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瓷砖橱柜批发市场

  1. 你们小时候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你们小时候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我们小时侯总是盼过年,还没有到过年,心里老想,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吃的都是按计划票买,我们就偷瓜子吃,好象一家只是2斤吧,现在记不得了,今天吃一点,明天吃一点,到过年没剩多少,妈妈就会骂我们说:客人来了都没有招待了,真好吃,其实那是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吃。现在想想也好玩。

应该是爷爷做的小鱼干。

小时候家里穷,很久都不能吃上一次肉,整个人是脸黄肌瘦的,为了给我增加营养,爷爷经常背着他自制的电鱼器械,到家门口那条河里去电鱼。河水不深,没有大鱼,小鱼倒挺多,往往忙上一天也能得到一桶鱼的,那些鱼最大的也就成年男子大拇指那么大一点,放在现在看来,那些可能只能算是鱼苗。

爷爷他自制了一个烘炉,用红砖砌了一个长方体的炉子,底下放柴火。上面放几层铁架子,除了拿来烘鱼干,我还见过他用来烘米饼。

拿回来的鱼,爷爷通常清洗干净后用锋利的竹签开肠破肚,再把小鱼沥干水放进烘炉,经过一段时间的烘烤,小时候对时间没概念,我想是大概两个小时吧,小鱼干就烘干了。

在小鱼干上淋上油撒上盐,煮饭时蒸上,这样

蒸出来的小鱼干已经非常好吃,接近原汁原味,可能是河水清澈 水质好,小鱼干吃起来非常甜,没有任何腥气。现在还能想起每次蒸小鱼干的时候,自己都能多吃一碗饭,可见小鱼干的美味。

现如今,那条河堤上已经堆满生活垃圾,河水几乎干涸,没什么鱼了,爷爷也不在了,无法再吃到记忆中的小鱼干了。

你们小时候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黔江瓷砖橱柜批发市场 - 优质瓷砖批发网

鲥鱼

我的家乡属于珠江水系,从柳州方向流下来的黔江(北江),南宁方向流下来的浔江(南江)在本地三角嘴汇合,浩浩荡荡经梧州,广州出海。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葛洲坝集团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南江搞了个马遛滩水利枢纽,建了发电厂;最近又在北江搞了个大藤峡水利枢纽,也已经开始发电。

浔江和黔江汇合处上面约几公里处,有一片缓滩,布满礁石,是非常理想的产卵场所,每年3月份开始,鲥鱼开始从海里洄游,从珠江口逆流而上,直到浔江的产卵场。这样我们就有口福啦。

鲥鱼(三来鱼)的吃法倒是简单,就是清蒸。把鱼内脏收拾好,记得不用刮鱼鳞,鲥鱼的鳞片不但可以吃,还能保护鲜嫩的鱼肉乃脂肪层。

烧开一锅开水,鱼身撒点姜丝,淋几滴料酒,入锅蒸7分钟左右,取出倒掉蒸鱼水,去掉姜丝,过到另一个盘子,撒入姜葱丝,倒入蒸鱼豉油,最后淋入热油。

吃的时候大家都斯斯文文,筷子夹一点慢慢品尝。鲥鱼肉十分鲜嫩,但是小刺特别多,而且是三叉刺,一不小心就会卡喉咙,出现这种状况,需要到医院取出。大家别信喝米醋吞饭团的鬼话,只会令鱼刺越卡越深。

猪杂粉

猪杂就是猪下水,属于烂贱之物。粉店老板选用最便宜的小肠,猪肝,心肺之类,清洗干净,焯水后卤熟,就是配河粉的菜了。粉又分两种,天气冷是热粉,天气热吃冻粉。

热粉就是把河粉放入热水中烫1分钟左右,沥干水分装入大碗,浇入卤汁,舀入猪杂,葱花辣椒自选。冻粉就是不烫,相当于凉拌,加入酸辣空心菜(不带叶),糖醋汁,猪杂,葱花等,又是另外一种滋味。

酿油豆腐

糯米泡软。选用最便宜的鲮鱼,少人吃的猪腩肉。鱼收拾干净,带骨剁碎,放入大石磨里面磨成肉糜,腩肉剁成馅,和鱼糜混合,加入盐,姜汁,料酒拌匀腌制。糯米沥干水分,加盐腌入味。

