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瓷砖的价格

如何评价网剧《隐秘的角落》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登临意呀,一个剧评新人[玫瑰]

《隐秘的角落》昨天开始播,今日豆瓣评分9.0,如果不踩雷点应该不会是一部低分作品,是爱奇艺迷雾剧场系列之一,虽然是一部网剧,但从目前来看,应该不会输于大成本制作,悬疑题材+剧集精简+演技到位(秦昊、王景春不用多说,就连小孩的演技都在线)。

讲真的,开头太恐怖了,我被吓得坐起来,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第一集80分钟,但全程无尿点,看完第一集,惊呆了,(我只能说到这,不然剧透了)剧情设置巧妙严谨,等我再多看几集写个完整剧评。

还有最让我鸡皮疙瘩的是“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


新华瓷砖的价格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压抑无大即有小,不一定作恶。对应冲动,只有小的才合理。

01.压抑无大

网剧《隐秘的角落》改自紫金陈的《坏小孩》。张东升在峰顶推倒岳父母,被三个小孩意外录像。数个家庭陷入爱恨交织、生离死别的旋涡。

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前四集已跟小说存在较大差异。就剧中而言,张东升缺少害岳父母的核心动机。导致旋涡的风级别不够,自然使故事的表达大为单薄。

之所以谋害,主要有两点。岳父母长期看不起张东升非编制的教职工。岳父母坚决支持女儿与他离婚,追求更好的幸福。没岳父母,妻子就不离婚了吗?

离婚这件事上,关键不在岳父母。张东升真厉害,真是南辕北辙。非要强行圆这个剧情设定,大概只能强加给不过脑与一时冲动。

人脑重视第一印象,于开头遇到立竿见影。现在的观众多没心情等后续抛出核心动机。说一千道一万,人物需要第一时间立住。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小四杀小明则有核心动机。因为他眼中终只有她,又属于立竿见影。

小明是世界的拟人化,也是小四一厢情愿的一半自己。手起刀连,极端挽留与懦弱。

眼中的唯一不可替代,吻合的行为便水到渠成。小的压抑正常导致小的矛盾,大的自然同理。可要是小的拖出大的,过于魔幻、造作。

当压抑无大,有小冲动便合理。

02.冲动有小

开闸小冲动,时间久了也不可忽视。

《隐秘的角落》里,三孩子对张东升的诉求由小及大。开始纸质警告,慢慢狮子大张口三十万。时间下,形成一个合理、变化的过程。即便存在设定强行,不至于比张东升无核心动机暴露。

问题是孩子懂事与否太过刻意。有些懂事,太过成人代入。有些不懂事,太过买椟还珠。朱晶晶第三集跳楼生硬而无脑,沦为洗白朱朝阳的强制。真实的孩子会有年龄的弧度和彷徨。

核心动机是关键一方面,背后原因也是。原因模糊不影响立人物,却使表达没头没脑。没头的苍蝇乱飞,人能认出却不明就里。

同样,《少年的你》的魏莱有问题。魏莱对陈念步步欺辱,被定为恶的化身。父母放纵可不能成为全因。魏莱原该冲动有小,次次放大只能是无奈之举。

落单的个体成为牺牲品,年龄成为通行证。嗜荤如素跟素如荤,本质上有什么区别?相比一意孤行地作所谓坏,倒戈相向的所谓好更触目惊心。

加上魏莱的四个孩子中,《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格外值得关注。若无严良、普普的意外造访,他基本会惯性做好孩子。

但是,内心的孤寂与创伤会日积月累。未来爆发,会是压不住的火山。冲动有小,陆续释放不失为理想状态。

与压抑无大的殊途同归,冲动小大也引发不吻合所致。

03.大小不符

除大小难互相引出,大小不符还有之间分不清。

前四集中,张东升与水枪男孩的对手戏是亮点。水枪射水是自然铺垫。男孩年幼而认定张东升非好人,张东升没处发泄而瞅准报复。人行为的谨慎与内心的躁动对比而真实。

大人平时隐忍而成熟,冲动起来变回小孩。小孩早熟为一刻大人,遭遇心灵对手退回本身。小兔脚扑朔,大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大小?大人小孩模糊不清,进而把人的弧度引向深邃莫测。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小四同理。她一脚踏入混沌,一脚又在门口徘徊。她异常苟活,异常绝望,异常大小收放自如。可惜,算无遗策的她无心地把小四简单化。她算错了云淡风轻逼急眼直男。

