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批发瓷砖在哪里

  1. 慈禧有一专列火车,最后下落如何

慈禧有一专列火车,最后下落如何

邢台批发瓷砖在哪里 - 优质瓷砖批发网

1900年慈禧被洋人吓得仓皇出逃的时候,那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可是当她起驾回鸾的时候,却是要多隆重有多隆重。

李鸿章为了让这位老佛爷能够尽快并安心地回京,拖着病体一路北上,和洋人软磨硬泡,后来签完了《辛丑条约》,他却又一口老血吐出来,然后便咽气了,愣是没能撑到老佛爷回京的那一天。

慈禧听说自己宠信了几十年的老伙计李鸿章病死了之后,倒是有一阵失落,落了几滴泪,然后便迅速收拾好心情慢悠悠踏上了回京之路。

为了让慈禧回京路上免受颠簸之苦,清政府的那一干高官要员们也顾不上刚刚签完的条约赔了多少钱,想尽办法地去讨慈禧的欢心。

这时候条约一签,洋人将京城还给了清政府,也没要求慈禧归政于光绪皇帝,那她便仍然是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谁又能不讨好她呢?

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收到了光绪皇帝发过来的命令,让他赶紧着手准备两宫回鸾所用的御用火车。

光绪自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便已经彻底沦为了慈禧的阶下囚,没有半点话语权可言,所以这个命令虽然打着光绪的旗号,可谁都知道这是慈禧的意思。

慈禧此人最是贪于享受,逃亡路上如此辛苦,回京之时当然不能再那样“虐待”自己了。

袁世凯自然不敢怠慢,和袁世凯一同负责为慈禧准备火车的还有红顶商人盛宣怀,之所以让盛宣怀也一起负责这事,那当然是因为他有钱呀!

倘若当时李鸿章还活着的话,这等“好事”倒也轮不到袁世凯的头上,只可惜当时李合肥已死。

李合肥可真没少干讨好慈禧的事,拿火车这事来说,他早在1888年的时候便干过啦!

虽然说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被打上了深深的保守派、顽固派的烙印,可是对于那些先进有趣的“西洋玩意”,她却很有意思,李鸿章也正是摸准了她这点心思,所以才敢在1888年的时候说要给慈禧修一条从中南海的瀛秀园到北海的镜清斋的铁路,然后又从法国订购了一台机车和6辆客车,当时可把老佛爷给高兴坏了。

李鸿章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得慈禧的宠信,除了他能够帮助慈禧应付洋人之外,便在于他懂得如何讨慈禧的欢心了。

这也是李鸿章能够在朝堂上屹立不倒,并且节节高升的秘诀。

袁世凯是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于李鸿章的那点手段当然也多少知道一些,所以他要想成为“第二个李鸿章”,当然也少不得要花点功夫来讨好慈禧。

所以,对于给慈禧准备火车这事,袁世凯尤为上心,怎么奢华怎么来。

袁世凯尤如此,盛宣怀便更不用说了,盛宣怀是亦商亦官的红顶商人,如果不讨好慈禧的话,胡雪岩的下场可是殷鉴不远。

袁、盛二人给慈禧准备的专列多达21节车厢,每节车厢无不是花费重金打造,内饰可谓是美轮美奂。

慈禧当时一踏上袁世凯和盛宣怀给她准备的专列上,便感受到了袁、盛二人的诚意,笑得合不拢嘴,这才是老佛爷该过的日子呀!

只不过呢,老佛爷毕竟也是个老妇人了,也很少出远门,所以也很少用得到这长达21节的专列。

后来她要去清西陵祭拜,不仅又花费巨资修了一条铁路,还重新从英国定制了一节花车,这个老太婆真要奢侈享受起来,可不管有钱没钱。

让人啼笑皆非的则是,当时迎接慈禧回鸾的乐队竟然吹奏起了法国国歌《马赛曲》。

慈禧虽然没用过多少次这列专车,但是清朝垮台了之后却开始发挥了它作为火车的作用,只是它最后的结局却很凄惨。

1912年,孙先生便是乘坐这两奢华的专列从上海“哐当哐当”地一路来到了南京,然后在南京宣誓就职。

慈禧恐怕做梦也没想到,她让人花费重金打造的专列最后竟然会落到昔日被她视为“乱党”、“叛逆”的人手中。

后来,这辆专列又落到了张作霖的手中,岂知竟成了张作霖的亡命之所,当他在1928年坐上火车返回奉天经过皇姑屯的时候,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扬起500公里高的黑烟,火车瞬间翻滚出铁轨,然后破裂。

