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家庭过得如何

  1. 人到老年,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家庭过得如何

人到老年,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家庭过得如何

分享一个我爸爸三兄弟的故事吧。我爸最小,今年51,上面有两个哥哥。

人到老年,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家庭过得如何 - 优质瓷砖批发网

大哥,也就是我的大伯,有两个女儿,均已出嫁。目前的生活状态是:早出晚归,晒得乌漆麻黑。原本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的情况下,也没什么压力了,两口子自己打工赚点生活费就够了,而且农村,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去年呢,他的小女儿要买房子,掏空了家底才换上房产证上的一个名字。事后,他的大女儿,因为金融犯罪,花了不少钱才捞出来的。此时,我大伯一家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能力为女儿们买单了,连自己的生活都是岌岌可危。迫不得已,我大伯快60的人了还在工地打工。

再来说一下我二伯的故事。我二伯年轻时候遵从计划生育,只要一个孩子,一个女儿,养得漂亮。虽然没有完成学业,但是人家嫁的好。我的二姐夫家是个小富二代。家境不错,生活轻松。我的二伯呢,年轻时交了社保,现在已经可以退休领社保金了。平时生活就是钓钓鱼,自己种点菜吃,生活清闲,日子丰满。

再来说说我爸爸。我爸有一儿一女。是的,我还有个弟弟。我弟弟是最小的,目前还在上学。我呢,虽然事业不算成功,但是赚得也还可以。每个月可以补贴家用。然后我父母也是自己还能赚点钱,零花钱、生活费,都还行吧。我们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我父母真的没有缺少我们任何吃穿。

说这三件事呢,是想说明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能够一起成长的家庭,无论怎样都会过得开开心心的。但如果说子女不孝的,即便有十个二十个孩子,那也是无用的。

对我们这辈父母而言,生男生女真的没啥大差距。尤其是江浙沿海一带。毕竟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另外,事实说明,女儿混的好,父母也不差,女儿混不好,父母要遭殃。

说说我家吧,我家就是2个闺女。我爸爸已经走了,我妈今年66岁了。我姐今年39岁,嫁在外地,现在一儿一女。我今年33岁,嫁本地,距离老家3个小时车程,有一个孩子。

我妈现在过什么样的日子呢?

人家现在什么活也不干了,就自己种点菜,还靠天吃饭,不怎么管理。油,面,菜,水果,基本上靠买着吃。衣服,哪怕是内衣。我和我姐都给他买。吃药也是我们买。洗发水都是我们给买。农村合作医疗我们给买最高档的。人情往来,根本不用她出钱,我们提前就给她垫上了。

我2个月左右回去一次,给她能买一千多块钱的肉啊鱼啊,或者其他生活用品。我姐回不来,每次让我给她带1000块钱的现金。

我妈不跟我们一起住,说不习惯。每年出来和我住一个月,去我姐家住十来天。除此之外,人家就爱在老家住着。

我妈年轻的时候特别羡慕人家有儿子的,现在有儿子的,没几个比她活的滋润。又不用看孩子,不用给买楼,有钱有闲的。

所以你们说,家里有俩闺女的,过得多好!!

和中国的很多家庭一样,我也是没有儿子的家庭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生了二女儿后的第二年,年仅二十六岁的年纪就做了节育手术,因为那时和丈夫两地分居,我要上班又要照顾两个女儿很是辛苦,所以即或当年计划生育政策还相对宽松,我也不想再生了。

我在四十多岁的时侯,两个女儿都已出嫁,之后她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加上工作繁忙,就很少在我身边了。

我和两个女儿的家分别住在三个不同的小城市,隔得不算太远,大女儿一个多小时路程,二女儿三个小时也能到家。平时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哪怕是深夜,他们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我的身边。

女儿女婿是很牵挂我的,对我个人独住有诸多的忧虑和不放心,几乎是恳求我去跟他们一起生活。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喜欢个人独住的这份宁静。我始终不愿意去,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只有尽量多抽点时间回来。

经济上不用依靠他们,但是他们经常会买一些我不舍得买的比较贵的东西回来。

没有儿子的家庭就是这样风平浪静的生活。四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

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都是素质较高的后辈。“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体现在他们平时的言语和行动中,对我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呵护使我感到今生有他们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