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品牌诺贝尔瓷砖怎么样

  1. 对联是一味追求平仄而失了意境好,还是换成不对仗的字兼顾意境好呢
  2. 云南的滇军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存在

对联是一味追求平仄而失了意境好,还是换成不对仗的字兼顾意境好呢

对联就是两个字,前面是对,后面是联。

对就是对偶,对仗,是对联的韵律规则。

包括上下联的平仄相对、词性相对、结构相对。

我就以教常见的七字联来说一下吧。其它的可以触类旁通。

七字联有平起和仄起两种方式。上下联一定要平仄相对。

先说平仄相对。

平起式上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上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中联句的第二四六个字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则,一三五个字可有变通。这和近体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想通的。

当然一些特殊的趣味联偶有变通,但是初学者还是遵守为好。

要着重注意的几点是是上联尾一定要仄声,下联尾当然就是平声了,这就是所谓的仄起平收。

再就是不能三连尾。也就是上联不能三仄尾,下联当然也不能三平尾了。

再就是尽量不能犯孤平。这是根据五言,七言律诗来的。就是除了韵脚为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

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一定要平声。同理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个字一定要平声。当然有时候实在没法可以拗救,由于篇幅关系,暂不讨论。

再来说说词性相对。

就是名词对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同理副词、数词、代词、量词等都要两两相对。

这是最基本的,古人要求更严格,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风风雨雨,晨钟暮鼓都是非常严格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笠翁对韵》。

最后说说结构相对。

就是词或词组的结构要相对。比如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其它联合结构,动宾结构都是一样要对仗。

“对”字说完了,再来说说联字。

所谓联就是上下两句要关联。或是因果关系,或是相反关系,总之要上下联有联系,否则就是隔意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不叫对联。

当然,也有无情对比较例外,暂时不讨论。

以上就是我对对联平仄关系的几点看法,至于说不看平仄只讲意境的所谓对联真的不能算对联。

前段我也出了一些对联给大家对,有很多高手老师对得相当漂亮,我也收获不小!

同时也有一些刚开始学习的新手对的那不叫对联,但为了不影响大家的积极性,我也一律点赞。

还有一些对联爱好者由于不懂规则,怕对错了不好意思,所以就只看,只点赞,不敢把自己的对联放网上来!

希望我的答题对这些初学者,或者不敢对的网友有所帮助,不对的地方也欢迎高手、老师们斧正。

欢迎大家关注我,大家一起对对联。

让我们一起将传统文化——对联发扬光大,共享头条繁华!

谢谢师友们阅读。


海城品牌诺贝尔瓷砖怎么样 - 优质瓷砖批发网

我是从去年十一月份才开始对对子的,几年前只是看看头条小视频和新闻啥的,有次突然看见有对联,就点开看看,发现好多老师的联子对的非常工整完美,我就也开始跟着对起来,后来我感觉玩玩挺好的,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玩到现在,关于平仄我们真是不太懂,还有好几个老师和友友教过我呢,现在少微略懂一点,反正就是对对学学,学学对对,重在参与吧,都是高手的话联海也不热闹,我就算是一张绿叶衬托一下你们红花吧!

最近联友提出的不必太过讲平仄,应以意境为主,我支持持这种观点的人,为什么呢?其理由是:

1.不必太过讲平仄,不是不讲平仄,不是一刀切。有的字词古今读音不一致,用古仄硬套,有违平仄规则初衷,平仄的目的是使对联读起顺畅,有音乐般抑扬顿挫的美感,用古仄套今音,反显生涩,拗口。

2.人类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各行各业都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没有必要因循守旧,死抱古仄不放。有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写对联就要讲平仄,否则不是对联。古代打仗是用刀剑对面厮杀,现在打仗,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用导弹精准打击。古代人吃生肉,穿树叶,住山洞,现代人吃饭讲营养,重口味,住高楼,居别墅,穿时款衣,着四季装。那些守古的为什么不去过古代人的生活啊!

3.今人写对联只要严格把握好上下联词性一致,语句结构相同,意境相符,字数相等,读起来也就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4.不拘一格,百花齐放,是繁荣我国社会文化的必由之路。崇古者可仿古按平仄写对联,尚今者按语法修辞來写,还可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切合实际的流水对,回文对,拆字合字对,同偏傍部首对…

