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附近瓷砖批发市场在哪里

  1. 地震来了,是先穿衣服再往外跑,还是先往外跑再穿衣服呢
  2. 永年装修的话要去哪儿选瓷砖
  3. 为什么东北人全家都要睡在一个炕上?两口子不尴尬吗

地震来了,是先穿衣服再往外跑,还是先往外跑再穿衣服呢

我先想讲三个故事,再回答问题。

一是一个女青年的故事。大白天,一个女青年骑自行车在乡间上路上,被一单身汉拦住,拖往山林脱光衣服,正准备强行糟蹋,她急中生智,假意同意,叫男子将自行车扛上来,以免被人骑走。男子信以为真,去背车时,女青年顾不上全身赤祼,一路狂奔,跑到一步人家求救,得以逃脱。

海城附近瓷砖批发市场在哪里 - 优质瓷砖批发网

二是子路的故事。孔子注重礼仪。孔子的学生子路的冠缨被对方用戈砍断,冠缨一断,帽子就会掉下来。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我是君子,就算是死,也要死得体体面面,要有尊严,就算要死,也不能免冠,于是放下武器,腾出双手,从从容容地系紧冠缨,任由对方砍杀。

是刘邦的故事。司马迁《鸿门宴》里写到: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沛公即刘邦。 这句话的意思为: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回到主题,地震来了,先跑出去再说,穿上衣服也许就没命了。

先说一个澡堂的事

我们这里有个化肥厂,化肥厂有个职工内部澡堂,也是为了职工福利性质,基本上是对职工免费开放。

澡堂离厂区很近,就隔了一道墙,也是为了职工下班洗澡方便,并且也方便厂区的锅炉为澡堂供热。

有一天傍晚,正是工人下班洗澡的高峰期,化工厂输送合成氨的管道发生泄露,整个厂区充满了刺鼻的氨味,估计澡堂里的人也闻到了,他们都是职工,知道浓度很高的合成氨的厉害,如果吸入,轻者烧毁呼吸道,重者窒息死亡。

于是出现了壮观的一幕,澡堂前呼后拥出来了几十个赤裸裸的,白花花的男男女女,一丝不挂,脸上都是惊恐的表情,而不是羞涩,谁也顾不上去看别人的身体,都是不顾一切跑出来保命要紧。

所以,在灾难面前,保命要紧,有时候就那么几秒钟就可以决定生死,穿上了衣服,保住了面子,却没有了生命,哪里还有什么面子?

亲身经历告诉我,地震发生时,穿不穿衣服往外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跑出去要尽快跑出去,没机会跑出去,就近找安全地方躲藏,比如卫生间、饭桌下面等地方。

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家里午休,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梳妆台上的瓶瓶撒落一地,窗子呼呼作响,玻璃噼里啪啦开裂掉落,听见外面有人不停大声呼喊地震了,赶快往外跑。

我习惯裸睡,来不及穿衣服,裹着盖在身上的凉被,光着脚跑下楼,小区进出通道人满为患,拥堵不堪,使出小孩吃奶的力气挤出大门,发现周围高楼林立,根本没安全的地方,只好往滨江路休闲公园跑。

休闲公园挤满了男女老少,有的男士光着上半身,下半身裹得花里胡哨,不知是什么东西,有的女士裹着毛巾被,光着脚丫,蓬头垢面,还有极个别人,上半身一丝不挂,用手蒙住隐私部门,躲在草丛里。

其实,在争分夺秒逃命过程中,无论男女老少,谁都没有心思去看别人穿没穿衣服?穿得怎样?所以,在不可预知的地震发生时,穿不穿衣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逃到安全区域,保命要紧。

我们离震中有三百多公里距离,破坏强度不大,半小时后,男女老少能回家的直接回家穿衣服,不好意思回家的,继续躲在草丛里,等家人送衣服,这些事情大家都能理解,没必要大惊小怪。

说实话,大地震发生时,如果你身处地震中心,几乎没有时间逃跑。如果不在地震中心,要尽快逃到安全地带,但如果你身处高楼,四周高楼林立,跑出去也找不到安全区域,最好就近躲藏,等待救援。

有幸经历建国以来据说成功预测的地震海城大地震,记得那年我刚上学比较淘气,有一天学校组织去看电影,据说是讲解地震知识的,我为了钓鱼🎣逃课就没有去看电影。就这样人生第一次应该增长地震知识的事就让我错过了。

不久之后,小孩嘛都爱串门。我跟妈妈去我老姨家,记得那天我妈回家的时候。我就不回家,我就想在老姨家住。因为老姨家在河边啊。能玩水还能钓鱼。老姨说那就住吧,就在咱家住吧。

