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宜佳印象瓷砖怎么样啊

用一道菜证明你有苦过

烧螃蟹!!!

我看了不少回答,只能证明他们生活不如意过,如果说有代表苦的菜,我认为无过于烧螃蟹。

我小时侯家里穷的沒油没盐没煤火,我想吃肉,可哪里有肉给我吃呀!

于是自巳动手去河里捉螃蟹解谗。

不是不想捉鱼,实在是凭两只手没法捉。而螃蟹是凭两只手就能从洞里掏的,当然得有不怕夹手的精神。

在我10岁那年,我和妹妹在家,大人出去干活了,5岁的妹妹饿哭了,家里找不到吃的,于是我又去河里捉了七八只大螃蟹。可是家里没煤火,连火柴都没有,于是就去村长家厨房里用他家的煤火烧螃蟹吃。煤火因为怕灭,总是在中间留个火眼,可是村长家煤火的火眼留的小了点,我把火眼捅大些,等火旺了烧螃蟹吃。

等火旺的过程中,发现村长家竟然有半包方便面料,我把螃蟹按在火眼上,一会蟹壳内就跟煮饭一样的沸腾起来,蟹盖自动开了,加入一点方便面料就成了,那次烧出的螃蟹从来没那么好吃过。

不过后来村长找我妈告我去他家偷东西,我被我妈一棍子打在后脑上晕过去了。

二十多年了,我问妹妹吃过最好吃的美味是什么,妹妹说是小时侯我烧的螃蟹,被打晕的那次烧的最好吃。


美宜佳印象瓷砖怎么样啊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咸菜疙瘩切成丝,有条件的泡点黄豆放在一起炒一炒,窝头或者棒子面稀粥就着吃,感觉还挺香。没有条件的就切一块,右手是窝头,左手是咸菜,吃着挺好,很开心,苦中有乐,没有糖尿病,没有高血压。

在哪除四害,评水浒批宋江,批孟批孔(孟子,孔老二)年代俺年年吃的季菜如下:

榆树内皮,榆树叶拌玉米面蒸熟做菜又当饭吃。

蒸软枣(生长在山上的,像小独蒜头样圆长型,洗净白白的,上笼蒸十来个小时)吃,口感软软,甜甜的很好吃,尤其是洒干更加好吃,比红枣还甜还美味。

春天:杨槐花,格花(含苞待放)的最好,野菜等,采回家洗净直接拌玉米面蒸熟吃。可挡饿可充饥。

生产队的芝麻叶,红薯叶从地里采来鲜嫩叶,放锅里煮熟再出锅洒干。等饥荒时拿出来用水花开,和豆面条一起下锅做芝麻叶面条或红薯叶面条。当时饥饿,感觉什么都美味,什么都好吃!

吃饱上学校上学,还得跟着学校游行队伍高喊口号:评水浒批宋江!批判孔孟之道,批判孔老二割资本主义尾巴……

想当年十来岁小屁孩一个,什么也不懂,跟着游行队伍,领队喊一句,大家大声跟着批一句。当时谁是宋江,谁是孟子孔老二,资本主义的尾巴长大啥样,一概不知。

如今才知道:想当年俺也跟着别人后面,批错了:宋江,孔孟圣人等都仙逝千余年了,当时批他们真的不合情理啊!惭愧,惭愧!请孔圣人原谅弟子吧!🙏🙏🙏🙏

"可怜又可酸,缿子朅炆汤"。

这是过去,我们老家常用形容家贫的一句俗语,它传承了千百年。记得还是年幼懵懂无知的时候,就常听老人家戏言自己家里穷,说:"阿俚(我们)是可怜可酸,缿叽炆汤哦。"当时不懂"缿叽炆汤"到底有多穷,后来就慢慢知晓了。

缿子,我知道。那是乡里农家常用的小口土陶小坛子,它体小口细,农家常用来在灶里头的灰烬中煨汤。

汤,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有品位的东西。旧时,乡下人穷,连鸡蛋汤都舍不得弄,有时又馋这一口,怎么办?于是穷人自有了穷办法一一用缿叽(小土坛子)煨汤。

小时候,常见母亲吃罢早饭,在出工前匆匆忙忙抓一把豆子(可以是红豆、饭豆、黄豆、绿豆、扁豆…),放入小小的缿子中,加点水,盖上盖子,窝进灶里头红红的灰烬中。待中午生产队收工回家,便从灶灰中取出,加些盐即可。此汤鲜美、易弄,且不需放油,豆子又是自产的,不用花一分钱成本,就连柴火都省了。这在当时,确实不失为穷人家一道还上点档次,又做得出来,还拿得出手的菜品。

这"缿子炆汤"除豆类,还有没有其他的汤品呢?仔细想想,好像没有了。肉汤吧,那时虽然偶尔能吃上,比如生产队放(杀)了猪,可能会切点腈肉(瘦肉)打点汤,但这么金贵东西怎能放在不上盘盏的缿子里、灰烬中去炆呢?它应当在铁镬中大张旗鼓地让它香气四溢。当然,海带是可以放进缿子中炆的。其实,灰烬中煨出的汤比铁镬中炖的更香,味更足。

缿子炆汤,实在是穷得没了办法才为之的。有钱,有肉,且肉多,谁还会用小小的缿子去炆汤啊!只有没钱,没荤腥的人家才会如此"缿叽炆汤"的。

现在条件好了,再加上我们乡下几乎没有了柴火灶,所以三十多年没吃过"缿子炆汤"了。旧时的"缿子炆汤",它既是一道饱含沧桑、浸染贫穷的味道,也是一道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乡愁的味道,岁月的味道。

"缿子炆汤",它只能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注:缿,在我们老家读"zou(二声)"。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