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居然之家瓷砖品牌

  1. 历史上有哪些没节操的名人

历史上有哪些没节操的名人

如果对画画或考古有研究的朋友肯定知道张大千这位大师,不知道他往事的人对他的画非常的敬仰,而知道他对敦煌壁画破坏的人,还专门写过长篇文章大骂他。被骂这么惨的上个人是考古大师郭沫若

邯郸居然之家瓷砖品牌 - 优质瓷砖批发网

为何张大千会被人如此抨击,骂他为了自己的目的连节操都不要了?

1942年傅斯年李济联合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和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联名写了一封给于右任先生的信:

当时李济、傅斯年他们对张大千的行为已经是怒发冲冠,敦煌千佛洞在张大千去前还保留有北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壁画,当张大千知晓后为赶在他人前面临摹这些历史瑰宝,直接在正居石室中临摹。而这些壁画并非只有一面,各朝代的画家都是一层层的在原来的画上涂上泥土后再作画,因此这些壁画里层还有前朝的画。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不顾文物是否会遭到损坏。

张大千为了能临摹各朝代画家的手迹,竟然在临摹完一层后直接剥去而没有任何的保护手段,就这样临摹一层撕一层,所有后来朝代的壁画就这样被简单粗暴的毁坏,虽然这对张大千个人的艺术造诣上有很大的进步,但对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化却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

临摹一层打掉一层,然后在壁画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就不管了,当时的学术界许多名家联名呼吁停止这样的行为,但无奈当时的张大千在政学届有非常硬的关系,并且没有人有直接证据而无法制止他。

直到42年著名的史学家、敦煌学家向达前往敦煌亲自考察才目睹了这痛心疾首的一切。张大千虽然在损坏了那些壁画的外层时留下了自己的临摹,但那些临摹都是他个人的画迹,原来的那些壁画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办法还原。并且因张大千个人对朝代的偏见,把宋元时期的壁画直接大刀阔斧的砍烂,只剩下满地的支离破碎的画片。

除了那些被破坏的壁画外,他还是一个“小偷”,他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同意下带走了大量的敦煌文物。

(于右任先生努力修补被破坏的壁画)

据敦煌研究院资深学者贺世哲说:

王圆箓的《道士塔》事件被世人骂的狗血淋头,可是当时西方人来中国带走那些文物时,是当地开了证明的,他没有能力阻止这些人,所以他一直背这个锅。而张大千却是知法犯法,为了自己的私欲把华夏历史瑰宝破坏殆尽,满足了他在艺术上的提升,这是极为可耻的行为。

(张大千临摹的壁画在成都展出)

在成都的张大千画展上,敦煌壁画满满的一墙,进来参观的民众口里直道“真了不起”、“这是真正的大师”,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画虽好,却已不再是原来的真品,历史上那些大师的手笔早已被扫入茫茫的沙地之中。

最没有节操的四个男人:粘罕、孟珙、宋太宗,宋太祖。

古代,一个强国侵占一个弱国本是平常之事,毕竟国土,资源,人口,美女对于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这些原本属于男人之间的政治,与女人无关,只是作为亡国奴,很多时候不仅失去江山,失去自由尊严,而亡国的女人却成为男人发泄的牺牲品。

比如金人灭了北宋,俘虏了宋朝皇帝及后妃等等,共有上万人,这些金人一路上肆意强奸北宋的后妃宫室和民间妇女,后来南宋联合蒙古人灭金时,南宋的军人也施加了性报复,有人还把南宋军人强奸金后的情景描绘下来,题为《尝后图》,意即“尝尝金朝皇后滋味之图”。

画中准备强幸金后的将军是不是孟珙,有人提出质疑,但金被灭后,此情此景想必有之,即使孟珙没有这么做,别的将军也会这么做。无论是金人奸宋室后妃,还是宋人奸金室后妃,都是性暴行,女子都是悲惨的政治牺牲品。

据说孟珙这举动又是报复了一百年前金将粘罕(统帅金兵攻陷汴京的左副元帅完颜宗翰,本名粘没喝,汉语讹为粘罕)对于宋皇后等的凌辱:也就是说,这个金皇后如此受辱,是在为她一百年前祖先的行为接受报应。画的未必是事实,这没有关系,反正画家心里是如此认为,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公众心理,包括 粘罕、 孟珙等的心理。