晚上吃完晚饭,老姨老姨夫在厨房收拾卫生,我跟老姨家的弟弟在玩的时候,突然间就看房间里开始乱晃动起来,很恐怖的晃动加上房间的震动声音让人颤抖,晃动时间不长就是一瞬间。就听到外面走廊里面人声鼎沸,呼喊着人们奔跑的声音。

这时只见我老姨夫突然跑进房间,一把抓住他的儿子,转身跑了出去。我在床上呆呆地看着老姨夫跑了,估计当时我心想这老姨夫什么毛病?这时就听到楼下呼喊起来,走到窗户前往楼下看去,只见满楼下院子里站着满满当当的人。

冬天啊虽然那几天不太冷,但是在东北穿个内衣还是冻得哆嗦不是吗?楼下的大姑娘,小媳妇有穿背心短裤的,有穿内衣内裤的,还有裹着棉被的,还有穿着军大衣的,反正就是各种狼狈不堪。

这时楼下老姨两口子,看到我在楼上观看下面的情况,两口子大喊大叫说到:赶紧下来一会地震了!我在老姨两口子的催促下,慢慢地穿上衣服下楼了哈哈哈!这时你得想你个小孩咋这么淡定吗?因为我真的不懂什么是地震,无知者无畏不是吗?

经历过地震的人跟你说:地震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哪有你反应时间?地震来了马上找就近的安全避难所。没有什么时间考虑穿不穿衣服了,生命要紧尤其现在都是高楼,你跑下楼根本就没有机会生存了。

我自己感觉如果地震,我首先躲在卫生间里面,因为现在楼房,我感觉这里就是避难最佳之地。其次选择家里的储藏室,这里有食物但是饮水不好解决。如果是低楼层还有一个,最好的地方是电梯间,因为电梯间是铁的能有空间躲藏。

总而言之还得有预报地震最好!

我小时候就遇到过地震,那是1976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北京,河北省大部。凌晨三点发生地震我就穿了一件小裤衩跑了出来,发现有的男人也穿小裤衩,有的女人也只穿小裤衩,光着身子跑出来,地震发生时,第一反应是活命,然后才是荣辱。女人害羞用双手捂住双乳,待地震平稳才回去穿衣服。人在突发地震时,无论男女首先想的是求生。

永年装修的话要去哪儿选瓷砖

可以去海城国际或者老建材市场。老建材市场的瓷砖厂家更多一些,海城国际是新建材市场,瓷砖没几家,主要是像大将军、蒙娜丽莎这样的大厂家。如果要一般的瓷砖都可以直接去沙河买去。

为什么东北人全家都要睡在一个炕上?两口子不尴尬吗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不只东北,而是整个北方,很多农村地区都是这样。父母干事只要动静不过大即可。

北方农村的老房子,一般是三间或者四间,中间的是过堂屋,有两个灶台分别连接东西的卧室,为火炕供暖,而东西卧室里面有火炕。

北方农村家庭,孩子很小的时候,通常是一家三口或者四口,睡一个卧室的炕上,特别是孩子较小的时候,为了照顾孩子方便。

毕竟孩子小,啥也不懂。等孩子睡熟了,父母可以干自己的事,其实也并不尴尬,但是动静不可以过大。。

等孩子八九岁了,就会和父母分屋睡了,把孩子安排在西边卧室。这样父母更不用尴尬了。

我妹妹前几年嫁到了东北,非要我和我妈去过年,到了之后被他们一家人的热情吓到了,各种好吃好喝的来出来招待,到了晚上让我和我妈尴尬到不行,因为一大家子人要睡在一个炕上......

我妹看出了我俩的不自在,就把我们俩给拉到了一边,说东北农村一般都这样,我提议去住宾馆,但这就是一个屯子,压根没有宾馆。

没办法,我和我妈晚上就硬着头皮睡在火炕上,不得不说,火炕是真暖和啊,待了几天之后,我才彻底了解东北农村睡火炕的习俗。

东北人全家睡一个炕

在东北农村,全家十来口人,男男女女全睡在一个炕上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一家有六口人,父母、四个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一结婚就变成八口人了,一家生两个宝宝就十几口人了。

平常他们很少聚在一起,但是在东北一过年,必须回到农村和爸妈一起过,那么多人全睡在一个炕上,不论多挤多热,那都得睡在一起,平常时候没有睡那么多人。

在东北,主家让你和他们睡在一个炕上,那都没有拿你们当外人,拿你们当自己家人了。

东北取暖有多贵?

