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瓷砖批发广场金寨

据说安徽是说安庆和徽州,是真的吗

安徽省建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六年,清政府将当时的江南省一分为二,取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首字设立了安徽省,安庆府为安徽省的省会,取江宁府和苏州府之首字,设立了江苏省,江宁府为江苏省的省会。至此,曾经有着“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的江南省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江苏和安徽两省,安徽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安庆府和徽州府是当时安徽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代的安徽,有着“商成帮,学成派”之称。


这里的商帮,指的是富甲一方的徽商。因为徽州地区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徽文化,还造就了明清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徽商推动了既明清市场经济的发展,又推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造就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这里所说的学成派,指的是桐城文派。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为重要的一个流派,当时的人称“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也被称为“文都”。桐城文派致力于古文振兴,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等见解,主盟清代文坛两百余年,前后共产生有影响的作者一千余人,传世作品两千多种。

因一句“合肥不错,居皖之中”成为省会。

安徽建省之后,省会也是几次变迁,现在的省会合肥,也曾数次担任安徽省的省会。第一次是在1853年,洪秀全攻打安徽,安庆府失守,被迫将省会搬迁至当时的合肥县,1862年重现将省会迁至安庆。第二次是在1945年的时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安徽省领导,担心安庆城内进步分子太多,将省会搬迁至合肥,随后至49年又搬迁会安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合肥为安徽省省会,撤销皖北、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安徽省。

安徽,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当时的“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庆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临长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徽州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为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地区知名度,1988年更名为黄山市。合肥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成为安徽省会,当时是合肥县,1949年合肥解放,撤县建市,合肥古称庐州,历史上很有名,但区域并不大,经过几十年发展,才有了如今规模。安徽境内南有长江,北有淮河,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又远离两河,自然灾害发生几率低,省会选取中间位置也对省内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安徽省会之争,现在看起来各方争议就是一个笑话,省会在合肥,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也改变不了合肥是安徽省会的事实,至于什么地理区位,什么战略发展,什么经济带动,批评意见一大堆,安徽省会也不会因为你的意见就调整,已成事实五十多年的事情还去评头论足,有什么意义?不如多关注些老人过马路,小孩学习成绩的事情更有意义!

要将一个省的政治格局打乱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的省会迁移,要将一个省文化消除,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行政手段将它的文化中心折分,使它四分五裂,得不到发展。安徽在解放前,在全国来讲也是响当当的,不比江苏差。

安庆与徽州是安徽省的文化之源,而将省会最终定在合肥,更多的出于现实因素考虑,就像河南省会不在洛阳,广西首首府不在桂林一样。省会的选择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并非单纯从历史文化层面进行考虑的。

昌盛瓷砖批发广场金寨 - 优质瓷砖批发网


2017年是安徽与江苏两省立省350周年,当年取安庆府与徽州府首字建立安徽省,过去的安庆府,战略位置重要,是南京的门户,也是长江沿岸最重要的五座城市之一。

而南方的徽州地区,因为徽商富甲天下,加上富有的徽商注重文教,让徽州成为著名的文化昌盛之地,在整个东南地区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当时安徽省,没有比安庆、徽州更加有影响力的城市。
而最终把省会建立在合肥,主要还是因为和平年代,合肥居中的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并且城市规模比安庆小,可建设用地比徽州多,用来建设一座新城也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