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有哪些瓷砖品牌店

  1. 河北代表性的建筑
  2. 古人是怎么过夏的

河北代表性的建筑

下面介绍一下10处河北代表性建筑

1、石家庄电视塔

石家庄电视塔坐落于石家庄世纪公园,与石家庄广电中心大楼隔路相望。

2、山海关 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

3、武灵丛台 是古城邯郸的象征。

4、铁狮子 位于河北沧州市东南郊。

5、避暑山庄 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6、衡水湖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大境门 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8、清风楼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

9、直隶总督署 又称直隶总督部院,是中国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10、抗震纪念碑 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纪念碑广场内。

河北省代表性建筑

石家庄电视塔,电视塔宽五米二高18米华北第一,中国第二,亚洲第三,高钢塔是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播,电视发射为一体的多功能电视塔

秦皇岛的山海关

唐山市的抗震纪念碑

承德市的避暑山庄,赵州桥

沧州市的铁狮子

邯郸市的武灵丛台

古人是怎么过夏的

1.古代没有电冰箱,古人就用冰窖来贮存冰块,冬天将冰块储藏在地窖,带到夏季暑热的时候,将冰块取出,放置在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冰鉴”中,就制作出了可移动的、环保的“冰箱”了,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可谓一举多得;2.摇扇子纳凉,最常见的扇子是以鸟羽、竹制成,到了唐朝,还有皮制的扇子,清代皇宫内已有了机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开动发条,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动,产生徐徐凉风;3.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王国”,古人除了会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非常凉快。

皇宫有“凉阁”,放置从地窖运来的冰块(冬天存储),通过冰块“升华”带走热气达到降温的目的,或者直接到避暑山庄避暑。民间有条件的可以到地窖避暑,平民老百姓只能扇扇子、睡凉席了,食物可以吊到井里保鲜。

古人夏季消暑的办法很多,从古诗中可以了解古人避暑十法:

易县有哪些瓷砖品牌店 - 优质瓷砖批发网


一、沐浴降温。“今日初伏过,浴出易絺綌。”(《中伏》宋·董嗣杲)

二、大雨压惊。“溪声斗似银河落,惊断诗书一梦魂。”(《和元伯中伏夜雨南洋河水泛》宋·黄庶)

三、静坐神游。“身在清风国,神游白玉城。”(《次韵和中伏坐夜》宋·黄庶)

四、冰酒寒瓜。“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中伏日省中当直》宋·杨亿 )

五、园林避暑。“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宋·文同)

六、池亭宴会。“樽俎逢佳节,簪缨奉宴居。 ”(《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宋·欧阳修)

七、山寺煮茗。“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梅尧臣 )

八、观稼传觞。“稻香蔼蔼暑风清,下马传觞听水笙。”(《绍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观稼小休野石读仲权》宋·滕镇)

九、烹食芦鱼。“此行傥不遂,归食芦洲鱼。”(《送綦毋三谒房给事》唐·李颀 )

十、旅游避暑。“勒移那计嘲尘俗,且作偷闲十日游。”(《乙亥中伏逭暑牯岭》清·郑文焯 )

没有空调、冷气房的古人,避暑的方法从“衣、食、住、行、游、娱、乐”等方方面面着手,真乃智者之举。

从汉代开始,皇宫开始设有专门用来避暑的“清凉殿”。在清凉殿内,设有很多用来降温的设备,例如用透明盘子装着的冰块,用低温的石头垒砌的床,等等,当然仆人们也会在边人工造风,拿着扇子对着主人不停扇风。

到了唐朝,则出现了“含凉殿”,用水带动一扇巨大的扇车,制造出源源不断的风,而风又吹动冷水,形成了凉气,这可算作是古代的空调了。类似的“清凉殿”到了明清时代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发明出了可移动的、用来储存冰块并能喷出冷气的冰柜。抗暑的手段更进一步,也更有效了,甚至人们可以在这种冰柜中冷藏西瓜等水果。这种在酷热之后迫不及待地吃口冰凉西瓜的快感是现代人也热衷的。

(唐代的制冷设备)

另外,据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人为了避暑还会组织“避暑纳凉会”。在夜晚,“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显然,上面这些避暑的方式,普通人家是难以承担的,单就如何在夏日持有冰块,这是普通百姓绝对做不到的。那么老百姓怎么避暑呢?

(古画中的避暑建筑)

民间常用的一种纳凉工具叫作竹夫人,又叫作青奴。这是一种竹制品,用竹篾编织而成,呈圆柱状。竹夫人约有一米长,中间部分是空的,周身布满网眼。《红楼梦》中有一灯谜,谜底就是这供人纳凉的竹夫人:“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这个灯谜可以说是很形象地描绘了竹夫人。人们或抱或枕,足可纳凉。宋代陆游有首诗单道这种清凉的情趣:

《初夏幽居》

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

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枕蕈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

(竹夫人)

古人避暑纳凉的方法和工具还有很多,而其中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算是古今通用的,那就是那句人皆共知的俗语:“心静自然凉”。只要保持内心平静,清凉的感觉就会到来。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作诗来阐述这个道理:

《销 夏》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在今天来看,这句话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人感到炎热,除了高温、暴晒之外,还有一种情绪性的中暑。受高温影响,人的情绪很容易失控,有发生摩擦或争执的危险,人的身心在高温之下便处在如此状态。

(华君武漫画作品《心静自然凉》)

这时候有的人大汗淋漓,情绪暴躁,而有人神清气爽淡然自若,这样的区别除了个人体质原因,另一个就是心理状态决定的。情绪的变化是会影响到人对气温的主观感受,心静自然则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