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开裂的原因有哪些

陶瓷开裂的原因有哪些

1.坯料结合力不够,不能抵抗收缩应力。

2.泥浆粘性太大,不仅使坯体收缩过大,容易因收缩差异而产生应力导致开裂;而且还由于泥浆粘性大,适水性较差,造成坯体在厚度方向上湿度梯度差过大,而产生收缩应力引起开裂。另外,由于粘性太大还会妨碍泥浆与模型的离子交换而影响离模,若干燥不均匀,则会开裂。

3.泥浆未经陈腐,其坯料的水化过程不完全。搅拌不均匀,流动性差。

4.泥浆颗粒过粗,特别是大、中颗粒增多,细颗粒减少时,便会使得泥浆性能不稳定。

5.解胶剂的种类选择和用量不当。

6.石膏模型质量不好。石膏模型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缺陷,使模型各部分吸水的速度不一致,从而使坯体出现不同的收缩而导致开裂。在同一批模型中,质量不致,新旧不一致,干湿程度不一致或脱模时间不当。

7.注浆操作不当,形成空气夹层,受到应力,以及干燥不匀等。

8.注浆前,泥浆未搅拌均匀,未经过筛;注浆时使用了浆水分层、粗细分层、有结块或稠度大的泥浆。

9.由于注浆室的温度、通风不适当,造成制品吸浆厚度不一,或因回浆不得法,致使余浆沉积底部.形成坯体局部过厚。

10.成形操作过程中伤了坯体,或打眼、粘接水分控制不当,造成应力。

11.注浆室防风不良,有穿堂风,或室内温度不均,致使坯体干燥不匀。

12.原料颗粒度的大、小相差很大,混合不均匀。

13.坯体含水量太大或水分分布不均。

14.干燥速度太快,使坯体表面收缩过大。

15.坯体各部位在干燥时受热不匀,或气流流动不均,使坯体收缩不匀。

16.干燥时,气流中的水气冷凝在冷坯上,再干燥时易使坯体开裂。

1、施工因素:贴砖时不留缝或留缝过小

瓷砖的伸缩系数远比钢筋混凝土小,当出现热胀冷缩时,如果没有留缝或者留缝不足,基础层的伸缩较大,而瓷砖膨胀过慢,从而产生被拉裂的现象。裂缝纹理较小较短,其边角还可能出现崩裂

2、瓷砖贴前没泡水或泡水不足

瓷砖铺贴前没有“喝饱水”的话,胚体吸水不足,铺贴后瓷砖会把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吸走,使瓷砖出现开裂,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瓷砖脱落。泡水不足引起的瓷砖开裂一般在铺贴完成后不久便会出现

为什么瓷砖放在不平地上容易裂

1、施工因素:贴砖时不留缝或留缝过小

瓷砖的伸缩系数远比钢筋混凝土小,当出现热胀冷缩时,如果没有留缝或者留缝不足,基础层的伸缩较大,而瓷砖膨胀过慢,从而产生被拉裂的现象。裂缝纹理较小较短,其边角还可能出现崩裂。

2、瓷砖贴前没泡水或泡水不足

瓷砖铺贴前没有“喝饱水”的话,胚体吸水不足,铺贴后瓷砖会把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吸走,使瓷砖出现开裂,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瓷砖脱落。泡水不足引起的瓷砖开裂一般在铺贴完成后不久便会出现。但现在有些瓷砖的生产工艺已经达到可以不泡水直接铺贴了,因此建议在铺贴前先咨询瓷砖品牌导购或售后专员。

3、手工切割瓷砖造成暗裂

工匠对瓷砖进行切割施工时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瓷砖暗裂。暗裂出现时一般不易察觉,但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受水泥收缩、温度变化、外界应力等影响会加速拉裂,出现明显裂痕。尤其是微晶石产品等更应采用专业切割机处理瓷砖。

4、水泥砂浆成分不当

如果水泥标号过大,当水泥砂浆凝结时会大量吸收水分,铺贴后的瓷砖水分被过分吸收就容易拉裂;水泥与沙子在混合时比例不当,水泥含量过高的话,水泥的膨胀系数过大,同样会引起瓷砖出现开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