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机床曾是全球数控机床第一名,为何现在连441万货款都给不起

  1. 沈阳机床曾是全球数控机床第一名,为何现在连441万货款都给不起
  2. 东航MU5735航班坠机,是中国内地发生的最惨烈的空难吗

沈阳机床曾是全球数控机床第一名,为何现在连441万货款都给不起

提起沈阳机床无人不知啊,如今却沦落到连441万贷款都还不起,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按照沈阳机床的经营状况,持续的负债累累、持续的亏损,其实早在前几年就该退市了,但是如今还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可以说完全是靠国家补贴,而这次终于扛不过去了,才发布了自8月20日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沈阳机床的没落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缩影,运营机制低下是根本原因,企业失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输血功能没有造血功能,尤其是复杂的债务状况,将企业陷入了困境的漩涡,如果仅仅是几百亿的债务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债务的背后有很多复杂的链条,让人根本看不到希望,这是最大的问题。

本来沈阳机床的基础是非常扎实的,实际上坏还是坏在了人身上,经营管理不善,用大锅饭的理念对待企业的发展,这样即便再好的企业最终也会被拉下水的。

其实沈阳机床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沈阳集团就有优质的i5数控机床,其技术水平和当年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相差不远,这个资产要是注入到上市公司,那沈阳机床就有翻身的机会了,可惜的是企业自身出了问题了,即便是这个资产注入了,也不一定能救活上市公司,如果真是这样这笔优质资产也就打了水漂,所以沈阳机床退市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

沈阳机床作为一个传统工业的行业老大,走到今天,只能是让人唏嘘,8月18日,沈阳机床发布公告称,公司因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公司股票在8月19日停牌一天后,将于8月20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修改为“*ST沈机”,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事实上,该上市公司才在2018年3月1日“脱星摘帽”,此次又因为债务逾期问题再遭*ST。如果该上市公司被宣告破产,根据相关规定,其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笔441万元的欠款还不上外,沈阳机床还有多笔逾期债务。

沈阳机床曾是全球数控机床第一名,为何现在连441万货款都给不起 - 优质瓷砖批发网

沈阳机床之所以会有多笔债务逾期,主要是因为公司的经营情况在近些年遭遇了严重困境。数据显示,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在2011年达到96.11亿元以后就基本处于下滑趋势,到2017年时该公司的营收仅为41.89亿元,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50%。虽然其营收在2018年同比增长19.71%至50.15亿元,但在2019年一季度又同比下降72.94%至4.43亿元,再度遭遇大幅下滑。

沈阳机床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业绩波动,主要原因是创新不足,没有更多的拳头产品,由于企业经营困难,现金流紧张,无法投入更大的研发费用,所以在机床领域处于下滑状态。同时随着高端装备制造的兴起,高端机床的竞争比较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压缩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但沈阳机床作为曾经的行业佼佼者,应该会有一个自我修复调整的过程,但目前沈阳机床有11万多股东,不知道未来命运如何!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沈阳机床二次亏损面临破产的原因大致有六个。一是凭关系入职的闲人太多,他们拿着不低的工资却做不了多少事。这是国企通病。而在东北就更为突出。东北就业机会少,除了考公务员就是进国企。很多人尤其是有一定权力的人想方设法把子女塞进国企。吃饭的人多干活的少,哪有不亏之理。

二是加工或服务外包存在严重腐败。外购零部件质次价高。当然私人企业也存在采购腐败问题。

三是经营战略上存在重大失误。普通车床是沈阳机床拳头产品,现在用户反应,质量越来越差。说明经营者不重视这个技术积累最丰富的拳头产品。物联网是未来产业,目前还没有培育出市场。把全部本钱都压在一个没有市场的未来产品上,企业哪里还有活路?物联网技术只能做为技术储备来开发,并且根据自己的财力量力而行,而不能靠它盈利。如果沈阳机床的经营管理团队跟东北特钢一个水平,目前结局并不意外。

四是沈阳机床的经营者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产品。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主要是轻工出口制造业。大部分产品结构件是铝合金的,因此对轻型高速数控车床需求量很大。而沈阳机床生产的都是低速重型数控机床。目前珠三角广泛使用的台湾系统的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差不多是沈阳机床同类机床的三倍。钻床攻丝机需求量极大,但没有一台是沈阳机床生产的。模具加工的铣床,大都是台湾产的或者采用台湾动力头的,也没有沈阳机床生产的。单刀的数控铣床和可换刀的加工中心大都是台湾的或仿台湾的。也没有沈阳机床生产的。目前流行的车铣复合机,多轴加工中心更没有沈阳机床生产的。

五是只有走专业化道路企业才有活路。大而全经营成本高昂,企业没有活路。专业的配件和服务让专业厂家和公司去做。自己只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部分。这样才能把企业经营成本和风险降下来。珠三角有上百家机床厂,其中数控车床厂有三四十家。这些厂只从事组装调试工作。一般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大部分二三十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配件由专业厂生产。床身由专业的铸造厂生产,拖板,丝杠,伺服系统,数控系统都是由专业厂家供应。而沈阳机床人数过万,如何竞争?

