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铺瓷砖注意什么

地砖通铺标准

1、地砖铺贴的规范程序为:清扫整理基层地面→水泥砂浆找平→定标高、弹线→安装标准块→选料→浸润→铺贴→灌鏠→清洁→养护交工。

  2、旧房地面必须充分打毛,凹深不小于0.5㎜,间距5㎝,然后刷一遍净水泥浆。注意不能集水,防止通过板缝渗到楼下。

  3、对有排水坡度要求的,如卫生间,洗浴间等则应按相应坡度拉线控制贴砖坡向。

  4、基底验收:表面平整用2m靠尺检查,偏差不得大于5mm,标高偏差不得大于±8mm。

  5、石材、地砖品种、规格、颜色和图案应符合设计、住户的要求,饰面板表面不得有划痕,缺棱掉角等质量缺陷。不得使用过期和结块的水泥作粘结材。地砖铺设前必须全部开箱挑选。

  6、地砖铺贴前应仔细丈量后尽可能用电脑排版,并选出合理方案,统计出具体地砖

1、顺序一般的施工方会先铺墙砖,后铺地砖,这样在铺地砖的时候不会对墙砖造成影响,不耽误工期。铺贴墙砖一般从阳角或门窗边开始,按由下而上,自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2、在铺贴之前,首先要做基层处理,将墙面的各种污物清理干净,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墙面砖补贴线应进行挑选,并应浸水2小时以上,晾干表面水分备用。

3、铺贴前,瓷砖往往需要在净水内浸泡20-30分钟,滤去水分后才可进行铺贴,否则铺贴好后水分蒸发瓷砖轻易起翘。瓷砖泡水要做到:完全浸泡在干净的水中,时间一般是30分钟以上,具体时间以瓷砖浸泡在水中不冒气泡的时间为准。

4、瓷砖在使用前应检查外包装标明的色号、尺寸是否是自己订购的型号,统一色号的砖是否有色差、断线等缺陷。

5、铺贴所用水泥标号应为低标号,水泥厚度不要过大,一般不大于5mm。验收时应留意瓷砖必需牢固,无空鼓、无裂痕、不得有歪斜、缺棱掉角等缺陷。

6、如果墙面是腻子墙或压光水泥墙 必须先铲除做糙化处理 墙砖不得有小于1/3块的砖地面要充分浇湿 在墙上打水平线及在地上放线预排 以确保各房间的地砖在同一水平面上。

7、地砖好用干铺法,生间地砖应预留1%左右的坡度,并低于外面地砖10MM左右;厨房地砖坡度应适当缩小,遇阳角时应采用45度割角处理,腰线的下沿应为窗口的上沿。

8、铺贴1小时后,应及时将留在砖面的水泥、填缝剂或其它粘污物体抹擦干净,因为像填缝剂附着四个小时后是比较难清洗的。铺贴12小时后,应敲击砖面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空鼓声的应重新铺设。砖铺贴完成24小时后方可行走,彻底擦洗,以清水混合清洁剂,彻底将瓷砖清洗干净。

9、地砖平整度用2米水平尺检查,误差不得超过0.5 mm,相邻砖高差不得超过0.5 mm,缝隙平直度3 mm,地砖铺设时,其它工种不得污染,不得人为踩踏。

10、地砖完工后24小时清缝,随做清洁,并做养护。检查完毕后,用厚纸板或夹板、旧地毯等全部遮盖保护,板缝间必须用宽纸胶带粘贴严密,防止杂物进入。 世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干得好和干得不好之分,比如说瓷砖铺贴,有的经久耐用,有的没有多长时间便会脱落,这和瓷砖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和施工者有着直接关系。提示:瓷砖铺贴一定要留缝,因为瓷砖及水泥砂浆都存在热胀冷缩的问题,不留缝的话容易造成温度变化后瓷砖起鼓或开裂的现象。而且瓷砖的生产及工人的铺贴都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不留缝容易造成接缝处不齐的问题,影响铺贴的美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