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费县瓷砖批发市场

你见过的最虐心的案子是什么

我见过的最虐心的案件不止一件,例如"北大吴谢宇的弑母案","复旦大学林森浩的投毒案","云南理工大学马加爵的群杀四位同学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当见到国之骄子的大学生犯罪时总会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如此聪明优秀的学生,为何干出这般愚蠢低劣的傻事?是教育过于功利,忽略了人本性的完善吗?是应试教育铸造出的劣品吗?是教育背离初心的结果吗?……这些案件让人虐心,启人忧思,催人改进!

想起一个小时候印象特别深刻的案子,案子发生在70年代中期,地方是老家所在的矿区。突然有一天说有个女孩,大概17岁左右被杀了,父母下班后发现女儿被害立即报案了,后来法医仔细检查才发现女孩儿的脑袋上还被订了钉子,女孩子有浓密的头发,不认真看是很难发现的,作案手法残忍,当时警察就开始调查,一直找不到线索

当时这个案子惊动了整个矿区,人心惶惶,我们小孩子晚上都不敢出门

最后案件破获,谁也没想到尤其是女孩父母万分惊咤,凶手竟然是邻居家的孩子一一一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两家紧邻,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小伙子每天都去这个邻居家玩,手勤嘴甜,深受女孩父母喜爱,他对女孩家的情况非常熟悉。有一天,鬼使神差地他看这个女孩家没有人,就偷偷进去想偷点儿钱什么的(当时家家都比较穷),结果正在翻找的时候,被正在回家的女孩儿给发现了,这个小伙子应该是又羞又怕,他知道这个女孩儿肯定会把这个事情告诉她父母,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女孩残忍的给杀害了,在调查案子期间,这个杀人犯呢,还一直在邻居家忙前忙后帮忙查找线索,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呢,凶手就在身边,尤其是女孩父母,他们十分信赖的小伙子把自己的宝贝女儿给杀了。

最后警察通过缜密侦查算把杀人犯揪出来了。

学长审理过的一个案子。

学长在县法院的时候审理过一个借款纠纷。

原被告都在农村,是近邻。

原告三十多岁,被告六十多岁。

案情大概是:老人为修房屋,借了钱,签了借款合同,按了手印。还款期到了后,被告知需要偿还20万,白纸黑字也写得清楚。被告辩称只借了5万,没有借20万,但找不出任何证据。

原告将被告告上法庭,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其他证据,也说不出任何其他理由反驳,不识字加上不善言辞,让老人孤立无助。只有沉默和哭泣,以及对原告和我学长的恨,至少眼神上可以看得到。

休庭后,我学长始终反复考虑一个问题,案件如果严格根据现有证据判决了,老人肯定输,从程序上也没有问题,但总觉得心里有个东西始终过不去。不判吧,又可能会过审限,要被追究责任。

综合考量下,学长还是没有当庭宣判,而是延期开庭。然后去了两人居住的村设。

老人房屋修缮的费用在四五万左右,原告的经济状况也不可能一次性借出20万。找不到其他证据支撑之下,学长就多方打听了两个人平时的表现情况,经济状况和消费情况(0几年时候的案件,那时候电子证据还不完善)。

综合考虑后,学长认为,原告存在欺骗老人的嫌疑,但也没有关键性的证据。然后在案件判决前,跟原告列举了一大堆诈骗和做虚假合同的案件,并告诫他种种后果。可能是做贼心虚的缘故,原告最后认可了被告只借了5万元的事实。

这个案件后来还被报道过,讲的是法官除了会秉公执法,还要有洞悉人性本善的力量。

20万,对于某些人而言,只是一个数字,对某些人而言,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