除了《尝后图》中孟珙,另一个让人不耻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宋大宗早早看上声名远播的小周后,继位后,借命妇要不定期入宫朝觐的机会,强留小周后。据说,宋太宗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也就是后来所画《 熙陵幸小周后图》,画中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可见小周后对李后主及宋太宗的痛恨。

另一个没有节操的是宋太祖,看中美丽的花蕊夫人,为了见她一面,他对投降的后蜀国主一家给予隆重的赏赐,引得孟昶只得带着母亲及花蕊夫人进宫谢恩。这一见面,花蕊夫人的美貌彻底让宋太祖动心,不知做了什么手段,孟昶回去没几日就突然死了,宋太祖趁机把花蕊夫人纳入宫中册立为贵妃。可见为了满足淫欲,这个男人也是无所顾忌。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俘后被共产党枪决的国民党将领名叫郝鹏举。

除了创造这个“唯一被枪决”将军的记录外,郝鹏举所创造的另一项记录则是在一生在冯玉祥、蒋介石、日军和共产党之间先后六次叛变,算是整个中国近代史数得上的没有节操的人。

郝鹏举,河南灵宝人,1922年在灵宝参加了时任河南督军的冯玉祥的部队。因为长得俊朗机灵,郝鹏举被冯玉祥任命为机要传令员,并先后被派往苏联的基辅军官学校和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

留洋归来后,作为冯玉祥军队中少有的“喝过洋墨水”的将领,郝鹏举颇受冯玉祥重用,二十五岁时已经是第二十五师炮兵团长。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所部打败,混乱之际这位年轻军官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反叛,背叛了一路栽培他的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任第二十五路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郝鹏举第二次背叛了他的部队,从二十五路军不告而别,一路跑去了西安投奔胡宗南,凭借着能说会道当上了第二十七军参谋长。

随着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频频惨败,郝鹏举似乎觉得待在西北也没有什么前途,索性第三次反叛,投奔了在南京的汪精卫伪政府,被任命为伪军第一集团军参谋长。1945年初,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崩溃几乎已成定局,郝鹏举第四次发挥自己善于见风使舵的机灵劲,宣布反正,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

但是,投奔蒋介石后郝鹏举发现虽然国民政府对他本人又送金条又送汽车,但他的部队却被调动到了津蒲铁路沿线,成为了与共产党部队作战的前锋。

而在部队调动后,这种不对劲的情况愈发明显,不但军饷弹药经常接济不上,甚至分布在他四周的国民党嫡系部队在他的部分方向也进行了严密封锁,这让他觉得自己就是要被作为炮灰牺牲掉的。

在这种压力下,郝鹏举开始试探性的与共产党进行接触。在陈毅等人亲自出面晓以利害后,郝鹏举在1946年1月人生中第五次反叛,率领新编第六路军两万余人进入解放区,投奔了共产党。

在此之前,国民党军队大规模的起义只有宁都起义和高树勋的邯郸起义,这两次起义人数都是一万人左右,因此郝鹏举的这次起义可以说是当时最大规模的一次国民党军队起义,在国内外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也因此给予了郝鹏举很高的政治待遇。

但在1947年初,国民党军队开始向苏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并占领了苏北解放区大部及山东解放区一部。一生投机的郝鹏举认为共产党大势已去,于是又开始了“反叛的日常”,开始同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接洽。

1947年1月26日,郝鹏举进行了自己人生中的第六次叛变,率领全军进入到国民党统治区,被任命为第四十二集团军司令。

但是郝鹏举尚未来得及就任,1947年2月6日他和他的部队就被华东野战军二纵赶上并包围了起来。当时围绕在二纵周围的国民党军队有十几万人,但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愿意去救援这个一生六叛的郝鹏举。

1947年2月7日,郝鹏举全军覆没。

本人正在写降书,准备人生中第七次反叛的郝鹏举被冲进来的解放军士兵直接俘虏了。

此时距离郝鹏举叛变仅仅十一天……

因为深恨郝鹏举的反复无常,在华东野战军北撤途中,郝鹏举被负责押送他的解放军干部在未经上级批准的情况下,一天晚上将他拉到了一片无人的野地里枪毙了。

事后,陈毅主动承担了责任。

从1930年到1947年,十八年时间里郝鹏举六次叛变,即便在风云变幻的民国时期也算是特别的没有节操了。