其实这个问题议论到最后也不会有定论。有些人懂得平仄,会用平仄,有了这方面的本事,一直想显示于人,自然就非常推崇写诗词对联要讲究平仄了,自然就大肆宣染平仄的好处了,对那些持反对态度的人自然是痛加批判,恨不得一下堵住幽幽之口,不然自己掌握的这套本事可不就白废了吗?有些人不懂平仄,不会运用平仄,成了自己的一个缺憾,自然就极力反对写诗写对联讲究平仄,恨不得把平仄之说一棍子打死,只有这样才能掩盖自己这方面的缺陷,才能趾高气昂放心大胆地去显示自己的才华,显示自己渊博的知识。有些人是既懂点平仄,但又不太熟练,运用起来得苦思冥想,不断推敲,费时费力,他们或持中间态度,不反对也不赞成;或持赞成态度,因为他们经过努力已基本掌握了,应用得也像模像样了,可以在人前露一鼻子了;或持反对态度,因为这部分人掌握的平仄本事还在持中间态度人以下,接近于完全不懂平仄的那种,自然要反对讲究平仄了,只是没有完全不懂的那种人态度更坚决。有没有第四种人呢?有,那就是既懂平仄应用,又有品德修养和渊博学识,他们的观点都是出于公心,出于对我国文化发展极负责任的态度,他们发表的意见都是辩证的,既要很好地继承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屏弃不利于文化发展的东西,又要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样的既有学问又能秉持公心的大家自然是少之又少了,远非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可比。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穷。真的很希望能有这样的大家勇敢地站出来说一说以导引我中华诗歌文化发展方向的正途啊😊!

约定俗成,国标行规,学霸弱智,专家新生。规矩自在,智者则知,众生可能只以本人思维为准。在此以愚人之见,还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亦然。高有高的玄学,低有低的口禅。平庸渐进哲理,博学吸纳民声。高人莫嫌俗,众生别愤青。

锻炼脑子动动神,开开心心过余生。

云南的滇军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存在

清末民国的滇军,是我国历史上贡献很大的军阀系统之一。

1,辛亥革命时期的滇军。

早在清末,岑春煊和他的父亲岑毓英长期担任云贵总督,云南就成为尚武习武的地方。

甲午战争后,清军在云南建立起陆军第十九镇,编制62个营,官兵约3. 5万人。云南成为清末军事实力较强的省。1907年,云南讲武堂成立,世人评价“云南讲武堂之声誉昭著,不亚于日本之士官、保定之军官学校。”云南讲武堂,是滇军的策源地。

1911年武昌首义,云南新军蔡锷等积极响应,发动了重九起义,云贵总督李经羲,滇军自此正式形成。

2,护国运动时期的滇军。

辛亥革命后,滇军的首领是湖南人蔡锷。对于蔡锷,袁世凯十分忌惮,把他调进北京,担任经界局督办。而此时的蔡锷和阎锡山等人组织了军事研究会,向袁世凯建议国防军队建设。蔡锷一开始以为袁世凯是民国第一领袖,说他“宏才伟略,群望所归”。

没想到,袁世凯签订21条,积极组织复辟帝制,蔡锷只能曲意逢迎,谋求脱身。后来,蔡锷在小凤仙的掩护下,在梁启超的帮助下离开北京,转到日本最终回到云南,发动了护国运动,成为再造共和的首功。

蔡锷率领滇军入川,取得了四川战役的胜利,逼迫袁世凯不得不停战求和,取消帝制。但不久后,蔡锷患癌症去世,遗嘱中不忘为滇军牺牲将士争取抚恤。同时,蔡锷也成为民国“国葬第一人”。

3,唐继尧时期的滇军。

唐继尧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曾参与云南讲武堂的教官。辛亥革命前,唐继尧只是一个营长,辛亥革命后,云南滇军先后进入四川和贵州,唐继尧升级为贵州总督。护国战争后,唐继尧成为云南督军,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护法、靖国运动。

护法运动中,唐继尧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但滇军被川军打败,唐继尧也因内部不稳而辞职。后来唐继尧参加了致公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副总理。

唐继尧和陈炯明一样,都是“联省自治”的拥趸,没有正确看待国民革命军,反而和吴佩孚等人勾结起来,在国民革命运动中被驱逐,不久后病死。

值得一说的是唐继尧创立的云南大学,现在是云南省的唯一的211大学。

4,抗日战争中的滇军。

8年抗战,滇军经历各重大战役20余个,伤亡官兵共计10余万人。滇军将士走出云南,远离故土进行作战,保家卫国,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

滇军60军在1937年徒步行军1000公里奔赴抗战前线,滇军的吃苦耐劳精神感动中国。60军参与的台儿庄战役,成为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日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除此之外,滇军还参加了中条山之战、邳县阻击战、武汉会战、中条山之战、邳县阻击战,被蒋介石称为“国之劲旅”!

5,龙云卢汉时期的滇军。

国民革命时期,卢汉等军官对唐继尧实施“兵谏”,自此,云南大权掌握在龙云手中,滇军进入了新军阀时代。一直到1945年,龙云始终都是云南第一人,主政云南18年之久。10月3日,杜聿明在昆明发动“十·三”政变,下令免去龙云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云南省政府主席由卢汉续任。1949年8月13日,龙云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

龙云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军阀,简单评价三点:

  1. 龙云是一个坚决抗日的军阀;七七事变一爆发,龙云表示“当尽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俾期挽救危亡”,出兵2万支援全国抗战。

  2. 龙云是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军阀;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很受龙云照顾,1944年的五四座谈会,何应钦要求龙云阻止,被龙云拒绝。

  3. 最终,龙云接受了共产党领导,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不过滇军中最厉害的不是蔡锷,不是唐继尧,更不是龙云,而是我共和国开国第一元帅——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