六是一定要专注专业。一定要有拳头产品。不能随大流,见到什么做什么。北京精雕就是一个好的典范。而济南铸鍛所则是一个失败案例。济南铸鍛所有上千种产品,包括液压设备,螺丝机械和激光切割设备。但没有一种产品在市场上叫得响。沈阳机床患有济南铸锻所相类似的病症 。产品繁杂而不精。

2019年8月18日,沈阳机床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裁定受理债权人美庭线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因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公司股票将于8月20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沈阳机床是国内机床龙头企业之一,1996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有传统机床设备及相关零部件、i5智能机床设备等。近年来,受行业景气度低迷,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沈阳机床经营状况难言乐观。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沈阳机床的短期借款逾百亿元,一季度的利息费用达1.77亿元。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沈阳机床的业绩和利润其实这几年以来根本没有好转,甚至是一个每况日下的情况。

2013年的时候,沈阳机床就出现了巨大的扭转,营业额利润首次“由正转负”。当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4271.87万元,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7667.11万元,同比下滑334.78%。

而当年,许多人也只是以为,这是一时的不景气,熬过去了,会好的。

可是到了2014年,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改变,沈阳机床库存量开始增大,负债开始加剧,业绩依然无法提升。

最新的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亏11亿元~14.5亿元。经过计算,2013年-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扣费后累计亏损金额已经超过50亿元。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以来,它的负债,迟迟没有见到有效减少,基本维持在200亿左右的水平,光利息就够公司操心的了。

既然连年亏损,为何上市公司至今没有退市?

作为辽宁最大的国有上市公司之一,沈阳机床几乎每次资金危机的成功化解,背后都离不开补贴。2012 年开始,沈阳机床每年都能收到一笔上千万元的财政补贴。2013年-2016年,政府每年给沈阳机床的财政补贴分别为3382.08万元、2944.38万元、5267.08万元和3339.11万元。

只能说,这次真的“凉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为什么许多国企需要改革,原因就在于里面的问题太多,制约了发展,而且里面的烂账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居安不思危,安于现状就是许多国企的共同点,国企有国家资金供养,所以内部的管理就会出现各种疾病,缺少一直向前的动力,不担心自己的利益生存问题,所以说现在的国企就基本上在开放的市场上面没有任何竞争力。

企业的利润以及补贴其实大多数都是去向不明,部分国企在市场上竞争力其实不好说,但是现在进行的深化国企改革,其实上面的人早就看到了问题点,所以在这些年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想通过改革来改变国企面临的问题,但是问题在于不少企业本身问题非常的严重,想要短时间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国企市场化改革让原本模式的企业一时半会儿没办法转变,毕竟坑挖得太大,如今却填不上了,以前的数据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水分在里面,当然从管理模式上来说国企的管理和私企有巨大差别,私企面临的问题也是压力山大,一个不好就是影响生存,所以这些企业会更具有生存方面的竞争力。

国企曾经在过去根本没有竞争方面的问题,没有巨大的生存压力,所以在竞争力上面面临的事情不会有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有突破的动力,在不断进步的市场中原地踏步吃老本,短时间可以,长时间这样就会原形毕露,沈阳机床其实就是和许多国企一样的问题,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

沈阳机床变成今天的样子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而是慢慢的形成的,这个坑是长时间慢慢挖出来,想要突然通过改革改变那是不可能,不只是沈阳机床一家这样,而是有不少国企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市场开放,原本的一些自以为非常有竞争力的东西被外来产品打败,没有强大的基本保障基本上就成为了倒在别人脚下失败者。

很多时候有人会拿一些所谓的成就出来说如何如何,如果真正的厉害也不会走到破产的地步,一些所谓的能跟别人最先进水平差不多的产品,如果有那么厉害为什么还会破产,所以自己吹牛自己厉害有什么用,别人认可你厉害吗,过去几十年前的厉害只是因为国内市场处于一种保护,去掉这层保护基本上就现出原形。

不可否认沈阳机床过去的确还是比较不错的,由于国企国家重点打造这个品牌,所以等于就是有强大的后盾,就是这种保护扶持式的行为,让沈阳机床也失去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机会,扶持是优待,也是一种约束,有得必有失,真正的市场开放才是检验产品水平的基础,如果不做改变基本上就会毁在了一群人的手中。

