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中意建材市场瓷砖店

“商女不知亡国恨”,为什么叫商女

“商女”是什么意思?商朝的女子,做生意的女子,还是商人的女儿呢?

“商女不知亡国恨”是出自杜牧《泊秦淮》。

商丘中意建材市场瓷砖店 - 优质瓷砖批发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的意思是:迷离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夜晚诗人的船停靠在秦淮近岸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恨,隔着江水仍在大声高唱李后主写的《玉树后庭花》。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商女”在这根本不是商朝的女子,也不是做生意的女子,更不是商 人的女儿。在这里它是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那么怎么歌女被称为“商女”了呢?那就随有书君一起去探一探它的缘由吧。

原来在唐朝时,歌伎、女伶都被通称为“秋娘”,也称为“秋女”。有诗句为证,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这句的意思是,我弹奏的曲子很好听,让老师都连连称赞。我化的妆容也很好看,每次化完妆周围的艺妓都嫉妒我美。从这句诗来看,这里的“秋娘”指的就是她身边的姐妹,弹琴唱歌的歌女。

那么“秋娘”怎么又称为“商女“了呢?


这是因为古人的音乐和现在的“哆、来、咪、发、索、拉、稀”不同,它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在五声音阶中,旋律以商调为主音的乐声,它的乐调比较悲凉哀怨。与秋天萧瑟,凄凉的感觉相近,所以后来就把”商“与四季中的”秋“匹配起来,称为商秋。

古代以“商”指秋还挺多的,比如商信、商风、商吹在这里都是指秋风,商日就是指秋天,商意、商气指的就是秋意、秋气,而商暮也就是秋末的意思了。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吧,“秋女”也就称为了“商女”当然也就是“歌女”了。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商女”来指代“歌女”的诗句也有很多。如宋代叶月流《琵琶亭诗》“明月满船无处问,不闻商女琵琶声”。这里的“商女“就是歌女的意思。

元代马致远《浔阳江》“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中“商女“也是歌女的意思。还有明代凌义渠《固镇驿折残榴花》“点点猩红渗血冷,隔船商女怨琵琶”,这里的“商女”都是指代的歌女。

各位读者,下次再看到“商女“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803年——852年)在公元828年,被朝廷安排担任“校书郎”一职,这一年他25岁。此职务相当于国家历史典籍的主编,需要在全国各地四处搜集资料,核对与校订典籍中的不实之处。

随即,杜牧被朝廷派往淮南一带修撰典籍。作为京兆长安人,被委派到江南水乡工作,能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对杜牧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他带着极大热情,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工作,把每项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深受朝廷和当地官员的器重,俸禄和官职也连年水涨船高。

因为口袋有钱,又因在异乡工作,每当夜幕降临,寂寞和孤独如同黑夜一样向杜牧压迫而来,除过用写诗的方式排遣孤寂,流连于灯红酒绿的夜场,跟青楼女子打情骂俏,成为他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也是在这个时候,杜牧把大量时间、精力和钱财挥霍在了夜场生活里。

当35岁之后,度过了大约10年这样的纸醉金迷生活之后,步入中年的杜牧逐渐厌倦了这种生活,开始在多首诗歌里表达他对这种生活的懊悔之情。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歌要数《遣怀》,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从此诗中完全能看出杜牧对这一时期虚度光阴的日子非常悔恨和愧疚。

接着,杜牧似乎清醒了,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诗风逐渐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剖析,开始向他的远房亲戚和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看齐,创作了许多针砭时事的佳作。

七绝《泊秦淮》无疑是此类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为千古名句被流传至今。意思是说,大唐王朝的江山摇摇欲坠,即将灭亡了,青楼卖唱的歌女怎么能懂得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然在高唱着那首《后庭花》。

商女本意指歌女,却有相当深刻的典故。

在名著《易经》中,把天地万物的构成称作“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行规律是天地造化下生成的自然之道,自然万物是环环相扣的,一个起变化,势必引起其它连锁反应。大到宇宙运行,小到人的生老病死,都有紧密地内在联系。如果一个人掌握和了解了这些知识,则对音律、医学、天文地理等无所不知,他完全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

古人常常用“阴阳五行”来解释音乐,“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五音”中的宫、商、角、徵、羽。它们又跟五色,即红、青、黄、白、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以及五季相互对应。

由于古人对音乐的理解方式跟现代人不一样,现在用“哆(1)、来(2)、咪(3)、发(4)、索(5)、拉(6)、希(7)”来表现音阶,而古人使用的是五声音阶,用宫、商、角、徵、羽来表达。在五声音阶里,商调通常被作为主音阶来使用,乐调哀怨悲凉是其最大特色。这种音调传达出的气氛跟秋天萧杀、凄凉的气候特点十分相近,于是,人们逐渐把“商调”跟“秋韵”联系在一起,便有了“商秋”的说法。

古代青楼的歌女在唱歌时,大多歌唱的是以离别、漂泊、哀怨、孤独等为主题的商调,旋律比较低缓悲哀,是宫体诗谱曲后形成的,尤其以《玉树后庭花》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歌女便有了另一个称谓——商女。

这些歌曲带有鲜明的行乐须及春的享乐主义倾向,非常符合漂泊浪子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状态,所以,一直受这些人的欢迎。

杜牧看到大唐王朝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了,歌女们依然不懂得“国在家在”的道理,依然用甜美的歌喉让客人们沉浸在温柔乡里,所以,他就发出了那样的感慨。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诗中的商女,指的是歌女。歌女为什么叫商女,源于西周初年。商朝灭亡后,商朝的遗民失去土地和财产,生计成了问题。为了维持生存,青壮年男子贩卖货物,赚钱养家,年轻美貌女子表演歌舞,娱乐观众谋生,从此有了“商人”和“商女”的称谓,“商女”便是歌女。

《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谱写。陈叔宝为亡国之君。杨广指挥隋朝大军渡江冲来,生活奢靡,耽于享乐的陈后主,此际与宠妃张丽华等,正唱此曲,《玉树后庭花》便成了亡国之曲。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来常用于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终日花天酒地,苟且偷安,全然不关心国家苦难,社稷沦陷的人。抗战时期,李香兰等歌女,在上海十里洋场,反复演唱的《夜来香》《何日君再来》,即类同于《玉树后庭花》。

“商女”,出于唐代杜牧诗《泊秦淮》,诗句里的歌女的意思。“商女不知亡国恨”,依然载歌载舞,实是暗指那些权贵,不知亡国恨。

如抛开原创诗词的社会背景,写的诗句,个人尝试字面理解为: 经商女,只懂,只关心自己经营的产业,不关心于社会政治时局,不关心国家大事儿,即使是国家已到了危难之时,也不积极参于挽救之中,仍在顾及自己的小家小业,是个十足的利己小生产者。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