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和1月25日两次降准0.5个百分点,2019年会降息吗

1月15日和1月25日两次降准0.5个百分点,2019年会降息吗

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式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央行在二季度有望降息。我的观点是:

首先是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回落速度有望超出预期,PMI反映出来的经济活力快速回落,央行货币政策有望全面转向稳增长目标。

其次是美国特不靠谱又在重启“跳水保护小组”,他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对美联储的“干预”力度,从保障维稳流动性、降低股市波动、预防美股与美国经济的负面联动角度考虑。以此扭转特不靠谱的被动局面,这样就会因此而减缓减缓美联储加息。

上述两大因素必然促使美联储减缓加息,这对我国外部货币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束缚何羁绊我国央行的不利因素大大减少,由此使央行降息的压力降低。这样势必会对央行降息带来促进作用。

谢谢邀请回答该问题--

此次降准符合大众预期,但19年降息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以下原因:

降息威力太大、辐射面广、有大水漫灌之嫌,更不符合定向改善流动性,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可以看到此次降准是定向调控放水,由于经济承压,资本市场信心不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虽然灵活但作用“不及预期”。降准在引导资金流向方面更容易监管。而降息,会导致居民、企业、金融体系等所有部门的流动性相对过剩?会不会引发通胀?或者流入房地产?

降息释放流动性,但目前我们的主要问题是流动性的结构层次不合理,M2已经够多了,该融不到资的依旧没法,从根本上没有解决问题。相反,还有违央行调结构、去杠杆的既定经济方针和政策。

另外,降息势必导致人民币贬值,虽有利于出口,但全球经济下行需求不足会抵消出口增长收益。可是国内金融资产、外汇储备、甚至房产等都可能相对贬值,随即资本抽逃、流出等势在必行。这更是目前“娇弱”的国内金融体系不能承受的。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19年降息可能性不大。

先说【答案】,降准不同于降息,2019年降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此次降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释放了流动资金,用于对冲春节期间银行资金的流失,保证其依然拥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扶持,定向意图依然十分明确。虽说对降息不会产生影响,但每回房地产市场在降准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房贷实际执行利率会出现下降,但只是因为原来上浮比例过高而已,还到不了需要降息的进步!

  • 1月4日晚央行宣布降准

1月15日和1月25日两次降准0.5个百分点,2019年会降息吗 - 优质瓷砖批发网

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于1月4日晚间正式宣布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别是1月15日和1月25日各下调0.5个百分点。

此次降准从理论上来说将会让银行多出1.5万亿元的流动资金投入市场,但并不是全面性的“大水漫灌”,而是为了对冲春节期间银行的现金储备流失,让其有充裕的流动性资金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当然,受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的影响,再加上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净释放长期资金大约是8000亿元。

  • 对存款基准利率的影响

大家需要先搞清楚的一点就是,降准是为了释放流动性资金,让银行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说白了就是做好、做大、做强普惠金融板块。如果存款基准利率下降,必然导致大量资金由银行流入消费市场,银行手里没钱了,如何去扶持中小微企业?所以,存款基准利率下降的概率几乎等于零。另外,银行存款执行利率一直是处于上升的态势当中,说明银行手里面是缺钱的,这也和央行一直降准的大方针吻合,但直接加息来的太过突兀,通过降准来调控市场反而显得手段更加的高明!


  • 对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每次降准的出发点都和房地产市场无关,尤其是2018年以来的降准都属于定向降准,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惠金融已经成为每个银行都要大力发展的重点以及亮点。但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很多事情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按照既定轨道发展下去,降准以后释放的资金真正落在实处的只能说只有少数的一部分。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日子相比以往来说确实好过了不少,但是绝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受益最多的依然是房地产市场,房贷利率居高不下就是最好的证明。按照道理来讲,在“房住不炒”的大方针指导下,房地产市场应该开始降温才对,但是大家对于房地产市场依然抱有信心,虽说不会像以前一样价格蹭蹭的上涨,但是稳住现有价格依然问题不大,对于很有人来说现有房价也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承受范围,买不起房、住不起房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房价继续快速上扬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再上演了,但是未来房价平稳上升的态势依然稳固。我个人认为,未来贷款基准利率维持不变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实际执行利率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动辄相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20%-30%简直是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