当年为了哄慈禧开心而花费重金打造的那列火车,也就自此退出了所有人的视线。

“这个李鸿章啊,只会用这些洋玩意儿来糊弄我,这些都是奇技淫巧。”慈禧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心里美滋滋的。这是1888年,李鸿章送给慈禧的生日礼物。

有火车,必须有铁路,为了这列小火车,这条全程1500米的铁路于1886年正式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完成。

这列火车,慈禧独占了一节,慈禧的衣物一节,慈禧专轿一节,光绪和皇后一节,李莲英一节,女官一节,随行大臣一节,做饭的地方四节,其它的就是工作人员专用,共十六节。

开始,慈禧坐火车很是自在。但随之问题来了,火车经常要鸣笛,且震动,让慈禧很闹心,于是就让几十个太监用红绸拉动火车行走。

但结果证明,不论是人拉车还是马拉车都不如原来的烧煤的小火车,于是就停止了折腾。


当然,还有其它问题:


谁开车的问题:但是没办法,太监不会开,只好洋人开,但前提是司机必须打扮成太监的模样。

谁先上车的问题:慈禧是老佛爷,自然希望自己先上车,最后达成协议:司机等人员事先准备好相关工作,然后下车,跪迎老佛爷上车,自己再上车。

谁坐谁站的问题:包括司机在内,所有人都得站着。实在累了,就躺在地板上,能坐着的只有一人,是谁,大家能想到吧?

五个月后,清朝终于发布了第一条兴办铁路的诏令。此后,“津通”铁路等多条铁路相继开工,使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后来,清朝亡国,张作霖成了这列小火车的主人,但不幸的是,它陪着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一起灰飞烟灭,在战火中寿终正寝了。

在读书的时候有读过,为了国内改革,晚清重臣曾国藩等人特意为慈禧太后造了一条铁路,以争取太后的支持,希望能掌控住铁路这一经济命脉。

而对应这条“进贡铁路”的,就是一列只有车头的火车,慈禧第一次试坐火车时,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慈禧专列

对于当时的晚清保守派来说,火车这东西还是十分地新鲜,他们不相信这个不用人力的大铁头,只靠烧煤就能日行数百里。而且寿命还长,把咱大清的战马要好得多了。

不过在坐上去体验过的大臣们,基本都挑不出这座“大铁头”的刺:它只需要很少的人就能拉到数吨的货物,只需烧煤就可以了。而且还快,把马儿还快呢!可就是这样世界新兴的事物,在一些人的眼中却始终是奇技淫巧,不可多用。

慈禧本来对这火车是喜欢得紧,她第一次做火车就是去拜祭清朝祖先的陵墓,一来一回十分方便。结果就在一些人的唆摆下,慈禧也越看这火车越怪了,最后终于找到了“怪”的地方:原来是火车开动时那轰鸣声,不吉利,像怪物一样。

于是慈禧下令停止让火车头发出这样的叫声,不再用煤驱动,而是改成人力、驴力,手动拉动火车,到处游玩了。这让在场当晚众大臣们是目瞪口呆,想笑又不敢笑,快把肺都憋爆了。

当然这种做法也只持续了一段时间,毕竟“真香”定律是很难逃得过的,火车的便利和快速,使得慈禧也踩中了这定律。不但下令恢复用煤,更是专门为她制造了一台专列火车,供她满北京跑。

这列火车是慈禧和光绪出门时专用的,共有16节车厢,其中御膳房占了四节,慈禧独占了一节,慈禧的衣物一节,慈禧专轿一节,光绪和皇后一节,李莲英一节,女官一节,随行大臣一节,剩下五节就是跟随太监和车上各类服务人员和工人的了。

最后这列火车,由于清廷灭亡而被收入国有,由于处在北方而且造价昂贵,还有身份的象征,传说它成为了张作霖的专门列车,当年张作霖就是坐着它在皇姑屯遇袭的。这列慈禧专列,最后也在战火中成为了一堆废铁了。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