接着把肉馅和糯米混合搓匀,加入切碎的紫苏,薄荷叶,葱花,韭菜段,虾皮粉,鸡油拌匀,酿入油豆腐里面,全部完成后,上锅蒸50分钟,关火焖10分钟。

期间准备好姜葱香菜,加入糖,生抽拌匀,浇入热油。辣椒切圈,蒜头拍碎,放入锅里炒香,加入生抽烧开,盛入碗里。这些蘸汁,照顾到了重口及喜辣的人,吃酿豆腐时自取。

创作不易,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我小时候吃的最好吃的东西是,那是六十年代初期.到我们哪里每年有一次庙会,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我小时候跟盼过年🧧一样的盼,那个心情……。

终于盼到挪一天,一大早起床熟梳洗打扮美美哒,等着爸妈给那宝贵的五分钱,爸妈给的五分钱我用个小手拍包起来,小心翼翼的装在口袋里,一路上抹了又抹,就怕丢了。

到了庙会上赶紧去买了两分钱一个烧饼,三分钱一棵甘蔗,那吃的美滋滋的,真是人间美味吧!

一:麦乳精

小时候吃的东西都快忘了,偷吃过外婆的麦乳精,奶粉,水果糖🍬云片糕等。

记得那些年麦乳精是属于补品之类的,探望病人总少不了麦乳精,那时候感觉麦乳精很香甜。总是趁着老外婆去地里干活,偷偷打开麦乳精罐子,倒一些在手心,一点点地用舌头舔,简直太好吃了,要不了几天麦乳精就被偷吃完了,少不得挨顿打。

二:云片糕

有一次不知道是谁送给老外婆一包云片糕,一片一片雪白如玉,外婆给我了一块,入口即化香甜美味,那时候傻不愣登不知道是云片糕,回味无穷。我老妈从山里回家,我吵着闹着要吃云片糕,却叫不上名字,就跟我妈说要吃牙膏,把我老妈都整糊涂了,因为她也不知道我说的牙膏就是云片糕。

多年以后有一天看到超市里卖的云片糕,才恍然大悟,当年吃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好听的名字,于是买了很多带回家去,却再也吃不到童年的那种滋味,觉得一般般,没有记忆里那么好吃。

三:苕麻糖

小时候学校门口经常有人卖苕麻糖,就是用红薯做的一种坨坨糖,很硬,需要用锤子🔨敲打才能敲一块下来吃的那种麻糖,超甜,又有些粘牙齿,类似于云南昆明的叮叮糖。

冬天的时候,农民把红薯洗干净蒸熟碾碎过滤出红薯汁熬煮成糖,有些会放一些芝麻,核桃仁,花生碎,米花等一起放红薯糖水里搅拌均匀,舀出来放容器里碾压紧实定型切块,芝麻糖,核桃糖,花生糖都是那时候不多见的美食。

四:驴打滚

糯米粉蒸熟揉捏成团,用擀面杖擀成面片,放上红豆沙卷起来,两面撒上炒熟的黄豆面做出来的驴打滚,香甜软糯非常好吃。

还有用蒸熟的糯米揉捏成皮,一层红豆沙一层糯米皮堆叠起来,然后滚上熟黄豆面就成了夹沙糕。

五:学校门口的零食

五分钱一酒杯的瓜子,拿五分钱给小贩,小贩用酒杯给装一杯瓜子,额,简直香破口了。

一分钱一玻璃杯五颜六色的汽水,其实就是糖水加各种色素调好的汽水,一般用玻璃杯装汽水,夏天解暑必备的汽水,那时候我很喜欢喝,我爸说人家是用糖精兑的凉白开不让喝,越是拦着越是想喝,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时候,来一杯花花绿绿的汽水,简直开心到飞起。

六:刺泡儿

小时候老妈在高川供销社上班,每年泡儿还被叫做野草莓,每年初夏来临,漫山遍野都是刺泡儿,酸酸甜甜好味道。

七:野刺梨子

我们这边河流边有一种灌木,花儿妖娆开过以后,就会结一种带刺的黄色果果,里面很多子,每年野刺梨成熟以后,都会摘一些野刺梨子,刮掉外皮上的尖刺,剔除果肉里的子,味道酸的要命,却感觉很好吃,因为不花钱。

八:油炸山螃蟹

小时候,高川供销社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石头下面特别多一种山螃蟹,每年夏天暑假我都和小伙伴们去翻石头抓螃蟹,一个下午能抓一小桶螃蟹,这种螃蟹一块钱硬币大小,没有多少肉,我家老妈每次都把螃蟹打整干净,剔除螃蟹腹内脏东西和螃蟹腮,把山螃蟹滚上鸡蛋液面糊给我们油炸出来,焦香酥脆,嘎嘣嘎嘣嘎嘣特好吃。

好了,不啰嗦了,感冒了,鼻子不通气,谢谢大家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