东航MU5735航班坠机,是中国内地发生的最惨烈的空难吗

应该是,虽然之前也发生过空难,遇难人数也超过这次。但是这次坠机是两分钟内从8000米高空像根箭一样插入地面几十米深,真的难以想象当时这架飞机上的人们经历了什么,他们该有多么绝望多么恐惧!!短短两分钟都来不及跟亲人朋友们告个别就消逝在这个世界上了,愿逝者安息![祈祷][祈祷][祈祷]我们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空难也是最安全的,也无痛苦的,不像气车撞了痛苦还没人赔,空中要么不出事,出事就直接了断,不拖泥带水,不像生癌症,有钱人更可怜,癌症痛苦几年去死,没钱人还好,几个月就了结,没了钱没了人,还痛苦不堪,要人照顾,实在是

不是。

根据最新报道,东航坠机事故撞击点附近经反复探测确定已经无生命迹象,正采用人机协同的方式加紧搜寻。也就是说,机上人员共132人(包括旅客123人、机组9人)基本确定死亡了。

中国内地发生的最惨烈空难是死亡160人的西北航空2303航班6.6西安空难。

1994年6月6日上午8时13分,中国西北航空公司的WH2303航班由西安咸阳机场起飞,执行西安---广州任务。机型为苏制图-154M型B2610号。机上乘员160名,其中飞行员5人,乘务组9人,旅客146人(包括外籍及境外游客13名)08:22:42,在驾驶舱语音记录仪传来“哐!哐!”两声机体断裂巨响后,随即黑匣子停止记录。飞机在2884米高度上空中解体,坠毁在西安市长安县鸣犊镇,飞机的主要残骸散落在鸣犊镇浐河西岸,长约2000米,宽约1000米的范围内,飞机主要部件按从西北向东南走向分布,距咸阳机场仅仅49公里。

机上160人全部遇难,无一幸存。从而成为了中国内地民航史上死伤最为惨重的空难事故,截至目前仍是中国境内死亡人员最多的空难。当时,整个长安县的丧葬用品被抢购一空,可见死亡人数之多。

当时,许多鸣犊镇的村民们正扛着锄头在麦田里劳作。突然,有人高喊“趴下!快趴下!”众人慌忙卧倒,刚过一会儿,飞机的残片、座椅、行李箱等物体就如冰雹一样噼里啪啦地砸在田里,接着是一次大震动,这次落地的是飞机的舱室,断成几截,分布在几千平米内,压倒了大片麦田。最大的一截由于巨大的冲击力,在地里撞出了一个大坑。

接下来的情景给村民留下的震撼感更大:只见许多人体像无骨风筝一样在空中摇摆,向下坠落。有的身体被利刃一般的气流切割成块,未死的人在高空中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有的还在鲜血喷涌,还有人被利器切断四肢、或是开膛破肚,奇形怪状,落在地里发出“噗——哧”的沉闷声响,有些还挂在树上,随风摇摆,又接连跌落在地……简直是人间炼狱。

由于飞机在高空解体,碎片在空中飘散很广,残骸分布在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根据一位亲眼目睹的当地村民说,当时人就像下雨一样从天空里飘下来,但是他们都已经不是完整的样子了。飞机的机头与机身分离,整个驾驶室的工作人员无一生还,当他们壮着胆子前去查看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找到相对完整的遇难者遗体。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大批武警战士和医护人员顶着刺鼻的机油味和血腥味,开始了搜寻伤员的工作,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无人生还。据说当时发现有一个人(还有一说为三人)尚有一丝气息,被立即抬上担架,火速拉往医院,但不幸的是,在入院途中还是死了。

据部分参加过现场搜寻的武警官兵回忆,整个坠机现场惨不忍睹,非常惨烈,不少人将吃的早饭都吐出来了。

据2303号航班的黑匣子录音显示,飞机在俯冲的一瞬间,整架飞机上的乘客们发出了凄惨的尖叫,中间还混杂着一些我不想死的哭喊声……

根据WH2303航班遇难者的尸检报告证明:死者多为脑颅崩裂、躯体上有多发性骨折,反映出死者在死前受到巨大的外力,受力面广,是典型的高空坠落冲撞损伤的特点,未发现任何人为加害所致的损伤。

而这次事故的原因竟然是人为将自动驾驶仪安装座上的两个插头相互插错,导致飞机的横向飘摆愈演愈烈,最终酿成飞机的方向舵、尾翼以及右机翼等相继折断而使飞机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