴隶制部落联盟,统称“巴”。周慎靓王五年,秦灭巴国,置巴郡。汉朝改称江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先后改为荆州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由于嘉陵江古称渝水,所以在隋文帝时期又改楚州为渝州。北宋徽宗时期,宋国子博士赵谂被人密告,说他在渝州蓄意谋反,朝廷顾虑“渝”有“变”的涵义,所以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禅登基为帝,自诩“双重喜庆”,于是命名为重庆府

重庆南山一棵树:重庆南山一棵树其实是个观景台,位于南岸区王家山脉临江半山腰处,与重庆主城区隔江相望,是重庆都市旅游的必到之地。在这里可以看见重庆城这座山水之城的起伏面貌。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保留了一棵树,是重庆的市树——-黄桷树。

重庆解放碑:抗日战争之前现解放碑一带原叫“督邮街”,因这里有一官办邮局而得名。当时仅有几家药铺、绸缎庄和卖文房四宝的公司外,其余都是居民住宅如杨家大院、周家大院等。督邮街四条窄巷交汇处有一仅几十平方米的空地,称“大什字”,如今就是解放碑中心一带。1941年12月30日,国民政府主持修建的“精神堡垒”在重庆都邮街广场中心竣工。“精神堡垒”由“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家单位承建,采用木质结构,外涂水泥,呈方形锥体,因防空需要,通体涂为黑色。纪念碑高7.7米,寓意七·七抗战。后来,在日机轰炸中被毁。由于精神堡垒被日军炸毁,国民政府就利用原地辟成街心草坪,当中立上一根旗杆,悬挂旗帜。1946年10月31日,“精神堡垒”原址弹坑新纪念碑奠基。12月,新纪念碑正式动工,改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1947年8月纪念碑主体完工,同年10月10日竣工,碑身刻“抗战胜利纪功碑”,时称“纪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见解放碑。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主城。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于“纪功碑”下广场检阅驻守重庆的武装部队和民众游行队伍时,题词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原浮雕图案也改成人民解放军战士形象及装饰性图案。之后,民众将之简称为“解放碑”。

重庆朝天门:历史上朝天门就是有个城门,最早是修筑巴郡城池时所建。自此各朝各代都陆续在重庆修筑城门,到了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城门共有“九开八闭十七门”。到如今大多数城门都不复存在。朝天门之所以叫朝天门,是因为城门正对长江,面朝天子所在的京都,迎钦差接圣旨都在此门,故名为朝天门。

重庆千厮门大桥:重庆古城曾经有十七座城门,对应着九宫八卦,为九开门八闭门之建制。千厮门属于开门之一,与之比邻的洪崖门则是闭门,闭门有名称但无城门,洪崖门因洪崖洞而得名。洪崖洞位于沧白路悬崖陡壁之下,每到雨后,崖上流水倾泻如帘,状若飞瀑,此景被称为洪崖滴翠,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居住在洪崖洞的人们为了进出方便,在陡坡上开出了一条狭窄的石梯步道,出口就在原来的张培爵大将军纪念碑旁边,但人们主要的通道还是走千厮门正街。从千厮门正街出来,即可分别通往朝千路、姚家巷、千厮门行街、水巷子街和新城门街。所以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