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推动“美丽乡村”,你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啊

  1. 湖北宜昌的风土人情是什么
  2. 国家在推动“美丽乡村”,你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啊

湖北宜昌的风土人情是什么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底,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为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

 

1、枝江民间吹打乐枝江民间吹打乐由打击乐器、丝弦乐器、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其中打击乐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书鼓、战鼓等)、梆子(木鱼、木梆、竹梆等)、锣(大锣、小锣、苏锣、马锣、京锣、云锣、虎音锣等)、钹(大钹、小钹、川钹、小京镲)等。

2、下堡坪民间故事

下堡坪乡及周边流传的民间故事有两千多个。这里能讲50个故事以上的有一百多人,其中能讲100个故事以上的有二十多人。

3、土家族撒叶儿嗬

清江中游地区土家族非常独特的一种歌舞。历史悠久,据《蛮书》记载,土家族先民古时就有“击鼓以悼哀”、“其众必跳”的风习。“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乡亲们聚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鲜亮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的举行。

4、兴山民歌

兴山民歌音调奇特,常常使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人误认为“唱不准”。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

5、青林寺谜语

青林寺村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境内,其村名就是一个谜语。青林寺谜语是青林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祖国民间文学园地中一支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青林寺村民们擅长于制谜、猜谜,痴谜成风。

国家在推动“美丽乡村”,你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啊

以前我们村市场上也有点乱,交通也不方便,垃圾到处是,房子不整齐,下雨天村里的路也不好走太黏,人们的素质也不好,小偷小摸的,现在好了,村里的路全部硬化了,房子整齐了,一排排的新房子,市场也不堵了,有垃圾桶了,垃圾都规划到垃圾桶里了,环境干净了,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没有破坏东西滴了,路两旁都种了花草好漂亮的,看起来也干净整洁了,总体来说我们村环境变好了,更加美丽了。

大家好!我是英姐。

我村正在参选日照市2020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评选活动,此次评选实行镇申报,县级审核,市级审定,省级备案的方式,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我市通过区县初选,网上展示和投票,专家评审以及现场测评等四轮公开选平进行确定。

当前是第二阶段微信投票环节,在初选入围的78个村庄中,最终评选出40个村庄进入下轮环节。

我村处于第一组第三个中,我村的变化在我今天下午发的视频“乡村振兴,美丽的弓山村。”

我为我村能参选省级文明乡村的评选而自豪。我喜欢我家乡淳朴的人们。热爱家乡的山,水每一寸土地,我喜欢耕耘,泥土的芬芳,更喜欢秋天的硕果累累,丰收的喜悦。


国家在推动“美丽乡村”,你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啊 - 优质瓷砖批发网

首先说一下小时候对我家乡农村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祖国边疆的边疆地区。

那时候的电线杆是用棕树做的。

那时候的篮球杆也是用棕树做的,球场是坚硬的黄土,而且高低不平,几乎没有见过水泥。

下雨的时候,从学校的房顶上总是会漏许多雨下来。

记忆犹深的是,学校操场右边的那颗大腿粗的风干的桉树。

身材中等偏瘦的男老师把一个大喇叭绑到桉树上,说话的声音从那里传出来,总是那么大,我们特别好奇啊!

还有一个穿着破烂衣裳的红衣女孩,在这里我暂且叫她化名吧——樱花(她喜欢樱花)

可是到六年级的时候还没有毕业,樱花嫁到湖南去了……听说樱花现在过得很幸福,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可说的。

只是我一直无法忘记她那红色的破衣裳和那张可爱的脸。

人生好些事情其实都是完美的结局。

但是现在想起我儿时的家乡,那真是一个落后的祖国边陲的大山沟。

不过那是一个美丽的家乡,至少它是我温暖的港湾。

然而我又希望我们国家不再有我童年时候的那种学校,我的家乡十几年20年前就没有那种学校了。

那时候全村人几乎都没办法出去打工。

因为路不通。

长大一点以后有了土路通向外面,但是那土路一下雨根本就没办法通车。

更何况那时候那么穷,哪里有车?连自行车都没有。

现在我们村就算是最贫穷的那家,都是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至于车子二轮的,四轮的也不会少,不过总是缺一个女朋友。

那水泥路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条巨大的庞龙从山脚缠绕到山顶,连村里最老的一个老人都知道,这水泥路可以去北京,上海,港澳,总之通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