许多人没有在东北待过,不知道东北的冬天有多冷,他们冬天睡的是火炕,也是他们冬天最主要的取暖方式。

全家人睡在一个火炕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冬天取暖太贵了,多垒几个炕不算贵,贵的是冬天的取暖费。

传统农村火炕的取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烧煤,一种是烧柴火,烧煤最贵,柴火需要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储备冬天用的柴火,跺满满的一大堆,够整个冬天烧的。

烧煤很贵,比如今年,一吨煤的价格达到了1700--1800块钱,就算两个房间,总共有两个火炕,过个冬天就要烧掉5--6吨煤,一个冬天就烧掉了7000--8000块钱,这个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如果一家人都睡在一个火炕上,是不是就可以节省3000--4000块钱,大家要明白一点,在东北农村,猫冬几乎是没有任何收入的,这算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

新婚夫妇和全家人睡在一个炕上不尴尬吗?

许多人认为东北人全家睡在一个炕上,那刚结婚的新婚夫妇怎么办?也和全家人睡在一个炕上吗?难道不会感觉到尴尬吗?

其实了解东北的人都知道,几乎没有新婚夫妇和全家人睡在一个炕上,就算在之前很穷的时候,也不可能啊,毕竟老人还等着抱孙子。

新婚夫妇肯定要准备洞房的,在另外一个房间帮他们新起一个火炕,只有新婚夫妇睡在里面,就算在穷在抠门的东北人家也不可能让新婚夫妇和全家人睡在一个炕上啊。

再要有弟弟结婚,房不够分再腾出来,然后哥嫂进大房睡炕,要是实在穷的只有一间房,家里其它人都出去借住一段时间也要腾出一间房来,东北女人的思想很开放,想法也单纯,想法没那么龌龊。

东北究竟有多冷?

很多南方的朋友不知道东北的冬天有多冷,冬天最低温度零下30多度,从房间一出来,感觉鼻毛都快被冻住了,一口气吸下去,透心凉。

冬天待在东北室外,就待上那么一会,会感觉到整个身体比较僵硬,由于穿得厚,体感温度并没有多冷,但你会感觉到所有的肌肉都在自动收缩,不戴口罩出门,走一会路脸就会变得很僵硬。

冰箱的最低温度零下十几度,而在东北冬天最低温度零下三十多度,手机都能冻关机,汽车启动不起来,晚上上厕所一定要憋不住了才起来。

冬天在东北室外吃东西一定要趁热吃,不要说话,等你说完话就再也别想吃了,都给冻上了。

在东北,冬天没有比貂皮更暖和的衣服了,南方买个貂皮大衣要几万块钱,在东北一个貂皮大衣才卖几千块钱,连扫大街的阿姨能买得起貂,属于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冬衣服,貂皮大衣和羽绒服是不可相比的。

睡火炕有多舒服?

南方人到东北睡火炕,稍微往里面多放几根柴火,南方人就接受不了,他们能热得一夜睡不着,睡火炕就是那么热。

火炕烧热的时候,能把下面的炕席烧糊,温度能达到80度左右,没睡过的猛一下睡还真接受不了,冬天躺在火炕上只需要穿一身单衣就可以了,多穿一点能出一身汗,热到睡不着觉。

冬天睡火炕需要注意的事情

1、东北农村传统的火炕是u字形的,祖孙三代都住在这里头,主要为了节省能源,现在条件好了,一个房间就只有一个宽敞的大火炕,还会坐在上面吃饭。

2、在东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炕柜,铺床之前要把炕给扫干净,上面会落一层灰,扫干净之后再把被子铺上面,早上起床之后要把被子枕头叠起来放在里面。

3、整个火炕睡觉最舒服的地方是炕中间这一段,两头都不行,炕头这一片都不太行,太热了,在上面压根睡不着,热得你口干舌燥,特别是年轻的小伙子压根睡不了热炕,火力比较旺。

4、一般人睡火炕睡不习惯,要多铺几层褥子,太硬了,躺在上面硌得慌,铺几层褥子软软和和的,加上暖暖的被窝,要多舒服有多舒服,早上都不舍得起来。

5、睡火炕一定要多喝水,要不然容易上火,嗓子疼得受不了。

写在最后

由于南北方巨大的差异,南方人对睡火炕有一定的误解,觉得一家人睡在一起非常尴尬,特别是新结婚的两口子,其实生活在当地,你不和一家人睡一个火炕才会是另类,这在当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压根不值得一提。

外地人在东北农村生活个几天,就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东北人太热情了,能吃能喝能聊,生活在东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