《少年的你》的魏莱同理。作为面上唯一的恶,她势必会被铲除。她失语难言,同样委屈。脱离的人物导致角色低估狡兔死走狗烹,低估狗急跳墙。

虽然杨德昌比曾国祥游刃有余,尚且冲动地视一个小女孩为大恶。大而化小是难避免的懒惰,小而变大是难逃过的方式。

大与小、有与无、压抑与冲动,不重叠的组合多多。面对人心驳杂,《牯岭街》、《少年》、《隐秘》走向不同道路。《牯岭街》徜徉,《少年》立人物空所指。《隐秘》而言,人物、所指都有欠缺。

人心是表达来的,落于窠臼不必苛责。大小跟弧度的非线性关系,散发着魅力。

细节

《隐秘的角落》开局第一场「秦昊杀父母」的戏拍得非常抓人,不到两分钟设下了全剧的悬念,吊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这场戏我来回看了五六遍,试图从声光画色当中找到导演隐藏在镜头里的视觉密码,除了大家都提到的乌鸦叫以及给了秦昊一个在动手前环伺四周的镜头外,还有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信息点。

蜥蜴。

我还记得在某问答平台上,有人提问:黄渤的《一出好戏》为什么会多次出现蜥蜴的镜头?

黄渤当年亲自下场做了回答,他说「蜥蜴就是观众的卧底,潜伏到观众里。它就是一个旁观者,跟在影厅里的观众是一样的。」(目前那个答案还在)

也就是说,蜥蜴是我们的卧底,而这个卧底在现场目睹了一切。

结合后面三个孩子无意间用相机拍下了这场谋杀来看,导演在此时就已经剧透,或者说暗示了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那么问题来了,不用蜥蜴用其他的动物昆虫可不可以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别忘了蜥蜴还有一个特质是:隐匿和伪装。很明显,它更适用于导演传情达意。

这大概就是用镜头讲故事的妙处。

配乐/音效

另外,所有人都在盛赞本剧情节紧凑,演技扎实,镜头极富电影感,诚然,但个人认为以上都不足以被称作全剧最大的亮点。

我觉得最大的功臣应该给到配乐。

看的时候弹幕就一直在刷,「能不能整点阳间的音乐/果然是阴乐啊」诸如此类的,有被网友的脑洞笑到。

本剧的配乐不同于一般悬疑片的配乐,因为在常规配乐之中,混合了一些人声,听上去像似有若无的呓语,又像窸窸窣窣的讪笑。不仅让人紧张,不安,毛骨悚然,更像是把每个人心怀鬼胎的一面直接拽到了观众跟前。

通过配乐,我们似乎得以窥见人物内心的幽灵鬼魅,经过一番撕扯挣扎,最终拉着人物一步步走向深渊。

还有那首《小白船》,截止目前,唱了三回发生了三起命案。此剧一出,说它从此沦为「暗黑童谣」也不为过。

演技

演技是《隐秘的角落》不得不夸一点。上至影帝,下至10后的小朋友,全员在线,着实难得。

秦昊诠释了教科书级别的斯文败类的形象;

被誉为“明星教父”的张颂文老师就不用说了,精准细腻,极富感染力;

还有那个饰演普普的10后王圣迪,太惊艳了,敏感早熟,一双剔透的眼眸却能洞察世事,直抵人心。

目前看了前六集,强烈推荐。

没读过原著,就剧集来说,我觉得这部反应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是不是可以多多少少「更正」一下人们对孩童的认知,「无忧无虑」早已不再是他们的代名词,有欲望,会嫉妒,害怕失去是人类的通性,哪管你是大人或小孩。

说到底,还是众生皆苦,只不过是看上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