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板智联瓷砖怎么样

同事在公司工作群里互相抱怨推责任,为什么领导一般不出声呢?有什么职场潜规则吗

如果员工在工作群里互怂,领导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发表意见的,除非“战局”不可控了,领导才会说一声,领导不发声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工作群里,所有员工都在,领导在没了解真实情况下,无法判定谁是谁非,责任在谁。

2、即使领导知晓责任在谁,也不会在全体员工面前去责骂谁,这也是对员工的一种尊重。

3、领导不轻易流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免引起波动。

至于你说到的潜规则,其实这不能算作潜规则,而是领导的一种工作方法而已。

@晴贵妃与您分享职场故事

【沐沐观点】谈不上潜规则,分享一个真实的经历,听完大家就明白了。


老姚是我们的项目经理,干工地出生,脾气火爆。项目上的管理人员,谁敢抱怨推脱,都免不了他一顿骂。后来,项目氛围变得很和谐,各个部门之间没有了抱怨,原因简单,大家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老姚。每天见面,打招呼就是“今天老姚骂你没?”然后大家一起骂老姚。最后,老姚被公司调走了,大家还在偷着高兴。

老姚走后,来了一个新的项目经理,充分吸取了老姚的错误经验,不管底下人怎么吵,他都不出声。就是吵到他面前了,他也是劝大家以和为贵。之后,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大家反而怀念起了老姚在的日子。


那么,老姚和新项目经理,作对了什么?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面对员工的抱怨推诿,领导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佛山大板智联瓷砖怎么样 - 优质瓷砖批发网


一、老姚没有解决矛盾,而是转移了矛盾


敢于发声的领导,我们说他是个好领导,这也是老姚做的正确的地方。但是他采用的方法过于粗暴,并没有真正解决矛盾,而是转移了矛盾。

本来部门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双方沟通、协调解决,或者通过领导的安排,定规矩、定制度去解决。但老姚采取了更直接的办法,就是开骂,我不和你讲道理,我也不想知道谁对谁错,我告诉你怎么办,就怎么办!

老姚就像一个土皇帝,你们吵,我就一起骂一顿,然后给你个意见,你照办就行。部门矛盾是什么并不重要,正确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也不重要。

所以,老姚将本来大家之间的矛盾,全部转移到了他自己一个人身上。你说老姚错了吗?也不一定,他是严格的结果主义者,一切以结果论成败。而且他的确有担当,大家都恨他他不是不知道,但只要工作能推动,根本不在意大家怎么看他。

就担当这点上,我是佩服他的。


二、新项目经理深谙职场潜规则,但老好人管不好团队

新项目经理姓李,就喊他老李吧。老李就像题主说的大部分领导一样,随便你底下人怎么抱怨推诿,就是装作不知道,不发声,也不解决。

这就是典型的职场老好人,我谁都不得罪,你们吵你们的,吵得太凶了,我就出来当个和事佬,劝大家以和为贵,互相理解。

就这样,生生把一个项目经理干成了闲人马大姐。老李的聪明之处在于,不得罪底下人,但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没有担当。

你说大家喜欢老李吗?喜欢。老李办公室经常有员工进去和他聊天,聊的内容就是吐槽其他部门。聊完了,感觉领导理解他,心情舒畅了。但是,工作中实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老李的做法也不对。


三、老姚与老李互补,便是正确的做法

老姚要学习的,是老李对员工的耐心和理解,不要开口就骂,让员工下不来台。老李要学习的,是老姚解决问题的担当精神,不要只调解情绪,不解决问题。

他俩是我遇到比较极端的例子了,大部分的领导,既不会向老姚一样无情,也不会像老李一样多情。而是向题主表述的那样,表面不轻易表态,避免激化和转移矛盾,实则采用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当面协调,或者用制度去明确责权利等。


四、总结

综上,题主说的现象,其实是大部分领导都会表现出的方式,谈不上什么潜规则。并不是说不管,而是不向老姚那样去管。他们会先了解清楚情况,然后采用合适的方式,去协调并解决问题,只要别向老李那样真的不管就好!


我是沐沐君,世界500强企业10年工作经验,获得过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市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目前属于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热爱跑步和写作。喜欢用朴实通用的语言分享职场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沐沐君,共同交流,一起进步。

因为一个合同变更的事,几个同事在群里吵开了。

小张率先抛出问题:“我们的一个交付合同怎么审了这么长时间啊?三天还没走完流程,财务的同事出来说说。”

小李直接发难:“那个合同能怪财务吗?根本就没有按要求填写,好几处有问题,必须打回去重新填写,做事情老是返工,不按要求做,到底是谁耽误时间呢?”

小王也在群里发话了:“我觉得那个合同,填的不好确实有问题,但财务也应该事先有培训,不能发现问题了再让人家退回吧。”

小李不高兴了:“培训?哪一次让你们培训,有几个参加的?我们也通知人事部也安排过啊。”

之后小陈插过话来:“人事部安排过几次呢?我怎么没听说过,根本就没有培训到位。”

人是小黄不开心了,立刻憋不住了:“每次发培训通知你们都不看?再说了,按要求填一个合同评审单是常识,根本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认不认真的问题,是态度有问题。”

……工作群里吵成了一锅粥,吵了半天也没吵出个结果,群主人事经理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去问副总:"领导,看您没发话,您看要不要让他们都禁言?这样相互抱怨扯皮的事情,影响不好。"

副总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让他们说,给他们说话的权利,看看会有什么结果。也顺便看这些人是什么心态,哪些人能用。"

“可是……”人事经理还要说什么,副总打断了他,摆摆手让他不要再说了,人事经理只好退出副总的办公室。

没过一会儿,人事经理的电话响了,是总经理打来的,语气里很不开心,他说:“你在群里发一句,有什么事情当面沟通,不要在公司群里发来发去,既耽误时间,也影响不好。"

“刚才问严副总,他说不用管,给大家说话的权利。”人事经理反馈。

总经理更不高兴了:"这叫什么话?都火烧眉毛,不解决问题还在这扯淡,你马上通知大家,就说是我说的!”

人事经理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要马上终止公司群里的抱怨和推诿,不要让这种负能量侵害了公司的工作氛围和文化。

通过以上这个案例,你看到了什么呢?领导不出声的,或许有他的理由,比方说看看谁的表演、谁的表现怎么样?但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是否恰当?这是需要评估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出现相互推诿和抱怨的情况,负责任的管理者应该及时干预,给予引导,而不是不管不问,任由传播和扩散。更重要的是,引导下属团队解决问题,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